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本是修禅人追求的一种境界,但在北京通州的于家务就有一个晴空晧月四季百花的胜地------花仙子万花园。
高日暖阳的深秋时节,中国生态房网记者探访了这里,置身在秋日的花海之中,除感受彩色的波浪和沁脾的清香外,看到树荫下三五错落的休闲者打牌聊天,禁不住心生感慨:享受生活。
副总经理夏金桥介绍说:北京花儿朵朵花仙子农业有限公司是以繁育和销售各种草本花卉种籽为主要业务的民营企业,两年前在通州区政府发展生态农业政策的吸引下,来到于家务乡建起了600亩地的花卉观赏和良种繁殖园区。从此这家公司也象朵艳丽的鲜花绽放在京东大地。
两千品种 四季花园
秋风中花涌细浪,吊瓜摇晃,600亩园区,除繁殖种苗的几栋阳光暖棚外,大都是观赏的花卉,秋日的阳光下,几十种菊花次第开放,红红艳艳,黄黄灿灿,紫紫彤彤,烂烂漫漫。
据夏经理介绍,菊花属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其花瓣呈舌状或筒状。 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达三千余种。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1689年荷兰作家白里尼曾有《伟大的东方名花——菊花》一书介绍菊花,从此这种东方名花便受到了欧洲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看着眼前的花海,想到中国古人把梅兰竹菊比作君子的传统文化,不由得想起历代诗人对菊花的咏叹。
宋朝诗人史铸最欣赏菊花的孤芳自赏:
东篱黄菊为谁香,
不学群葩附艳阳。
直待索秋霜色裹,
自甘孤处作孤芳。
也是宋朝的诗人张孝样在他的《鹧鸪天》一词中对菊花是这样赞赏的:
一种浓华别样妆,
留连春色到秋光。
能将天上千年艳,
翻作人间九月黄。
凝薄雾,
傲繁霜,
东篱恰似武陵乡。
有时醉眼偷相顾
错认陶潜作阮郎。
尽管这两位宋朝诗人以人格化的笔法写出了菊花的傲骨和多情,然而他们身在仕途心系情场的牵挂终不及陶渊明看菊时回归生态的那种洒脱: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思虑至此,忽然想到,如果在菊园的四周设上历代文人雅士的咏菊诗画看廊,让游客感受现实的花景,追思古人的幽情。在喧嚣浮躁的当下,还能有比这里更能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吗?
让花籽走出国门 让世界五彩缤纷
花儿朵朵花仙子公司是以繁殖优良草本花卉的花籽为主业的企业,十几年来,他们先后繁殖和向美国、加拿大、肯尼亚、尼日利亚、俄罗斯、日本等国家输出了近两千多品种的花籽,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向往生活的精神。
同时也引进了国外的一些优质花卉的栽培技术。
通过花卉的交流也传递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的友谊。
在夏经理提供的资料上,记者看到了他们繁育出的观赏类瓜果就有50多种,仅名字贴切,形象逼真的各种葫芦就有十多个品种:鹤首葫芦长长的脖颈正仰天长鸣,天鹅葫芦似翩翩起舞,小淘气葫芦憨态可掬。
那些观赏瓜类更是寄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无穷想象:飞碟瓜、仿古瓜、香炉瓜、僧帽瓜等或是彩色斑驳,或是形状奇特,虽也香甜清脆,但谁能忍心入口?夏经理说外国人就喜欢这些古拉玛其的东西,他们认为经常观赏和食用这类瓜果能让人回归年少,不失童心。这个观点从营养学上没什么道理,但从心理暗示方面倒值得研究。
开发特色玩具 科普花卉知识
在万花园观赏展示大厅,除去展架上那些花花绿绿的塑封花籽和全套的养花器具外,最让孩子们开心的是各种动物造型的6天打造一抺绿。
这是花仙子公司开发的既有观赏价值,又能通过这些玩具向儿童普及花卉养植知识一种新产品。
工作人员从精美的包装盒中拿出一只陶土类材料造型的青蛙介绍,把精过他们特殊处理过的芽菜种子涂抺到青蛙的周身,再从青蛙后背的开口处往里边灌满水,6—7天过后,青蛙的身上就会长出一层绿茸茸的细叶。这时孩子们就能从中知道什么是芽胚,理解什么生命,这时身边的大人再介绍水、空气和阳光对生命的重要作用,告诉孩子们要保护水源节约用水防止空气污染,就等于给孩子从小就进行了生态环保理念的教育和渗透,而这种早期教育的效果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古人云:赠人兰花,手有余香。但愿万花园能成为京东最大的赏花游玩胜地,为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提供一个四季花开的去处。
2013年4月11日
[下一篇] 春满梨园
[上一篇] 我的潇洒职业—记者生活札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