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槐卿诗词鉴赏(42)
槐卿诗词鉴赏(42)
作者:韩中清

《赞儒商曹永堂先生》

槐卿诗词鉴赏(42

 作者:槐卿先生

 鉴赏:DeepseekAI生成

整理:韩中清

校对:付凤云

 沧州俊彦立潮头,商海平安德作舟。

信义织成经纬网,仁和拓就古今畴。

诸君觅策谋千业,高速车轮行九州。

汽运外联尘与土,老来吟咏更风流。

       注释:曹永堂河北著名企业家,沧运集团董事长,退休后吟诗撰联,日耕不辍,出版诗集传世,如同夕阳灿烂,光照人间,岁月静好。 

      首联“沧州俊彦立潮头,商海平安德作舟。”这里应该是在赞扬曹永堂作为沧州的杰出人物,在商海中以德为本,稳健前行。他担任董事长后,企业规模扩大,经济效益连续13年居全省前列,这可以对应“立潮头”和“德作舟”中的管理理念。

          第二联“信义织成经纬网,仁和拓就古今畴。”这里强调诚信和仁和,涉及到他的经营策略和企业文化。网上提到沧运集团与海格客车合作推动绿色转型,注重新能源和智慧运营,这体现了信义和仁和。

       第三联诸君觅策谋千业,高速车轮行九州。”这里指曹永堂率领集团人员注重学习和研究发展策略,以及企业业务覆盖广泛。他担任多个协会的职务,说明他广泛涉猎管理知识。沧运集团的客运和物流覆盖多个领域,车辆众多,业务扩展到九州,符合“车行九州”。

      第四联“汽运外联尘与土,老来吟咏更风流。”这里对比了他在运输业的辛勤和退休后的诗文创作。曹永堂在2018年后由曹向东接任董事长。他退休后开始文艺创作,出版诗集。然后,诗中的“儒商”概念,强调商业与儒家道德的结合。他将儒家理念融入管理,体现其领导力和社会责任。绿色转型和新能源策略,显示他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符合“仁和”与“德作舟”。

      还要注意诗中的比喻,如“德作舟”强调道德在商海中的指引作用,“经纬网”指企业布局或战略网络,“古今畴”则指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拓展。结合沧运集团的多元化业务(客运、物流、旅游、新能源等),这些比喻更具体

    《咏儒商曹永堂先生》一诗以凝练的语言概括了曹永堂作为企业家与文人的双重形象,既赞颂其商海成就,又刻画其晚年诗意人生。以下结合其生平事迹与诗歌意象进行评析:

      一、儒商精神的凝练表达。首联“沧州俊彦立潮头,商海平安德作舟”精准提炼了曹永堂以德治企的核心理念。作为沧运集团董事长,他通过改革创新推动企业连续13年综合效益居全省同行业前列,并将“诚信、仁和”融入管理实践。诗中“德作舟”暗喻其以儒家伦理为根基的经营哲学,如与海格客车合作时强调“信义织成经纬网”,既注重装备升级,更借力绿色理念构建低碳生态闭环,体现了商业智慧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二、企业成就的诗意映射。颔联“信义织成经纬网,仁和拓就古今畴”与颈联“诸君觅策谋千业,高速车轮行九州”对应其多元化战略布局。曹永堂主导沧运集团从传统运输向现代综合运业转型。

      一是业务拓展:形成客运、物流、旅游、新能源等板块,拥有2800辆营运车辆,业务覆盖城乡及京津冀地区。二是

创新实践:引入新能源车辆降低50%-60%运营成本,通过定制班车、农村物流网络等开拓市场。三是智慧管理:借力海格客车G-BOS系统与绿管家方案,实现信息化与低碳化并行。

诗中“经纬网”“古今畴”既喻企业纵横交错的业务网络,亦暗含其对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探索。

      三、文商交融的生命境界。尾联“汽运外联尘与土,老来吟咏更风流对比其职业生涯的务实与退休生活的超然。作为企业家,他带领企业登陆新三板(2015),资产规模达16.67亿元,可谓“与士”般的耕耘;而卸任后,他以诗联创作延续精神追求,出版诗集展现文人情怀呼应注释中“夕阳灿烂,光照人间”的意境这种从商海到书斋的转变,恰合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想人格。

        四、诗艺与史实的互文性。槐卿先生以简驭繁,将曹永堂的生平浓缩于四联之中。1意象选择:“潮头”“德舟”“经纬网”等兼具行业特性2智慧管理:借力海格客车G-BOS系统与绿管家方案,实现信息化与低碳化并行。

      诗中“经纬网”“古今畴”既喻企业纵横交错的业务网络,亦暗含其对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探索。3结构设计:前两联重精神,后两联叙实绩;尾联收束于人生境界,层次分明。4语言风格:平易中见典雅,如“诸君觅策”暗指其本科背景与持续学习的管理策略。 

      总之,此诗不仅是对曹永堂个人经历的礼赞,更是对儒商文化的当代诠释。诗中“德”“信义”“仁和”等关键词,与其管理中注重绿色转型、社会责任(如新能源推广)形成互文,而“老来吟咏”的收笔,则将企业家精神升华为文化传承的象征,恰如沧运集团的转型之路,从车轮滚滚的运输者,到诗意勃勃的书写者。正如作者所言:曹永堂人生璀璨,岁月静好。 

 

 

 

[上一篇] 重读历史上的经典摄影

[上一篇] 槐卿诗词鉴赏(43)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