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望海潮·喝彩乒坛奥运双冠王》(二十三)
《望海潮·喝彩乒坛奥运双冠王》(二十三)
作者:韩中清

《望海潮·喝彩乒坛奥运双冠王》(二十三)

填词:韩中清

2024.8.5

整理:槐卿

2025.2.25

巴黎秋月,群雄打擂,乒坛战鼓轰鸣。轻削擦边,强攻重扣,银球疾速翻腾。喝彩赞精英。险球巧营救,观众虚惊。,陈梦樊东,千斤汗水,一分荣。

南龙北虎争衡。大饱人眼福,奏乐挥旌。东岳雀呼,西山跳跃,球迷爆场掌声。笑看国旗升。事业辉煌者,皆靠拼争。但愿春风带我,再上塔三层。   

首先,赏析词的结构、用典、意象选择等。虽然这首词是现代作品,但借鉴了古典词牌的结构和手法,比如大开大阖的铺叙、动静结合等。这首词的主题是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双冠王,所以需要关注词中的体育元素和竞技场面。上片提到的“巴黎秋月,群雄打擂,乒坛战鼓轰鸣”描绘了比赛的激烈氛围,既有战鼓的动,也有秋月的静,形成对比。另外,“轻削擦边,强攻重扣,银球疾速翻腾”这些动作描写,类似于柳永词中的细节刻画,如“市列珠玑,户盈罗绮”通过具体细节表现繁华

然后,词的下片提到“南龙北虎争衡”指中国选手之间的竞争,或者中外对抗,这里可以分析用典和比喻。这里“南龙北虎”借指不同地区的选手,或者不同类型的打法。 同时,“球迷爆场掌声”和“笑看国旗升”这些句子体现了胜利后的庆祝,类似柳永词中的“骑拥高牙”的盛况,但这里更现代,通过观众反应来烘托整体氛围。

      文学手法,结构布局、意象选择、情感表达等,还需要注意词中的数字运用。“千斤汗水,一分荣”对比强调付出的努力与荣耀的珍贵,类似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中的数字运用。同时,结尾的“但愿春风带我,再上塔三层”的双关语,既指体育事业的再攀高峰,也暗示人生境界的提升,以表达感慨和愿望。

  最后,要总结这首词的艺术特色,比如古典与现代的结合、生动的场景描写、情感的表达等,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望海潮·喝彩乒坛奥运双冠王》是词人韩中清,2024年巴黎奥运会乒乓球赛事创作的现代词,以传统词牌《望海潮》为载体,融合竞技体育的激情与古典诗词的韵律感。以下从意象运用、结构布局、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详细鉴赏:

    一、意象选择与动态描绘:竞技场面的诗意呈现

1、时空背景的渲染。开篇“巴黎秋月,群雄打擂,乒坛战鼓轰鸣”三句,以“秋月”点明季节与静谧之美,“战鼓轰鸣”的激烈赛事形成动静对比,营造出宏大而紧张的竞技氛围。此手法类似柳永《望海潮》中“烟柳画桥”与“怒涛卷霜雪”的动静结合,通过意象对立增强画面张力。

2、动作细节的刻画。词中“轻削擦边,强攻重扣,银球疾速翻腾”三句,精准捕捉乒乓球运动的典型技术动作。“轻削”“重扣”以动词对比展现战术变化,“银球翻腾”则通过视觉化语言强化比赛节奏,与柳永笔下“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铺陈手法异曲同工,皆以细节凸显场景特质。

3、观众情绪的烘托。下片“球迷爆场掌声”“东岳雀呼,西山跳跃”等句,以夸张的比喻(如山川拟人化)和群体反应侧面烘托赛事的热烈,类似秦观《望海潮》中“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对繁华场景的侧面描写。

二、结构布局:古典词牌与现代叙事的融合

1上片叙赛况,下片抒情怀,全词沿用《望海潮》经典的双片结构:上片聚焦比赛过程,从环境渲染到技术细节,层层递进;下片转向赛后庆祝与人生感悟“笑看国旗升”“事业辉煌者,皆靠拼争”,呼应柳永词中上片写杭州形胜、下片赞西湖美景的布局。

2、数字词组的凝练运用,“千斤汗水,一分荣”以数字对比凸显运动员的艰辛与荣耀,与柳永“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经典对仗相仿,通过量化意象增强感染力。末句“再上塔三层”以象征性数字表达对未来的期许,既有古典词风,又含现代进取精神。

三、情感表达:家国情怀与个人奋斗的交织

第一、民族自豪感的升华。“笑看国旗升”直接点出奥运赛事的精神内核,将个人胜利与国家荣誉结合。此情感基调与柳永《望海潮》结尾“归去凤池夸’异曲同工,均以盛景映射对集体成就的赞颂。

第二、拼搏精神的诗化提炼。词中“险球巧营救”“皆靠拼争”等句,将体育竞技的紧张感升华为人生哲理,强调“拼搏”的价值。这一主题与秦观《望海潮》中“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的失意感慨形成对照,更显积极昂扬。

四、艺术特色与改进空间

1、古典韵律的现代转化。全词在保留《望海潮》平仄格律的基础上,融入口语化表达(如“彩赞精英),尝试打破传统词的雅正范式,赋予其时代气息。但部分用词(如“爆场”)稍显直白,与传统意象的衔接可进一步雕琢 。

    2、意象的虚实结合。“南龙北虎争衡”以传统瑞兽比喻选手竞争,既具文化底蕴,又暗合体育竞技的对抗性;而“春风带我”则以虚写实,将人生理想寄托于自然意象,深化了词的意境

结语

韩中清的词以古典形式书写现代体育精神,既继承了《望海潮》词牌铺陈扬厉、意象丰沛的特点,又通过动态场景与家国情怀的融合,展现了竞技体育的词意魅力。若能在古典词汇与现代语境的平衡上进一步探索,或可增强作品的文学厚度。此词不仅是奥运赛事的记录,更是一次传统文学形式与当代主题的成功对话。

[上一篇] 重读历史上的经典摄影

[上一篇] 《水调歌头·青县南海国际小区赞》(二十四)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