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行走天下 > 东海酿流霞——厦门采风系列之四 厦门市一瞥
东海酿流霞——厦门采风系列之四 厦门市一瞥
作者:何永利


         未去之前,详查过介绍,“厦门、别称鹭岛,位于福建省东南端,西接龙海,北邻南安,东南与大小金门和大担岛隔海相望。由厦门岛、鼓浪屿、海沧半岛、集美半岛、翔安半岛、大小嶝岛、同安、九龙江等组成,陆地面积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90多平方公里。岛南北长13.7公里,东西宽12.5公里,面积约132.5平方公里。”
      每座城市,都有自已的气质和性格。有的城市,古色古香,历史悠久;有的城市,如小家碧玉,邻家女孩,别有一种韵味;有的城市,开合雍容,繁华热闹,若荣宁富贵。
     说到厦门,我感觉与之都不同,有一种特殊的气质。街道多数狭窄,楼层普通不高,确是恰到好处。我认为,城市的迷人魅力,往往在于小巷曲折幽深,处处是岁月留迹,处处是时光的馨香。余韵不尽,回味尢甘,厦门就是这样一座美丽迷人的小城。
      厦门,与我石家庄有着关联,那就是习近平同志牵出的一条红线。1985年,习近平从石家庄的正定到厦门市任副市长,那天正是他32岁生日。习近平描述的当年厦门是这样的:“到了厦门以后呢,感觉也是出乎意料,过去说是海上花园,但是我看到的市容市貌,都是显得比较陈旧一点,所以厦门的同志也跟我说,美丽的厦门岛好像是一个青春少女,但是穿了一件破衣服。”
      大概这就是厦门本色吧,古老的近乎陈旧,却不掩其美丽本质,漂亮风韵,这是很难得的一种内在气质,是装扮修饰不来的风格。
      到了厦门,我们刚出机场二楼的门,在石家庄约好的“滴滴”打车就开到了门前,热情地帮助装行李。一路热情地介绍着厦门情况。听口音我问道:“师傅是河南的吧?”
     “对啊,驻马店,你是……”
      “你家对面,河的北岸邻居。”
     当他知道我们是河北来的,河南人善于联络的习性马上显示出来,非常亲热的喊我们老乡。当我问他,在这样闽南客家之地生活,受本地欺负吗?他风趣的说:“怎么会啊,厦门属于移民城市,这里过去多是渔村,本地人并不多,只占现在本城人口的三分之一,另外是四川人、河南人,河南人在这儿多是开出租的。”
      果然,以后我们打“的”,多是河南司机。我询问生活状况,他告诉我,已经在这里生活10个年头了,开始政策是18万可以买厦门户口,花15万买套房子也给落户口。就干脆买了房子落户到这里了。现在孩子大学毕业分配到政府做了公务员。后代完全融入到了此地生活中。而且,河南人风味的面条、馒头,出门就能买到,与在家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要去的地方叫“塔头”,是环岛南路的偏西部。厦门环岛路,目前是厦门的交通主要干道。全长31公里,路宽44~60米,为双向6车道,有的依山傍海,有的凌海架桥,有的穿石钻洞。蓝天、大海、沙滩、绿地、鲜花不时闪过。沿路依海而筑,路面曲线随海岸线延展,时而秀楼成群,时而奇树傍海,时而景色婉丽,时而翠林起伏。有近乎张家口天路之感,但南方景色与北地有大不同。路上,有很多幽闲骑着自行车看景的人,尤其是情侣式双人自行车,沿着整洁平坦的路面徐徐缓行。司机说,这也是环城路特色之一,很多人都是租了自行车以这样方式游玩。我不时按动着快门,饶有兴趣地用数码记录了走过的风景。
      看到一个叫做“黄厝”的牌子,因路上不少带有这字的标志,便问司机“厝”字怎么读,如何解?他告诉我读“cuò”,具体什么意思不知道。回来后查字典才知,在闽语(福建方言)中,“厝”用来表示具体的居住地,比如普通话中的“你们家”,在闽南语中是“恁厝”,黄厝的“厝”指房屋。我想,这大概与烟台一带的“夼”字一样,有着异曲同工的地域特色。
      在穿过了几个街巷后,终于来到了这个叫做“在海一方”的五层家庭旅馆。这里环境很是优越。离环岛路很近,坐车非常方便,步行7、8 分钟可到达海边沙滩。
      旅馆不大,喊一声,旅馆的老板老沈马上出来迎接,是个很热情的中年人。我们是网络定的住宿,很便宜,78元一间。小楼有电梯,他一直把我们送到四层楼。房间在30平左右,靠门的部位隔开一卫生间,24小时有热水。南方风格的装饰,尤其是用毛巾被叠成的一对天鹅,让我感到新奇、可爱。老沈告诉我们。5楼天台可以嗮衣服,可以在那喝茶吹风。向南了望,能看到大海,渔船的影子,甚至可以看到影影绰绰的小金门。
      街道小巷中,有着许多这样风格的小旅店,我不知其他的如何,但我感觉到了“在海一方”的温馨。只要在大厅一坐,或是在篮形摇晃床休憩片刻,或是刚在沙发坐下,老沈就会悄悄递上一杯热茶,跟你聊天,问你的所需。并温声细语为你行程出谋,坐哪路车、如何走省路、省时、省钱。,在临走时,还吩咐人用车免费将你大包小包送到汽车站,让你有了亲人般的感动。我记下了他的电话:18059227372。朋友们若去厦门游玩,如果打这个电话,我敢肯定你会得到一份惊喜。
      坐车于路上,经常看到厦门奇特的高架桥景色,远远看去,桥侧野藤丛生,蔓延其身,犹如屈原《山鬼》描述,“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不像我等石家庄高架,清容秀丽、干净坦荡。但后来坐车才知道,这样的车道,全国都少见,乃是厦门一大特色。称为“快速公交系统BRT”,是2008年8月31日通车的。
     所谓BRT,就是如同地铁一样的道路,但是不走地下,而是通过高架桥来解决。也叫做快速公交模式。厦门BRT具备着高技术、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低噪音等诸多优点。如同在高速公路上行使,一路没有红绿灯,又快又稳,坐起来也舒服。但要通过买币、安检等过程才能乘坐。并且不贵,每人、次2元。转换车时不出站,凭站牌显示选择自己应该乘坐的车次。比如,我去机场,打的半小时,30元的消费。坐BRT,也是半小时,2元就够了。
      据说有210辆车参与了运营,行车时速可达到60公里每小时(普通每小时12公里)。厦门每年财政收入600多个亿的百分之六七十投入到民生项目中,让市民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红利。在物价飞涨的今天,乘车费几次调价,刷卡0.8元逛遍岛内,1.6元就可到达远在几十公里外的岛外各区。这才应该是真正的幸福指数!
      说到厦门的公交,我觉得特别舒适,公共汽车来了,大家平静有序地前门上后门下,上了车也不抢座位,给老人和孕妇让座已成为一种风气。各个路口,都竖有设计精美图文并茂的路牌,温馨地告诉你到某某地方去应该如何行走。而且,采用双报站的方法,在司机的头顶方向,设有横排的数字视频报站提示,每10秒切换一次,不像石家庄人、车嘈杂,需要竖起耳朵听音报站名,一不留神就会坐过站。    
      此外,不管你带多少行李,只要你能拿的动,都是不收费的,甚至司机与他人还帮一把手拉你进来。石家庄的公共,可是见你带的多,要再为行李买票的。
      回来后,我一直在想,石家庄的公交系统,是不是应该到厦门去参观学习一下呢,尽管石家庄人 感到自己幸福指数已经够高了。但如果整体服务素质的提高,市民是不是真的会更幸福点呢?
      厦门是座简约、精致、秀美的城市,它虽处海边,但没有深圳的大胆、没有上海的熙熙攘攘。它从容、优雅,淡定、娟秀;处处透着一股鲜花般的幽香。花圃、绿地、亚热带的乔木遍布大街小巷;也有不少的高楼大厦,却错落有致地点缀其间。全没有其它城市高层建筑那种巍然、跋扈的作态,更像幽雅的少妇,亭亭玉立。
      在街道中,我常看到少妇手中握着一条绳,而那一端,则栓在一个蹦跳走路孩子背上的书包带上,石家庄的孩子,除了抱、背外,就是拉手走路。全不似厦门街道中景象,缓缓的,温馨的那种漫条斯理。当我走近,看那带子的时候,那少妇和蔼的笑了。但她告诉我的话,却让我难以忘怀,“厦门人喜欢享受慢节奏的生活。”
      中山路,大概是各城市都有的名字。石家庄的中山路,是城市的主要骨骼,它贯穿东西,容纳了诸如北国、人民商场、南三条、隆福阁等主要购物之所。而比起厦门的中山路,那可就逊色多了。
      中山路之于厦门,犹如纽约之曼哈顿、东京之银座、香港之中环、北京之王府井、上海之南京路。是一条历史文化名街,还是中国十大商业名街。它不仅是厦门最传统的繁华地带和商业中心,更是厦门的人文地标、历史发展的缩影,在传承闽台、南洋文化,加强对台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山路是厦门城市的核心区域,位于鹭岛西南部,全长1200米,宽18米,连接着“海上花园”鼓浪屿和万石植物园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直通大海,地理位置优越,具备“藏风聚气、亲水揽景”的特质,是厦门城市的发祥地,享有“中国闽台风情第一街”美誉。在厦门无法复制和取代的,只有中山路。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明政府为加强海防,在厦门岛设永宁卫中左守御千户所,筑厦门城,自此,中左所、厦门城开始载入典籍。目前仅存的一段明代城墙,就在中山路北街口,市公安局院内。
      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占据厦门,作为海上贸易和“反清复明”收复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的基地,并易名为思明州。现中山路的小走马路正是当年郑成功走马练兵校场的遗址。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收复台湾,将统辖闽台的福建水师提督署移驻厦门,提督衙门正设于中山路口。现尚存气势威风的大石狮一对,石狮立于石墩之上,石墩的正面雕刻一品官补仙鹤图,十分精美。中山路万寿宫门口还留存水师提督彭楚汉的碑刻一方。
      同时,厦门成为官方指定的,大陆与台湾对渡通航唯一的港口。所有大陆和台湾的官商,只能从厦门和台南往返。中山路南尽头就是当年设立的码头,即岛美码头和水仙码头,现在于中山路海边,还可以看到当年掌控两岸商贸的郊商所奉祀的水仙宫遗址。
      1920年,是厦门市政会决定的“四纵七横”,的“七横”之一,印尼糖王黄奕住,和不愿当日本顺民从台湾变卖家产归来的“板桥林家”主人林尔嘉担任主任委员。中山路上将近1/3的房产是黄奕住的投资。在他们的号召下,南洋华侨不惜以多年辛劳累积,重金购地建房,在短短数年便建成了富有南洋风情的骑楼商街——中山路。华侨领袖陈嘉庚、客家侨领胡文虎都参加了中山路的建设投资。华侨不仅引进现代建筑,更将闽南风格和中国气派糅进了骑楼。
      中山路口第一栋房屋就是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始的华侨银行有限公司。他将南洋风情的骑楼,加上了闽南传统的绿琉璃门楼屋顶,骑楼的门柱上又加上富有中国特色的廻云纹装饰,为中山路骑楼添上了中国气派和闽南色彩。
      中山路建筑,底层以骑楼作为基本形式,而上部的立面,既有西式建筑的柱廊、塔堡和窗饰,又在南洋风情、西洋柱式之间镶刻上浮雕,从花开富贵的牡丹到扬帆出海的船舶,从百鸟朝凤到子孝母慈,可以处处找到闽南文化的符号和中华文化的意蕴,形成中西合璧并具有闽南风格的建筑街区。
      1928年正式取名为中山路。日伪时期,曾叫过“大汉路”, 1966年叫过“东方红路”。
      新中国成立后,厦门日报社、经贸委、工交委;当时厦门最大的第一百货公司、食杂公司、新华书店、最大的钟表店、最有名的餐厅、最大的宾馆等都在这里。
      如今的中山路,经过近百年来的培育和打造,已经成为一条历史积淀深厚、经营品类齐全、名店名品云集、人流物流集中的百年老街。那成片的优美骑楼建筑、流光溢彩的LED夜景、飘香的各色美食小吃、荟萃的名人、古迹景点和回响在小巷街坊间的古老南音,留存了厦门城市宝贵的文化记忆,成为海外华人华侨的魂归所系。
      我们是在傍晚时分来到中山路的,华灯初上,喧闹了一天的鹭城开始了夜间的繁华。霓虹灯下、人行道旁,随处可见匆匆赶路的身影;车水马龙,人流如潮。中山路色彩斑斓,鳞次栉比的楼房也渐渐披上了绚丽光芒。
      主街道红灯闪烁,车辆排成了一道光芒,就如一个巨大的闪光棒通彻到底,在无尽的流动、闪耀。两旁商家林立,霓虹璀璨。巴黎春天百货、华联百货、金鹭首饰,中华老字号光华药店、还有书城、茶庄、琴行,宾馆、麦当劳、肯德基、咖啡吧,300多家商场灯火辉煌,大厦里到处人影攒动。时尚的服装、惊艳的珠宝,不同风情的店铺让人感受到异域的风采。
      中山路不设行人道,而是由各商厦的门上探出楼外一部分,与主建筑共体形成一条长廊,。灯光如昼,行人踱步其间,除了熙熙攘攘,丝毫不用担心躲车之忧。沃尔玛与中华城相对应,霓虹灯如梦如幻,楼体饰灯耸入云天。繁忙的马路,车灯人流,树影花坛,为厦门的夜晚添注了梦幻之美。
      中山路串联的南北两侧,除交通要道,多是步行街。这里的建筑大都是骑楼,以粉红和乳白作为主色调,有浓郁的南洋风格。经过岁月的洗礼,斑驳的墙体与古旧的木窗更增添了几份神韵,在神秘星光下交替变幻着彩芒。古老建筑的锦绣辉煌,呼应着新颖的时代霓灯跳动,有天市之感,譬如“金莺首饰一条街”、台湾小吃一条街。还有光华药店、好清香大酒楼等厦门老字号特产商店,成为中山路上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深深吸引着人的眼球。
      中山路中的小街古城路,乃是上世纪20年代厦门古城墙拆后所建。现已成为汇聚众多闽台食品的“闽台特色食品街”。小街长仅百米,一头是“老闽南”食府,一头是台商经营的老台南小吃。
      这里汇聚了福建、台湾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老字号”的各色名吃。黄则和的花生汤,吴再添的肉棕,扁食嫂的扁肉,林家鸭庄的鸭肉米粉,八婆婆烧仙草,龙岩花生、闽中莆宝、海澄双润膏、台湾兰香子、明溪荣兴肉脯干及汀州客家土特产等,都是令人耳熟能详的知名食品。还有芋包、油葱粿、沙茶面、虾面、扁食拌面等等,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应有尽有,价格经济实惠,被游客所喜爱。
      我们并非老饕,也无美食家。但路过此等到处洋溢着各种食香之地,不免被其诱引,瞟一眼奇怪形状,那色香味犹如勾魂般让我们不由的驻足,并前去品尝。
      我们首先品尝了里脊肉串,是一种里脊肉跟淀粉作成穿在一起的肉串,里脊肉鲜嫩可口,完全吃不出肉的腻感,味道美极了。
      又尝了春卷,厦门人叫它“薄饼”,这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说由金门人洪旭发明,郑成功批准,从农历十三至十八赏吃,以慰士兵思念亲人之苦,并形成博饼游戏流传。这春卷不是油炸的,把切小切碎的各种蔬菜,用像茯苓饼样的皮子薄薄卷起来,由包菜、胡萝卜丝、豆腐等调配而成馅料,再搭配上海苔丝、黄瓜丝蒸熟,味道清淡可口,咸淡适宜,特别的好吃。
      这一来,使我们一发不可收拾,三步一看,五步一尝,非常的过了一把食瘾。
      “莲欢海蛎煎”,蛋包裹着海蛎,不仅能保持海蛎原有的鲜嫩香甜,还可以不让品尝者感觉到海味,真是甚妙。
     “大佳香姜母鸭”,姜母鸭本身具有气血双补的功效,远远的就能闻到姜母鸭的香味,做成后滋而不腻,温而不燥。
      黄胜记的肉松远近驰名,酥甜脆,油而不腻,入口自溶,鲜美可口,老少皆宜。
     “台湾车轮饼” 是以红豆做原料的一种像车轮形状的饼,车轮饼在台湾有50多年的历史了,圆鼓鼓外层煎鸡蛋包裹,里面有生菜、蛋黄、肉末、榨菜粒等。
      黄则和的花生汤是必尝的,按理说,花生汤是寻常之物,黄则和不知得了什么妙方,竟然能将其弄得汤色乳白,清鲜甘甜;花生片酥烂而不碎,入口即化。我觉得花生汤有点甜腻,店主似乎早料到有人口味挑剔,就先打个鸡蛋,以滚烫的花生汤冲之,既丰富了营养,又让人觉得甜到了好处。
      “烧肉粽”,有板栗、猪肉、少许干虾仁、香菇、干贝组成。肉粽的米是糯米,事先炒过,包上料后放在卤水汤里煮熟,吃的时候服务员会在盘子里帮你浇上花生酱、厦门甜辣酱和少许香菜。米香料足,吃的很开心。
     “叶氏麻糍”,里面的馅有三种,都是甜食,吃进嘴里一点都不腻,它的香味。淡淡的感觉很温和。现场即卖即做。一下芝麻,一下花生,左包右包就做成一个。芝麻炒的很香。吃完后,我们看彼此都笑了,黑黑的芝麻沾在牙齿上,看上去有点恐怖。
     “台湾烤肉”,面包里加上几片生菜叶,烤肉是用咖喱泡过才烤的,所以有咖喱香。咬下去有汁感浸出。沾上浓浓的沙茶酱,甜甜的,辣辣的,还有一些烟熏的味道,别有一番风味。
     “沙茶面”,“盛名在外”,“吴宗宪来厦做时经常去吃”。依他的话说,是“酸酸辣辣的偏又带点甜”。“淡淡”的茶香和“浓浓”的花生酱香,并可以自己选加瘦肉、鱿鱼、油条、豆腐干,汤都舍不得剩下呢。
      美味太多,可肚皮和胃实在受不了,只得分成“共品一份”和“单独过瘾”结合的方式吞咽,以至于因为贪食,不能回朋友的电话受到抱怨。
      说实话,由于吃的太多,一晚上都觉得胃难受,那种“踏实”的感觉,让我转侧难眠,以至于第二天的早饭也未吃,感觉那些美味佳肴还在喉咙以下候着呢。
     这就是一瞥间我对厦门市的印象,好看、看吃、好玩,是我对它的由衷评价。常言说:“一滴水可以映出大海的光辉”。本文中,作为一个石家庄人,不提这里的蓝天白云,不提来避难般的心理,不说旅游的奢望。只用所见的几件小事来描述厦门的美好,算是一种市民心情的体验吧,但仅这些身边的琐碎见闻,便完全折服了我。
      这时,我想起石家庄太平河畔伫立的“中国人居示范奖”的雕塑证书,我感到特别的恐慌,记得在《无言的汊河》一文中,我这样写过:“当我怔怔的看着“中国人居示范奖”雕塑证书时,我颤抖了。真的不明白,这样的环境就是中国人居的示范吗?我为做一个石家庄人,感到了羞耻,感到了良心的讽刺和忏悔。大自然给了我们生命,我们的回报就是任性的摧毁自己的母亲。我不知道这个城市还有人心吗?这个城市的管理者还在拿着工资吗?

      写温馨的厦门,去想这样的闹心事,我怕亵渎了它的美好,虽然,我们同是生活在习主席生活过的城市,但那是天壤之别的对比。我多么想,石家庄也能随骥领袖,用几年或者几十年,变成厦门一样的美丽环境呢?我真的好期待、好梦想!

用文字、照片、诗词记录见闻,与我的朋友们共赏!

厦门采风系列之四  厦门市一瞥组诗 

 

路旁景色

高桥披绿化长龙,云色逐低树半层。榕叶心高由挂彩,梅花骨傲爱泼红。

车应欢骋天中路,人自欣活鹭落城。海上天天栖皎月,繁灯闪烁不孤零。

 

旅店

骑楼到处路折弯,蕉树鲜花掩瓦边。店里温馨茶慰累,房中随意水陪欢。

梯行顶上观天阔,人站栏边望海鲜。老沈别前执意送,叮咛回去报平安。

 

中山路夜色

古路阑珊夜落金,霓虹闪烁似天村。长街灯火游天亮,繁厦人流闹晚昏。

荧字眨眸夸禁假,招牌闪电赞惟真。星光灿烂明十里,疑是天河到渡津。

 

闽台小吃一条街

未到街心早窃香,人流拥挤闹如江,香甜宜口应寻味,酥软随心须觅芳。

老号盈门兴食色,名吃引客挣风光。当如大圣蟠桃宴,不负今朝夜未央。



       作者简介 :何永利,网名天涯牧秋,河北省文化名人公益联盟常务副主席、河北省经济传媒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石家庄市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新闻聚焦》执行主编、《河北经济传媒》执行主编。

       其作品《呜咽山庄》被列为中华青少年读书活动首推书目,被收录《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的297,是中国5000年历史上因小说引起立法提案的唯一作品。学诗40余年,17岁开始在军报发表作品,在省与国家级报刊发表小说、诗词、诗歌、散文2000余篇。出版有《心砚集》、《万庄史话》、《词牌探源》等书籍。


[上一篇] 丰宁草原

[上一篇] 桂林之行 (三)游银子岩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