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文艺名家 > 作家崔喜军
作家崔喜军
作者:海蓝蓝

 

崔喜军,当代作家。20世纪70年代生于河北省南皮县,大学期间开始文学创作,曾进修于鲁迅文学院,迄今在《中国作家》《海峡》《青年文学家》《长城》《当代人》等刊发表中短篇小说等作品100余万字,主要著作:自选集《崔喜军中篇小说选》、长篇小说《悠悠苍天》《走马灯》、中篇小说《无米之炊》《小宴》等20余部,共计200万字。“崔喜军作品关注底层社会生活,洋溢着道德和理想主义激情,充分表现出作家对社会现实道德承担的勇气,显示出作家良知对抗现实颓风的不屈意志,是当代文坛少有的坚持‘有感而发’,‘努力救赎沉沦堕落的灵魂’,而且能把握住现实主义创作内核的现实主义作家”(鲁守平语)。曾获《今古传奇》第二届“全国优秀小说奖”(2015)全国和省市小说大赛奖、文艺振兴奖、作协优秀文学作品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文学奖,作品被介绍到港澳台地区,入选多种小说选本,在多家报刊和网站连载。系省市作家协会会员、理事、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国作家》签约作家,河北省采风学会理事,南皮县作家协会主席。曾在县委办公室工作多年,现供职于河北省南皮县广播电视台。

主要著作

长篇小说

《悠悠苍天》(《今古传奇》第二届“全国优秀小说奖”2015)《走马灯》

中篇小说

《无米之炊》《小宴》《失落的净土》《嫁到城里的女人》如烟往事《情人谷》花开花落》《爱情冬季》《机关冬季》《机关末日》

中篇小说集

崔喜军中篇小说选》《最新社会小说集萃》(合著)

长篇传记文学、纪实文学

清末名臣张之万》《清末重臣张之洞》《女伶之首刘喜奎》《张之洞故乡创业歌》《张之洞故乡的奇迹》

另外,还发表出版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一百余篇,作品总计200余万字。

作品评价

与一出手就写出成名之作的作家相比,崔喜军是一个成长型的作家;与同时期东奔西突不断求成名的作家相比,崔喜军是一个有定力的作家,他在自己选定的方向上坚持了十年,这个成长过程到今天还在继续;与仅仅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鲜明形象的作家相比,崔喜军小说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还有作家自己。作品能够引人注意很不容易,作家能够引人注意同样不容易。能够让人们把作品和作家一起刻印在记忆里,这就是很优秀的小说家了。

崔喜军影响最大的小说是他的社会问题小说。这些小说关注底层社会生活,洋溢着道德和理想主义激情,每部作品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道德批判,充分表现出作家对社会现实道德承担的勇气,显示出作家良知对抗现实颓风的不屈意志,是十分令人赞佩的。在相当多作家埋头于“个人化写作”自伤自恋时,崔喜军等少数作家坚持“有感而发”,努力救赎那些沉沦堕落的灵魂,不仅使作家个人的形象更见光彩,同时也捍卫了中国作家的尊严。在崔喜军小说文字的背后,我们总能感受到作家沉重的忧郁和难舒的愤怒,我以为,这是他小说创作最为宝贵的品格。崔喜军坚持走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而且能把握住现实主义创作的内核,值得赞赏。

成长有速生的,也有慢长的。速生的林木材质都比较疏松,慢长的材质都比较坚硬。崔喜军也许更像他故乡里材质坚硬的枣树,他的作品就是那一粒粒红枣,不以硕大惹眼,不以浓香诱人,却自有其莹圆甘脆的个性,而它最突出的优点是富含维生素,那是生命里不可缺少的营养。

——作家、评论家、原《河北文学》主编、河北文学馆馆长 鲁守平《读崔喜军的小说》

崔喜军是一位有内力的作家,他的小说几乎每一篇质量都是上乘的。我保持了对于这位作家和他的作品的敬意和情意。主要的,是对于他的诚实写作。

崔喜军的小说有明显的性格特征,概括说就是诚实。这样的诚实取决于作家感觉的细致,那种近于精准的细致。让他的小说在捕捉和把握各类关系中显得自然和从容,在分辨和区分各种差别中表现得实在和准确,使小说内在外在的联系与结合趋于完善。

这样的诚实也取决于作家选择的节制,那种很有分寸的节制。不故意制造渺茫与抽象,不追求怪异与庞大,喜欢明确而稳定的故事、人物界限,更容易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

这样的诚实还取决于作家的德行,那种发自爱的德行。用人性固有的美来加强小说的思想和艺术的美。作家的性格特征与小说的性格特征是一致的。这样的一致是出自他的心的,也是出自他的情的。正是这样的一致,才让崔喜军的小说显示出诚实的力量。

诚实,决定了崔喜军小说的精神高度、审美向度和艺术的技术的含量。从他的小说中,会发现蕴含在小说骨子里的向真向善向美的欲求。喜欢喜军的诚实,也喜欢喜军小说的诚实。相信这样的诚实也会让阅读他的小说的人喜欢。

            ——作家、评论家、沧州市文联主席 李文岭《诚实的力量》

崔喜军的小说语言以及细节都十分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是有血有肉、有人间烟火气的作品。小说的魅力不单在故事情节,而在于故事和命运带给人的震撼,心有所感,是它打动人的地方。

崔喜军的小说引人入胜,题材吸引人,叙述亦生动,使人们的阅读想一气呵成。作家有较强的驾驶篇章、结构故事的能力。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鲁迅文学院、对外经贸大学教授 张晓峰

极端的写实和极端的抽象,都有可能遮蔽生活和人性的真相。崔喜军的小说可以说是一种完全传统化的写作路径,不过,令人欣喜的是,作者在层层推进和生活的演化中,又展现了人物关系的某种复杂性,让人读出了一种新的况味,一定意义上拓展了小说的空间。

写作的目的,不在于迎合大众趣味,制造一些无聊的噱头来哗众取宠,而在于不断地认识人自身,突现存在的意义。作者较好地写出了城乡二元结构中某种对立关系导致的某种复杂的情绪,作品中随处可见的细节,都很有特点,耐人寻味。

精神的探寻,首先是小说人物形象的探寻。人的精神本源是活生生的存在,而不是一个毫无心灵热气的人工的话语空间。崔喜军的文字是朴实、真切的。在人物形象的描画上,既有工笔细描,又有点染写意。作为一个写作者,必须学会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来还原被遮蔽的生命世界。他的小说在昭示着我们,有的虽没有正面回答,但某种精神的承担使小说添加了更多可能性。

              ——作家、评论家、《长篇小说》杂志副主编 李迎兵

崔喜军小说比较正,是来源于生活、体验的真东西。

                                  ——作家、《当代人》副主编

崔喜军作品极见功力,他的中长篇小说,紧扣当下中国现代化转型的社会现实,像一颗颗明亮的宝石,展示了一幅幅当代现实生活多姿多彩的艺术画卷。

                        ——文学评论家、河北大学教授  吕宝田

崔喜军作品直面现实,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当下品格,是作家深入体察民情、官情、社情,并励精潜思而后得的作品,堪称社会信息量丰富、很有警醒意味的文学大“内参”。

               ——文学评论家    王兆龙

长篇小说《悠悠苍天》简介

这是一部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人流连忘返的社会问题小说,堪称一部社会信息量丰富、很有警醒意味的文学大“内参”。在这部作品里,作家以现实主义手法,把敏锐热切的的目光聚焦在当今社会转型期基层机关改革和底层社会生活的种种矛盾、困难和问题上,描绘了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之下,各种身份、地位人物的曲折的命运、经受的苦难、遭遇的尴尬、灵魂的挣扎,揭示了改革和发展的阵痛。打开作品,就像在看一幅恢弘而细密的社会和人生画卷,有欲望、理想、爱情有迷茫、失落、幻灭让读者经受一场心灵的洗礼,并随着人物的命运而焦急、渴望,从而引发出更多的感慨、思索与希冀。

作品有两条主线贯穿全文,采用线性的单向继替模式来叙述,一条主线是写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某县商业局——这类曾被人艳羡的“好单位”,在经济体制改革大潮冲击之下,突然地位一落千丈,一下子失去往日的显赫,忽啦啦如大厦倾。小说通过描绘这个旧体制产物一步步走向消亡的过程,塑造了一个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绊脚石”的“末日机关”,刻画了一伙长期在计划经济的安乐椅上发号施令、在官场混饭吃的庸碌之辈“树倒猢狲散”之前的末日疯狂、垂死挣扎,展示了以局长马当先、副局长老吴、厂长黄腾达等人为代表的基层机关的矛盾和斗争,寄寓了中国当代社会改革发展的风云变迁,是窥探中国基层政治生活的一面镜子。

作品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当代基层机关的现实生活,尤其是重点描绘了凌驾于普通职工之上的商业局长马当先、副局长老吴、办公室主任苏雅丽、厂长黄腾达,还有私营企业主陈千万等人的性格、思想、行为、情感流变。局长马当先是一个计划经济旧体制下官场的代表人物,他习惯于盲目服从上级指令,“人在官场,身不由己”,靠卖官、行贿、刮地皮等卑鄙手段来操持商业局一大堆迫在眉睫的闹心事。他屈服于官场内外的潜规则,关键时刻已丧失党性原则。作为有灵有肉的人,马当先身上既有诸如以上压下的威严、个人说了算的不民主作风、不顾组织纪律的权力恩赐行为以及把所辖单位视为个人财产、利用职权合法伤害职工权益等许多被封建家长思想所异化了的性格特征,也有其人性鲜活、细腻的一面。他作为在基层部门掌权的中年男性,曾与妻子刘玲长期分居。刘玲的间歇性精神分裂症把他弄得心绪不宁、生活紊乱、心境悲凉,内心深处的孤独无助和懦弱着实令人同情。他与苏雅丽的婚外情,可称之为“权力性外遇”。如果他当初不是乡党委书记,苏绝不可能贴近他。他则利用手中权让苏步步高升直到自己身边。苏是他的心灵港湾,集情人、属下、助手、军师四种角色于一身。另一方面,其妻刘玲患病的起因,也耐人思索。正因丈夫长年在外,她得不到丈夫的体贴、关照和性的满足,常常处于“一轮孤月望寒窗”的冷清之中,这对于正值当年好风韵的女子来说是多么残酷又无法对人言的心理磨难。因而可以说是病在妻身,因在夫身。而马当先与苏雅丽的外遇反过来加剧了刘玲的悲剧命运。苏雅丽这种女人,在农村基层政权附近常可见到她们的身影。她们既有农村妇女勤劳能干、“会来事儿”的特点,也有企图提升个人地位的欲望,是种惹人眼目的角色。她属于那种“报恩兼权力崇拜”型的外遇者,也是官场中的牺牲品,最终沦落为官场中男人的玩物。这种女人是改革以来常有传闻的趣话内容之一,具有一定的典型形象意义。作品中的副局长老吴、厂长黄腾达、私企老板陈千万等人,虽着墨不多,却也栩栩如生。老吴“是‘文革’末期突击提拔的干部”,这种人适应形势见风使舵的本领高强,同时头脑中极左的东西也未必消除干净。他长期义气用事,不配合一把手马当先工作,这种干部干事情出发点并非为工作,而是一己利益得失。黄腾达、陈千万这类人物现实生活中相当多,他们掌握着大量社会财富,金钱富有,心灵却贫困,粗俗卑劣形象令人作呕。这些人极相信钱能通神,可以用金钱打通一切关隘,购买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包括商品化的女人。他们的色狼本性在作品中显露无遗。

作为商业局机关生活这条主线的陪衬,作品还刻画了小秋这样一个在机关夹缝中艰难生存的小公务员的形象。小秋是一个贯穿整部作品的线索式的人物,他毕业于重点大学,有理想,有报负,可又善良、敏感、自尊,分配到基层商业局机关工作,完全是一种虎落平川被犬欺的境遇,始终处在官场勾心斗角的夹缝中,被权力的齿轮重重挤压。他与小柳的爱情仅仅是俗常意义上的普通人的爱情,没有冰清玉洁、永垂不朽的经典价值,在不同程度上或显或隐地受到利益动机的玷污,而且又如昙花朝露,乍现即逝。作品正是通过捍卫生活的本真状态来凸现由此所迸发的人性光芒。这段美好的恋情,虽然在浪漫情恋的欢悦中展开,最终却在现实生活选择的悲凉泪水与绝望中结束。

这部小说的另一条主线描绘了一个从农村嫁到城里、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小人物——水莲的形象,为小说打开一扇视域广阔的透视底层主流生活的窗扉。这条线索写的是一个悲剧,关于女人,也关于时代。水莲对城市生活充满幻想、被生活重压、被金钱诱惑,最终被金钱侮辱和毁灭,作者把她放到悲惨的环境中叙述她命运的不幸, 展开对人性与命运的剖视,写出水莲的毁灭不仅仅是她个人私欲的恶果,不仅仅是她个人失德造成的尴尬,而是存在于众人之中的人性的黑暗部分把她引向了深渊,写出污浊的世相对一个女人命运的戕害。这条线索的描写有一股浓浓的人情味,让人产生惆怅的哀伤,把人引入对世相的思考。

从整个作品的思想性看,作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展示了“多层面的社会世态”,是一部有深刻内涵的社会问题小说。我们常说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是“社会的神经”。他们必然要对当下现实生活的一些重大变化,运用自己得心应手的文学手段及时做出反映。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可能是历史上最复杂最让人一言难尽的社会环境。人性之恶,在各个阶层都表现得令人惊骇。文学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对社会的病态状况失语缺席,但是,关注底层的社会生活,洋溢着道德和理想主义激情的作品尽管不多,也仍然是有的,作品之一就是《悠悠苍天》。这部作品存在着相当程度的道德批判,充分表现出作家对社会现实道德承担的勇气, 显示出当下的作家良知对抗现实颓风的不屈意志。在相当多的作家埋头于“个人化写作”自伤自恋的时侯,这部作品的作者坚持“有感而发”,努力救赎那些沉沦堕落的灵魂,不仅展示了作家自己的个人形象,同时也捍卫了中国作家的尊严。在这部小说文字的背后,总能感受到作家沉重的忧郁和难舒的愤怒 ,这是他小说创作最为宝贵的品格。

从作品的艺术性看,这部小说给人的一个突出感受是,作者有较强的驾驭篇章、结构故事的能力。作者相当自如地驾驭着谋篇布局,在情节安排上,一环套一环,既不捉襟见肘,也没有生硬晦涩,显得潇洒从容,胸有成竹,有条不紊。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就是要形成有质感的立体感觉系统。而在这十几万言之中,让人触摸到了这种质感。更难能可贵的是,伴随着这个感觉系统贯穿全篇的精神脉络,那是洗净铅华之后的真实。作品牵动着读者走进真实的现代生活,使人在阅读时领略到浓烈的画面感、真实感,读来真实、可信。严密的细节让读者参与其中每个场景都能在读者的脑海中形成生动的画面。作品故事吸引人,叙述亦生动,使人们的阅读想一气呵成。它打动人的地方在于故事和命运带给人的震撼,心有所感,是它引人入胜的根源。小说以稳健、简练的笔法叙述事件的过程,在叙事过程中形象地塑造人物。作家的情感隐含在作品里,有激情却绝不过分。他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在作品整个创作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逐渐深化、递进。蓄势于前,突变于后,蓄势时令人产生强烈阅读欲,突变时自然合理合情,符合各个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很有心理冲击力量。既有揭示真相、内情的深度,更有发人深思的思想轰击力,读着过瘾。

作者具备了对小说语言的艺术自觉,在客观的描叙中,用充满现实感的氛围,随时引导读者的思维,语言平易而有味,朴素又形象。语言风格精炼干净,准确传神,用朴素的词藻写出辛辣,用平实的语言书就尖锐,用行云流水般的叙事揭示出深刻的社会问题,并留下一地的思索让读者长时间地低头揣摩遐想。整部作品几乎没有多余笔墨,流畅而有分量,不浮泛,不轻飘。不动声色的描叙和厚积薄发的构思,使作品余味绵延。作者文笔的成熟稳健,值得赞叹。

总之,这部作品直面现实,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当下品格,是作家深入体察民情、官情、社情,并励精潜思而后得的作品。由于作家是在理性思考的主导下成功运用形象思维,因而作品既能被主流意识形态所首肯,也为一般读者所喜读,并会被文坛高眼们刮目相看。小说的语言以及细节都十分生动,全篇充满了生活气息,是一部有血有肉、有人间烟火气的佳作。从小说中,我们会发现蕴含在骨子里的向真向善向美的欲求。相信这些会让阅读这部书的人喜欢。

[下一篇] 音乐硕士蒋军荣

[上一篇] 中国名家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刘菊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