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行走天下 > 聆听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优美的音乐,赏析美泉宫艺术珍品
聆听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优美的音乐,赏析美泉宫艺术珍品
作者:星光彩绘Robin

聆听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优美的音乐,赏析美泉宫艺术珍品


 

 

      维也纳是一个充满美丽传说与无尽的艺术憧憬的名字,从罗马帝国时期做为前线城市构筑的要塞,到哈布斯堡王朝以及奥匈帝国统治下做为神圣罗马帝国首都重点发展时期所留下的大量雄伟建筑,再到耳熟能详的谱写在金色大厅余音绕梁的众多伟大音乐家,甚至于比较接近近现代的分离派艺术理论,都是维也纳在艺术上伟大成就的局部缩影。尤其让人兴奋的是,在维也纳,如果你想体验艺术的力量,并不需要刻意去寻找与比较,因为在这个城市里,艺术就是城市的灵魂。

 

    在历史上维也纳同布拉格,布达佩斯命运交错相织,轮番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都城,并且共同见证了这一统治欧洲达6个世纪的帝国兴衰。如果说布拉格做为首都期间与维也纳为首都时候的神圣罗马帝国没有什么太大的传承关系,那么在哈布斯堡王朝期间则把布达佩斯与维也纳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直到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覆灭,成立奥匈帝国更是把匈牙利与奥地利两个国家彻底画上了等号。这些错综复杂的历史关系构成了众多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其中包括了无论对奥地利还是对匈牙利都非常重要的“茜茜公主”的相关实际,这些在前面草草提过的内容在维也纳章节里将会全面为大家展开。

 


首先,我们不得不把音乐放到维也纳所代表事物的首位。维也纳的“古典主义音乐”在几个世纪里都意志润泽着人类对优美音乐渴求的心灵,勋伯格、韦伯恩、贝尔格,出生在维也纳的舒伯特、老约翰·施特劳斯、小约翰·施特劳斯、兰纳、克热内克等。而来到维也纳倾情创作的音乐家则更数不胜数,比如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杰出代表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还有李斯特、莱哈尔、布鲁克纳、马勒、格鲁克、勃拉姆斯、维瓦尔第等。这些名字说出来放到一起,简直就是古典音乐的全部灵魂。所以我们在维也纳一定要听一场音乐会,所以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闻名遐迩的世界音乐殿堂“金色大厅” “goldenerSaal” Wiener Musikverein,不过在这半路上就不经意间逐渐开始了对音乐的熏陶。

当我们路过这座可爱优雅的维也纳市立公园时,可以看到很多音乐家的雕像,包括舒伯特、小约翰·施特劳斯等等。有趣的是,我们去的时候正好赶上一个农产品的集市正在布置,导致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金色雕像并没有像资料里那样树立在有天使围绕的石门中间。寻找了半天这失踪的施特劳斯雕像,最后发现被工作人员搬到了集市中央的一个颁奖台上,似乎也让我们的音乐家感受一下集市里的快乐和热烈。     ↑


穿出公园后左绕右绕的终于来到了金色大厅所在的“奥地利皇家音乐之友协会大楼”跟前,在之前路遇了被一群本地文艺青年调侃的音乐家雕塑。↑  这著名的殿堂级名胜的外形实在是让我们很失望,建筑本身甚至于比很多边上的普通民居还要朴素简单,唯一与其他建筑明显的区别就是楼体是红色的。该建筑物中有多个音乐厅,除金色大厅外,还包括勃拉姆斯厅和莫扎特厅等演出大厅,以及办公室,这里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常驻的演出地。↓ 

 

    金色大厅的演出票非常非常紧俏,尽管每天都有演出并且票价昂贵到40,50欧元,但是如果当天买票是绝对买不到的。不过金色大厅和其他音乐厅比起来特别之处就是,这里为了提供给更多市民更加容易的享受高雅音乐的机会,提供了无限额的“站票”。所以我们立刻买了这种只要五欧元的特色票,之后也让我们有了很独特的体验。

    由于音乐会都在6,7点钟的样子,所以我们便开始游历维也纳市中心的其他景点。我们的walking tour主要集中在“克恩滕大街”与“戒指路”附近, 克恩滕大街大街是维也纳市中心最著名的购物步行街,而后者则是环旧城的主要干道,两侧有维也纳最富丽堂皇的建筑景观。


首先我们遇见了奥地利的一个国粹般的品牌,一家非常巨大且华丽的“施华洛世奇”旗舰店。中国人到了这里基本是不会不买东西的,因为种类之多,价格之便宜是世界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就算你不喜欢这个品牌也不喜欢人造水晶,买点只有其产地才有的散装水晶回去送给朋友也是一个超值的选择。当你看到国内被当作高贵品牌产品出售的水晶在这里像量贩品一样被人轻描淡写的选购的时候,也就能感受到国内和欧洲的经济差距和品牌观念差别。   ↓

 

 

 


紧接着就来到了维也纳的地理核心“维也纳斯蒂芬大教堂” (WienerStephansdom),这座宏伟的教堂是罗马天主教的总主教的驻地,几百年间在维也纳历史中亲身经历了众多历史性时刻。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之一,其137米高的尖塔也是世界第二高的教堂尖塔。和欧洲其他体积巨大的地标式教堂一样,这里也在其漫长的历史里被摧毁过数次,最近的一次维修开始于1948年,在其修缮的15年时间里,由奥地利所有的9个州分别负担其中的一部分修缮工作,使其成为了奥地利团结精神的一个象征。  

 

↑      第二天,我们一致认为维也纳必须要去的景点非“美泉宫”(Schloss Schonbrunn)莫属了,所以这就成为了我们此行最后一个整天的第一站。这是美泉宫的地铁站,从市中心到这里也就是20分钟不到,可见欧洲城市事多么袖珍与紧凑。这里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宫(霍夫堡皇宫是冬宫),具有1440个房间的巨大宫殿位于维也纳郊区。我直到进入到其庞大的庭院后才意识到,当初在维也纳转机的时候,我曾经在空中注意过这庞大的淡黄色建筑群。 
 

 

 

    美泉宫是我此次中欧之行走访的除了布拉格圣维特教堂之外最火爆的景点,虽然远远比不上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那次几百米的长队,售票处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这里的门票分几种固定旅游线路可以选择,我们选择了比较大型的40个方面的门票,并且这里不准许带包进入博物馆,所以一开始的买票和存包过程让游历过很多欧洲悠闲景点的人可能会一下不太适应。  ↓

 

 

 

    纵览整个游览过程,你会发现其实美泉宫主要的故事集中在两个女人身上,一个是18世纪中叶建造它的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蕾西亚”,是她一手营造了总面积达2.6万平方米,仅次于凡尔赛宫的美泉宫以及巨大豪华的巴洛克式花园。玛丽亚·特蕾西亚是哈布斯堡王朝最最著名与杰出的女性政治家,她有一个并不适合做皇帝的丈夫,但是她却用其自身能力将丈夫推上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而其一直实质控制着神圣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权。然而最难得的是,这么一位超级女强人和自己的软弱丈夫居然一直关系和睦,也许是因为两人当年是在皇室难以接受的自由恋爱情况下结合的吧。也是由于两人根深蒂固的爱情与超前的价值观,两人一生养育了16个孩子(由一人生养的情况听起来有点吓人)。他们的母亲超凡的睿智与个人能力把每个孩子都推向了权力顶峰,儿子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而女儿基本都居于各个欧洲王国的王后地位,其中也包括最著名的,随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一起上了断头台的法国皇后“玛丽安托瓦奈特”。

 

 

 

 

    美泉宫的缔造象征着哈布斯堡王朝全盛时期的荣光,从其中一半的展厅里巨大的精美画作和摆设就可以看出当年这个家族的气派与高贵。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玛利亚特蕾西亚的16个孩子的肖像画,在他们的隔壁是女皇收藏的一些平民孩子的画像,让人十分明显的感觉到宫廷画的唯美风格与山野之间写实肖像在艺术风格上的巨大不同。

    “玛丽亚·特蕾西亚”毕生都在完善和扩建美泉宫,宫殿的最终完成后的第二年她就撒手人寰了,不禁让人感慨当时统治者对奢华享受的追求和完美主义的情怀。在女皇离开人世后的几十年里,美泉宫一直无人居住,中间经历了拿破仑的两次占领居住,最终在1830年成为奥匈帝国的第一位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出生地,这位未来的皇帝恢复了美泉宫的辉煌。因为是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所以这里成为弗兰茨约瑟夫一世最钟爱的住所,所以这里也就记录了最多他与“茜茜公主”的传奇故事。 

 

     茜茜公主就是美泉宫里的旅游指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第二个女性人物。随着语音导游的指引,进入到茜茜公主曾经的卧室、健身房、棋牌室、收藏室甚至是密室,你会看到很多描述茜茜公主的画作,其中包括很多一看就眼熟的,经常被印在明信片上的那些画作的原作。从摆设与画作中可以看出,茜茜公主对自己有着近乎变态的完美主义情结,无论是容貌,身材,还是健康生活方式,她都保持着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要求。从后来产生的现代心理学角度来看,其有可能患有“神经性厌食症”,但从其美丽的外表来以及让人艳羡的生活方式来说,她却成为了历史上最著名,也是性格魅力最饱满具有可读性的宫廷女性人物。  ↑

 

    茜茜公主并不像那部著名电影《茜茜公主》里那样传奇并与丈夫家庭和睦,事实上真实的她之所以为现代人所记住与讨论,主要还是因为她并不享受宫廷生活中的束缚与刻板,她与弗兰茨·约瑟夫一世更是一段近乎一厢情愿的感情。自从15岁时意外的被本来该娶自己姐姐的是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看中并成为皇后,弗茨·约瑟夫一世一生挚爱着自己美丽的妻子,然而茜茜公主伊丽莎白则称自己婚姻“实际就是自己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卖给了别人”。伊丽莎白对自己皇室婚姻的逆反与对宫廷规矩的漠视使其在后眼前可以与“黛安娜王妃”相比。


    茜茜公主远远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其奋力保持消瘦的身躯和仅仅20英寸的腰围在美丽的同时也带有病态的消极信息。她虽然在匈牙利和奥地利的权力博弈中实质的帮助了匈牙利取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并在匈牙利被誉为圣人,但其久居匈牙利和自己的丈夫分居的生活状态在人们看来绝对与完美无缘。尽管她努力冲破宫廷束缚,最终把生活的重心放到了游历世界上,书写讽刺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评论与诗篇,但是她最终还是受惠于自己皇后的身份,并以此支持自己一生。但也就是因为事实情况的种种不完美,因为她性格上的瑕疵以及不同寻常的个性,让人在了解这些以后更加对这位传奇人物感到好奇与感慨,这种带给普通人有血有肉的感觉在欧洲的帝王家族里实在是不多见。

    总之,从更人性的角度来看,茜茜公主的人生充满了压抑与抗争,无奈与冲突,让人不禁感慨她那单薄美丽的身躯是如何背负这一切到61岁之久。茜茜公主最后死于一起并不针对她个人的刺杀事件,她的丈夫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在直到她去世的消息时伤痛万分,默念到“她也许永远不会直到我有多爱她”。更可惜的是,也许茜茜公主并没有像自己丈夫爱自己那样爱过他。从游览的一些房间可以看到,茜茜公主热爱中国的艺术品,房间中不乏青花瓷厅,中国厅以及其他零散的精美中国艺术品陈列。     ↑

 

    离开了美轮美奂的豪华宫殿建筑,就进入了皇宫的巨大庭院。这座恢弘的庭院有一个面积超大并严格对称的广场以及美丽的林阴路,豪华的喷水池以及蜿蜒向上的山丘小路。山丘的顶端是一座巨大的巴洛克式建筑“凯旋门”,要直到这一路上都是阳光暴晒没有一点儿遮拦,幸好凯旋门背后有一家小咖啡馆提供冷饮让我们恢复了些许元气。       ↓


     美泉宫的园林设计追求华丽和壮观,广场,草坪,喷泉都面积巨大,但是夏天站在宫殿外头可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里由于地下铺有白色的砂石路面,导致夏天阳光强烈时非常非常晃眼,走不了多久就有眼镜灼痛的感觉。尽管我间歇性的戴了墨镜,但是依然感觉眼睛在这里受到了伤害,导致后来一个多月都在频繁的流眼泪,建议游客一定要注意防晒并且佩戴墨镜。       ↓

     美泉宫的行程至少要耗费半天以上的时间,到了下午可以选择回到市中心参观众多位于博物馆区的各种展览,或者继续游览美泉宫除了宫殿之外的另一部分,也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园(1752年建立)“美泉宫动物园”( TiergartenSchönbrunn),由于个人对动物园的喜爱而选择了后者。      ↓

     这座动物园其实占地面积不算太大,不过比起中国的动物园,可谓是规划得滴水不漏,似乎是合理的利用了每一寸土地。从美泉宫进入到动物园后,首先在眼前的是树顶小路,这是一段几百米长的树顶吊桥组成的小路,位于动物园的最高处。这里主要是让人们了解欧洲的森林植被特点,并且介绍了相应生态环节里具有的各种动物与动物习性。    ↓

 从树顶下来,就自然而然的进入了巨大的“雨林馆”(Südamerika-Park),这是这家动物园的特别之处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也算成功的案例。这片面积不小的人工雨林真实的还原了亚马逊河流域的生态系统,你可以近距离的接近一些半放养状态的动物,并且近身观看射水鱼等等罕见的热带物种。这个温室里还饲养了两种蝙蝠,一种大概有人小臂长短的大型狐蝠,另一种个头小的则生活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洞穴中,而这个洞穴也成了我个人认为最酷的一个景点,洞内空间是环状的,只是走廊有指示的荧光灯,里面居住着上百只蝙蝠,这些蝙蝠结队在洞穴中快速飞行,而游客的步行线路正是在它们的飞行线路中间。除了蝙蝠发出的刺耳叫声外,你会不停的感到有蝙蝠嗖嗖的贴着你的脸飞过去,并且翅膀煽起一阵弱弱的凉风,而你什么都看不到,不禁让人精神紧张,都不敢做任何多余的动作,因为那感觉就像你随便一抬手就能抓到两只似的。

 

动物园的另一个亮点是设计别致的北极馆,与海豹馆,北极馆具有漂亮的透明企鹅水槽。早已习惯人类驻足的企鹅似乎充满了表现欲望,像鱼雷一样在水中快速的穿梭,时不时的浮在水面上看看窗外乐翻天的孩子,那搞笑的样子让人想起《马达加斯加》里的企鹅四兄弟。海豹馆则是一个更大的透明水槽,有时候会有海豹表演上演,可惜我到访的时候正是海豹休闲的时候。如果说企鹅游泳像是鱼雷一样,那海豹就是潜艇,流线型的身体在水中运转自如,成群结队的来回潜游,姿态潇洒。    ↓

 

    另外值得国人注意的是,这里是世界上少数拥有熊猫的动物园,现役的两只熊猫是2003年送来的,并且在欧洲首先人工培育出了两只小熊猫。综合这些因素,加上动物园对环保的不懈努力,美泉宫动物园从2008年起一直蝉联欧洲动物园综合评定第一名。援引新闻的话来说:“美泉宫动物园将“现代化的驯养方式”和“富有历史感的环境氛围”精妙地结合起来,使游人身心无比愉悦。”所以如果你想体会欧洲人在如何合理利用并且与自然元素和平相处,也许来这里看看会受到一些启示呢。

 

结束了比较漫长的美泉宫之旅,我们回到了维也纳市中心,寻路来瞻仰著名的“分离派大楼” (Secession hall)。这栋精美的建筑你也许很难想到是构建于一百多年前,其顶端由树叶组成的球体象征着自由的艺术精神于高于世俗的审美倾向,这些都源于这个叫做“维也纳分离派”(也叫新艺术派)的艺术流派。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的新艺术运动对奥地利艺术界的影响,就体现在该流派与维也纳学院派决裂的历史过程中。     ↓

 

    分离派艺术家追求的艺术风格自由、洒脱、具有浓重的装饰效果,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堪称奥地利最著名的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以及后来的“埃贡·席勒”,而前者最最著名的画作就是中学美术课本上出现过的《吻》以及在眼前这座分离派总部做为镇馆之宝的《贝多芬横饰带壁画》。这个流派从1895年基本思想的萌生,到1918年众多分离派艺术家相继去世,再到1932年其组织停止工作,也就是短短的40年不到,让人不禁感慨艺术有时候也像熊熊烈火一样,猛烈的发生并燃烧,殆尽的时候则嘎然而止,只给人们留下激情之下的作品与对艺术精神的敬仰。


    虽然这个门派似乎有着迷人的艺术风格与激荡的历史故事,但是可悲的是这个展览馆实在是这次整个行程中最最坑爹的一个景点。不可否认,光是《贝多芬横饰带壁画》这一副占据了整个地下室四面墙壁的巨作就值得进来观看,但是如果说整个展览馆就只有这一幅画那就太过分了吧!您这儿可是一个诞生过数位近代大家的艺术流派总部诶,这个阵势可真是会让花8欧元进来观看的人觉得不可思议。然而最让人受不了的还不是这一幅画组成的展览,而是2,3楼的展厅看起来还没有我们亲爱的故乡北京798里随便哪个画廊里的装置艺术作品靠谱,最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最顶层的3楼展厅里,空间本来不大的一个房间空荡荡的,只有墙上立体的几个德语单词,看了简介以后才搞明白,这些词的意思是“mama loves me”。我不打算用更多的词语来形容这里的“内涵”了,我更建议游客驻足观看一下大楼本身特殊的建筑风格就可以了。

 

    傍晚时分我们重新游览了市中心的一些地点,维也纳精巧古老的建筑白天和夜晚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也许是因为这里充斥着中世纪的古色古香,而霓虹灯,各种电灯招牌则都是近现代的产物,所以华灯初上的时候整个城市添加了很多色彩,也变得年轻了许多。这种下班时间也让很多街头艺人的活动进入高潮阶段,比如眼前这位抖空竹的小哥,其玩空竹的技术个人感觉已经达到了国内杂技团的水准,他管空竹叫“Diablo”,这种新鲜玩意儿在大教堂门前吸引了2,3百人围观。这个小哥表演欲望很强,也很诙谐幽默,表演就穿插在他的脱口秀中间让人欲罢不能,不知道国内传统杂技团体表演可否像这位仁兄一样做一下现代化加工,会不会在国内也多些人关注这些传统的把戏,另外也就是这些小小的元素及个性,使得整个欧洲即使是弹丸小地,都拥有了生动与让人感慨的力量。    ↓

 

[上一篇] 丰宁草原

[上一篇] 草漭:我的人生之旅在桥东区穿行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