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小说作品 > 《红军姨母》第三章
《红军姨母》第三章
作者:念人

一九三二年,这是琼崖革命斗争进入最艰苦最严峻的时期,红军主力从母瑞山突围,被国民党陈汉光匪徒层层包围堵击。红军师长王文宇被捕就义,政委冯国卿在突围战斗中不幸光荣牺牲。红军主力部队的重大损失,冯白驹十分伤心难过。

陈汉光把我军主力部队消灭后,了解到我琼崖特委领导机关全部躲藏在母瑞山上,他回过头来采取更加恶毒的办法,妄图一举消灭我特委领导机关在山上。于是,将山上的居民赶走,茅屋全部烧光,使山上居民与我特委领导机关没有吃与住。然后,派兵对母瑞山四周进行包围封锁,使山上与山下断绝了关系,失去了联系。

冯白驹与琼崖特委机关二十多人,由于敌人的层层封锁,与山下人民群众隔绝了联系。一向依靠人民群众支持,与群众如鱼水关系的我琼崖特委所领导的革命武装斗争队伍,这时,没有吃,没有住,饥饿、疾病与残酷无情的环境,严重地威胁着他们的生存。他们过着吃树皮、草根、野菜,香蕉叶当被子的人类原始生活。

为了冲破革命斗争处于低潮的恶劣环境,恢复大规模的革命武装斗争,作为中共琼崖特委书记的冯白驹认识到,革命武装斗争离开了人民群众,犹如鱼离开了水一样就会失败。于是,一九三三年二月,冯白驹率领山上剩余人员二十五位红军战士,在母瑞山上与国民党反动匪军坚持了八个月的顽强斗争,粉碎了敌人无数次反复围剿后,在一天黄昏时分,终于突围下山。

冯白驹所率领的尚存下的二十五位红军战士,作为琼崖的革命火种,下山后,将这些革命火种分散到琼崖全岛各县去,发动群众重新点燃起革命烈火。

经过两年的时间,这些革命烈火越燃越旺,琼崖革命斗争重新得到了蓬勃发展。

随着琼崖革命斗争形势发展,苏明在表哥冯白驹、表姐美向姩的引导教育下,也渐渐成熟起来。经过我地下党员潘国昌、苏一土共同讨论决定,一九三五年九月,吸收苏明为我地下党交通员,协助潘国昌、苏一土等人传送情报工作。

地下文通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情报工作,是关系到革命斗争成败的关键性的工作。组织上要求苏明做到,不变心不变节,一心为革命,一心为党。如何送情报?潘国昌对苏明说:“在送情报时,要看前看后,向左向右看,是否有敌人跟踪。要是遇上敌人,如果逃不掉的话,必须把情报吞吃下去,能愿牺牲自己,也决不能使党的情报落入敌人手中。”

苏明知道到送情报(当时称送信)工作,是一项重要而且又很危险的工作,必须大胆与小心。她负责云龙至灵山、演丰一带的地下交通工作。

一九三五年十月的一天傍晚,夜雾已降临,苏明接受从云龙乡仠云村急送情报到灵山乡仠创村的任务。头次单独送信,苏明心里不免有些紧张,生怕踫上敌人,担心被敌人抓住。根据潘国昌、苏一土的布置,她肩上背着一个竹筐,手里拿着一个四爪,打扮成挖地薯的孩子为掩护,从一坵坡园走过一坵坡园往灵山乡仠创村走去。当走到离仠创村二里远时,突然,“啪啪”的一声,把她吓了一跳,冒出了一身冷汗。这时,她握紧手中的小四爪,急忙躲到茅草丛的一边,睁起大眼睛,注意观察面前的动静。她用手摸了摸衣袋里的信,思想上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真的遇上敌人,马上就掏出信咬烂吞下肚里去。她透过朦胧的夜雾,静静地往前面不远处注视了一会,啊!面前的一切,使她松了一口气。原来是一只黄猄正在坡园地里偷吃蕃薯,事情弄明白后,她才慢慢地从茅草丛中站了起来,继续往仠创村赶路。

赶到仠创村已是伸手不见五指了。苏明借助着天上的星星发出的闪闪的光线,终于找到了村东边的那棵大榕树接头地点。

这时,接头人黄世葵已在那里等待着。根据潘国昌的交代,苏明与黄世葵对上了联络暗号后,于是,她就把信件从内衣袋掏出来交给黄世葵。然后,她就急急地离开……

又一次,根据潘国昌交代,苏明接受新的任务,从云龙乡送信到仠创村。此次,不同的是,接头人不是黄世葵,而是仠创姩。

这天清早,苏明肩上仍然背起竹筐,右手拿着四爪,打扮成拾肥的女孩子。云龙乡到灵山乡仠创村仅十多里路,由于赶时间,苏明没有从田园走弯路送,而是走直路从公路走。她一边装做拾肥一边装做在路上玩弄的孩子,往灵山乡仠创村走去。

当走到一座路桥时,恰好遇上一帮敌人,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急急地走过路桥。这时,苏明以为敌人要抓住自己搜身盘问,于是,她急忙把信件塞进竹筐底下,就大胆地迎面走过去。

然而,敌人是在执行一项紧急任务,并非针对自己来的。所以,谁都没有理会这位拾肥的小女孩。这样,苏明顺利地躲过了敌人,直奔仠创村去。

在仠创村东边的一棵大榕树底下,不知道是何缘故,没有见到仠创姩到来接头。于是,为了防止敌人发现,她按照事先的布置,找到大榕树右边的小树穴,把信件塞进去。然后,用一块小石头堵住穴口,就急急返回云龙乡……

苏明由于个子矮小,又是一位小姑娘,所以,她就是利用这一优势,从事地下交通工作。起初,敌人是不太大注意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干得非常顺利出色。每次,不管天黑下雨,她都能完成组织上交给自己的任务。

不过,苏明在送信过程中,有时也会遇上敌人的。一九三六年二月,一个夜晚,春节刚过去不久,苏明就接受一项重要任务,把敌人了解到演丰乡昌城后坡村共产党活动猖狂,定在农历十五包围昌城后坡村搜剿共产党的情报,要求连夜送到美向姩家中。苏明按原来的打扮,在肩上背着竹筐,右手拿着小四爪,就急急地上路了。

从云龙乡到演丰乡昌城后坡村约十多公里。尽管路程不远,但是,作为一位小女孩,一个人自己在黑暗中行走,心理上不免产生起一种忐忑不安的感觉。特别是在敌人岗哨林立的敌占区活动,更加使人增添了一层恐怖之感。

当她徒步穿过灵山圩横过公路时,突然,她被敌人发现了,敌人大声喊叫:“站住!”这时,苏明看到前面五十多米处走过一队敌人,他们端着枪气势汹汹地朝自己走过来。苏明考虑到,这次逃脱是不行的了。于是,她赶紧伸手从内衣袋中取出信(即一张纸条),乘天气昏暗敌人不注意之机,急忙把信放入嘴中,大口大口地吞了下去。这时,敌人走近苏明身边,大声吆喝着。

“小姑娘,这么晚了还干吗?”一个个子高大的敌人在大声喝问。

“拾蕃薯!”苏明装出若无其事的神态小声回答。

“家在哪里?”大个子敌人继续问。

“在昌城后坡村!”苏明装出非常害怕地回答。

“从昌城后坡村走这么远路来灵山拾薯,是骗人!”说着,大个子敌人走上前去搜苏明的身体。搜了一会儿,在苏明的身上什么都没有搜到。于是,大声喝道:“走!以后不允许到这里挖薯。”

“好!”苏明一边回答一边捡起竹筐和小四爪,三步并作两步地消失在夜幕中……

一九三五年,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国民党统治者的不抵抗主义,加紧侵略我国华北地区。于是,日本侵略者制造了“榆关事件”,攻陷了山海关。国民党当局于六月七日与日本侵略者分别签订了“秦土协定”与“何梅协定”,实际上把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河北、黑龙江等省大部分主权奉送给了日本。国民党内战的卖国政策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运动。在琼崖也不例外,全岛各县区都掀起反对国民党不抵抗政策,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的斗争运动。在这些热火朝天的斗争中,苏明得到了锻炼,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解救灾难沉重的中国,才能解放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贫苦人民。共产党,才是人民的真正救星。

经过近两年的斗争考验,潘国昌、苏一土高兴地看到苏明的思想觉悟不断地提高,在斗争中,不怕苦不怕死,在敌人面前英勇机智,一九三七年五月十五日,潘国昌、苏一土作为入党介绍人,苏明在云龙乡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苏明入党后,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一九三七年六月,潘国昌、苏一土、苏明三人成立了云龙乡仠云村党支部,潘国昌担任党支部书记;苏一土担任副书记;苏明担任支部委员。苏明在支部内分工负责发展女党员、组织动员男女青年参军支前等工作。

苏明参加中国共产党,像表姐、表哥一样为琼崖人民争取解放,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这是苏明多年的心愿。入党后,她一心一意扑在党的事业上,走村串户,早出晚归,组织青年参军打敌人,教育引导妇女参加中国共产党,扩大党组织力量。仠云村女青年吴妚二有哥妹四人,她是老二。由于生活贫穷,十九岁那年,父母就把她许配给一位比她大二十岁的男人。吴妚二死活不愿意嫁。一天夜晚,吴妚二悄悄来到苏明的住宅,把压在心中的苦楚向苏明倾诉,请求苏明姐为自己作主。

苏明听后,十分同情吴妚二的遭遇。她心里想着,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为贫苦农民撑腰,组织贫苦农民起来,共同推翻压在农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特别是农村妇女,要鼓励引导她们,敢于挺身而出,与封建迷信婚姻作斗争,争取婚姻自由。

第二天,苏明来到吴妚二的家,与吴妚二的父亲做思想工作,宣传革命道理。她指出:“咱们都是贫苦农民,农民要翻身过上好日子,我们必须争取做人的权利。团结起来,与地主富农斗,与封建迷信思想斗,只有这样,我们贫苦农民才能耕有田种有地,再不受地主、恶霸的残酷剥削,我们贫苦农民才能过上好日子。”

自从苏明参加党组织后,尽管其身份没有公开,但是。村里人谁都知道苏明是一位非常活跃能干的姑娘。所以,她所讲的话,村里人不管是男是女都爱听。这下,苏明和吴妚二父亲做思想工作后,他就放弃了这一念头。因为,他并非逼迫女儿出嫁,而是因生活所迫,才这样做的。

苏明看到吴妚二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敢于起来与旧社会封建迷信思想斗争,便有意经常与她接触,向她讲述一些革命道理,并引导她参加一些活动,使吴妚二的革命思想基础渐渐地坚强起来。不久,苏明便介绍她参加到党组织中来,成为苏明的得力助手。这样,一年多时间,经苏明介绍入党的女同志还有:吴金菊、吴金香等人,她们都是云龙乡仠云村人。


[上一篇] 梦魇

[上一篇] 王西庆难忘的记忆续集之七十六——后记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