为刊物第三期的一个能效标识专题,分工让我采访几个国内太阳能方面的专家。第一个打通的电话就是王庚的。
王赓是中国能源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我在电话里称他为王教授,因为这称呼越长越不好叫,并且越会叫得把两人的距离拉远。
确定了身份简单问好后,我自报家门:中国太阳能产业资讯的编辑,我国太阳能效标识8月份就要强制执行了,一些业内相关人士都很关心这个事,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在标识实施前不知该做些什么,想通过我们媒体请专家们支支招。
我的这个开场白,好象让王教授没有什么反感,他倒是挺客气地说,支招谈不上,不过有些问题可以讨论的。
就这样我提出了下边的几个问题:
一、 问:能效标识出台后对我国的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发展肯定会有个推动和提高,您从专家角度怎样看待这方面的问题?
答:首先,我国能效标准出台,并强制实施,说明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已经由以前的自由式、无序发展开始向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今后太阳能能效的“得热量”和“热损”两个指标,就有了具体的检验标准,不论对今后我国太阳能热利用方面具体成果和效益的统计,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为我国发展节能减排和倡导绿色环保低炭生活都有着很广泛的意义。
所以,各太阳能企业认真积极地配合能效标识的执行,不仅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在为节约能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在做贡献。
二、 问:企业如果想做好这项工作就得完善检测手段,增添检测设备,这样会不会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产品价格的上涨?
答:有些企业原来的检测设备比较完善,所需添加的不多,而原来没有的,可以到有检测资质的部门去检测,这样也用不了很多费用,就是新购了检测设备,因为是多年使用的固定资产,这块成本分摊到每个产品中也不会对产品的成本有太大影响。所以我分析,能效标识的实施对太阳能产品的价格影响不会太大。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商家借能效分出等级的情况进行炒作。
三、 问:标准出来了,怎样能严格执行下去?
答:有备案制度,还有质量技术监督局检查,同时也有能源部门的检查等。
此外,我还问了能不能有一些小企业不管这法不法的,还是照样生产照样卖,因为,中国老百姓还没有那么多钱买那样贵的产品,他们的要求就是便宜能出热水就行。
王教授认为在目前的中国,这种现象是杜绝不了的,因为比这个更关乎生命健康的食品和药品都假冒伪劣层出不穷呢,这个行业就更可以想象了,不过,有个标准出台,总比没有要好些。
应该说,前半部的回答多含工作上的官方语言,最后说这些倒是挺实在的心里话。其实中国这事,是谁都知道的,可明知道也得这样做,因为有些人就是靠做这些“立法”方面的工作过活呢。
不管怎样,在这里感谢王教授。
2012年2月22日
[下一篇] 老兵征程 ------访八路军老战士孙景荣
[上一篇] 参加《今日路桥》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