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通州那些事儿-------黄土浓情润我心
通州那些事儿-------黄土浓情润我心
作者:河北省采风学会第一分会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从来没有离开过黄土和黄土地。
      幼年,曾经在滏阳河畔的田堡村姥娘家住过几年,至今还记得男孩子常玩的模盘儿和摔泥盆儿。
      模盘儿是乡下男孩子常玩儿的椭圆形玩具,是用黄土泥烧制的,凹槽内雕刻着孙猴子、猪八戒和戏曲人物造型。玩儿时,把活好的黄土泥放到模盘儿里,用手压实,扣到地上,晾干后玩儿,小伙伴儿之间也相互交换着玩儿。
      摔泥盆儿就是用水把黄土和成黄土泥,捏成盆状,然后右手拿起来放到嘴边,喊一声儿“呜——”再举过头顶儿,猛地扣在地上,随着砰的一声响,泥盆中间出现一个孔洞。小伙伴儿也进行比赛,看谁的泥盆儿摔得响。这样的黄土泥反复玩也不腻。有的在玩儿的时候没有水,干脆用童子尿和泥玩儿,当然是各玩儿各的。
     1969年,赶上挖防空洞的年代,通县粮食局的职工来到我们大杂院儿,在前院儿挖防空洞。随着卷扬机的声响,一筐筐黄土被运了上来,大人们弄了很多黄土,堆在自家院子里,等着盖小房儿用。大杂院儿里的男孩儿女孩儿,常常在聚在过道儿,用煤铲子和黄土泥,用泥捏炉子和锅碗瓢盆儿,开心地玩儿过家家儿。
      我到通县三中上学的第一年,学校让我们每人献十块儿战备砖,就是土坯,学校统一运走去烧砖,据说都用于县城挖防空洞。我回到家里向邻居借了木质坯模子和坯弓子,活好黄土泥,脱坯30多块儿,干透之后一就事儿,把剩余的土坯送给了帮助往学校搬运的同学。
      初二那年,教数学的赵老师让我们制作几何模型,材质不限,一周后交。那是一个星期天儿,我用土簸箕撮来黄土,用铁纱窗做的筛子筛好,再用水和泥反复揉,按要求做了30多个大小不等的几何模型。为了美观,又买来红广告色和清漆,在几何模型的孔洞表面涂上红色,没有孔洞的表面都涂上墨汁儿,晾干以后,再用清漆刷两遍。
     真没想到,我鼓捣的几何模型受到赵老师课堂表扬。后来,赵老师把这些几何模型拿到学校四合院北侧的大教室,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生作品展。
     如今想起来,黄土泥玩具、土坯和泥捏几何模型应该属于最简单的泥塑。
     行家说:泥塑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是中国古老传统的民间艺术,表面看是用泥玩耍,实际上是把普通的黄土变成物件儿或艺术品。
      在我的朋友圈里,就有多位出名儿的书画家,他们也喜欢黄土,泥塑很有造诣,有的时常应邀给寺庙制作泥塑佛像,也有的在书画之余小打小闹。
     还有一位人所共知的泥塑大师,无人能比,她就是民间广为传说的女娲。
      东汉学者应劭(约153—196年)所著的《风俗通》中有女娲造人的两段民间传说,被后人翻译成白话: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除了泥塑,过去年间,城乡盖房、砌墙都离不开黄土。
      上中学那会儿,常去东关、南关的同学家玩儿。记得有个同学家正在用花秸泥砌院墙。花秸泥是把黄土和花秸加水掺和在一起,然后用铁锨和三齿和泥,再分成均等的泥块儿,一层一层往上码,最后还要整理墙面。小时候,我在姥娘家的时候,曾瞅见大舅和表哥用此法砌后院儿的围墙。
      早年间,我在胡各庄一带还瞅过蔬菜大棚的夯土墙,是用木板当模板,里面填湿黄土,用脚踩实,层层用木夯夯实。据说夯土墙能就地取材和省钱,还能冬暖夏凉,对蔬菜生长大有好处。
      聊到夯土墙,联想到夯土而成的北齐土长城。
      说起长城,谁都知道咱北京境内知名的八达岭、居庸关、司马台、慕田峪、金山岭长城。其实啊,在咱通州城内就有一段北齐土长城。
      《北京百科全书•通州卷》记载:北齐文宣帝修筑的长城,自今昌平长城起,东南经顺义、通州、武清至天津海河,全长约400里。
      另有记载:这条长城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年至577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夯土而成。其作用不可低估,一旦北方依山而建的长城失守,这里的城墙能构筑起另一条防御带。
      现存的北齐土长城遗址在永顺镇窑厂村,西北往东南走向,距离南关下坡有100多米东,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北边立有一块汉白玉标志牌,上面刻有“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土长城遗址”,落款是“通州区人民政府2001年公布2002年四月立”。标志牌的背面刻有文字说明。2016年11月,区政府和区文化委又在那里重新立了花岗岩标志牌和说明牌,两块牌子中间白色汉白玉上刻有绿色的字,非常醒目。
      从前,我家住在回民胡同西口儿,常和小学同学到南关下坡玩儿,到土长城遗址摘酸枣、捉蜻蜓、粘唧鸟儿、逮蛐蛐儿,还捅过树棵子上的马蜂窝。
      1975年春季,我到乔庄村南的通县五金厂上班后,上下班经常路过土长城遗址。不过,那时还不知道这是土长城遗址,只知道是黄土坡,上面一直有住户。
      史料表明:土长城遗址“经窑厂、小街村西至张家湾城......”从窑厂村到小街村西这段儿沿线,还有三间房村。当年从县五金厂大门口儿往西北方向瞧,就能瞅见三间房村,村子周围都是庄稼地,当时有70来户儿,民房都建在比较高的黄土坡上,特显眼儿,此处黄土坡极大可能也是土长城遗址。
      1992年三间房村拆迁,后来盖了楼,在现在的通州区老干部局往北这一带。
      1998年初,我家搬到南小园小区后,经常到位于通州站西边儿不远的新城东里市场买菜。有一天路过黄土坡的时候,看到了立在那里的标志牌儿,这才知道不起眼儿的黄土坡,原来是北齐土长城遗址,不得不赞叹古人的聪明才智。
     我的黄土情结,远不止于此。敬仰黄土源于我对通州这片土地的挚爱,如果没有黄土,没有黄土地,我也一无所有。

[上一篇] 魂之所系

[上一篇] 小姨的天主堂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