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前的早春二月
一群头戴八角帽
身穿灰布衣的人从扎西走来
怀揣着心胜与坚毅
背负着梦想和责任
六个关系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人一聚首
偏居乌蒙山区的白沙场和崔家祠堂
从此在党史军史上雄踞一席之地
白沙场,成为党和红军军事思想
由“阵地战”向“运动战”的转变地
红军开始求得有把握胜利的福地
难怪伟人曾对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表示
他此生最为得意的
不是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
而是出奇兵,脱困境,显神威的
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四渡赤水战役
得意之笔,神来之笔
从此扬名海内外
这是在有时向东,有时向西
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
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的
重重质疑声音和责备眼光中
伟人军事指挥艺术的巅峰之作
《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
让信心几乎耗尽的指战员重投信任票
《二渡赤水河的行动计划》
竟变戏法般把党和红军带入生天
二占遵义城,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一路向北,向死而生
终于,万险万难后的一九四九
雄师北定,大功告成
曾经在古蔺白沙场崔家祠堂
掀起过一场生死抉择的头脑风暴的人
又从西柏坡变身为进京赶考的人
入主中南海成为新中国这艘巨轮
稳稳的掌舵人
[下一篇] 七律·春风时节
[上一篇] 贺沈劲兄上岸(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