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刘亚荣评论——林间草木人间情——读冯小军《林间笔记》
刘亚荣评论——林间草木人间情——读冯小军《林间笔记》
作者:刘亚荣

人与自然是亘古的话题,自人类繁衍初始,就与草木密不可分。可以说,没有草木的滋养也许人类的进化史还要加长。远古洪荒时代,先祖们吃野果野菜,住茅屋,持棍棒狩猎,在林间生存并繁衍。现代人类远离了自然,不像古人那样对大自然的草木虔诚的怀有感恩之心,水泥构建的房子更将人类与自然隔绝。而冯小军先生的《林间笔记》,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他的文集充满了草木的语言和气息,质朴生动,散发着独特的生命韵味。

文友会上,我见过作者两次,他不善言谈。可流连于他的文集中,却被他雅致的文字所感动。从语言分析,他的描写出神入化。如《北戴河的林海》:“白云丽日下面,大海波光粼粼,美丽动人,阳光映照下面,抖动着的叶片斑驳闪亮,明晃耀眼。山雨飘渺的日子大海汹涌澎湃。或曰:无论晦明,北戴河的两个海洋都孪生共长,魅力无穷!”寥寥几笔写出了北戴河的神韵和林海的广袤。

诚然,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置身物外,寄情草木本身就是件值得人称道的事情。冯小军具有一颗悲悯的情怀,只有将草木入心的人,才能诠释出关乎草木的生命的颂歌。他的行文朴素,在观察记录草木的时候,发出的是对生命的咏叹。“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在冯小军眼里,草木有着更为珍贵的生命。作者在行走间,运用了敏锐的感官和深度的思索,面对人间草木,发出的是源于生命的深刻解读。《禅味梨花》,梨花本是寻常之物,冯小军却赋予了她禅意“虽然都是梨花,我却只在离柏林禅寺不远的梨园里悟出了禅味,似檀香悠远,如醍醐灌顶”。去劣存优,顺应大自然的法则,是冯小军对梨农疏花的别样解读。

草木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没有草木,陆地就是一片荒漠。在冯小军笔下,一草一木都脉脉含情,有了草木,才有了蝴蝶和蜜蜂,有了草木,才有了轻快的鸟语,草木繁衍了人类,帮助先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在冯小军心中,香椿树、杨树、槐花都是人类的恩人,他写起它们,笔调是轻快的,也是动人的。笔者在《香椿树》一文中,将吃香椿誉为“吃春”,新颖又别致,作者在文中又写到“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没有香椿芽儿吃了,春天也就过去啦”。香椿一文体现的不仅是一份久违的浓浓的亲情,还是一份关于春天的美好记忆。而作者的题外之意更为广阔,他琢磨树木花草,思索树性,延展到人性,使花草树木具有了人的秉性。《樱花惨烈》文中写道“生如夏花灿烂,死如秋叶静美,是一种难得的潇洒境界”。赋予了樱花不屈的人格,“决绝、勇猛。宁折不弯永远与”好死不如赖活着“对立”。这是作者对于人格的深刻解读,可以说是樱花的知己。

大诗人王维被称为山水派诗人,他流连于终南,是因了一份不得志,和一份佛缘。而冯小军行走在山林,寄托的是一份对生命的期望,也是对草木的感知和升华。他寄情草木,述说的是一份对草木和自然的牵挂和挚爱之情。传统文化中,追求“道法自然”,与山林共呼吸是很多世外高人的追求,人与自然之和谐共存是古人传承数千年的理念,都江堰就是人类利用自然的典范,成就了天府之国,造福了川地的老百姓。现代社会,无节制的开采资源,以及乡村城镇化的进程,无不影响着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问题,数千年的森林在数十年中化为荒山,人与自然的问题越来越严峻,这也是作者尤为关注的。瞩目于作者的真情叙写,是给予自然发出的一种来自心底的呼喊。《漆树是七步沟永远的记忆》,如果不读冯小军的文章,我一直以为北方没有漆树,原来并不遥远的邯郸武安七步沟还有它们的身影。文中关于漆树,作者是这样写的“漆字原由古“桼”字演化而来,上部从木,下部从水,中间一撇一捺,犹如树汁沿着刀口流出的摸样”,逼真形象,而由漆树展开的思考,却令人浮想联翩,关于武安的文脉,关于农耕文明,关于冷兵器时代。我却由此想起了美女罗敷,北方原来是丝绸的主产地呢,而今丝绸只是小面积的在南方生产,这是个令人反思的问题,不仅是历史上的政治中心的南迁所致,黄河以北在宋辽时代战乱频仍问题,还存在一个环境改变的现实,桑树少了。

冯小军以山水自然为载体,倾注的是林业工作者对于草木的殷殷情怀。文集的后记,作者写了左公柳,左宗棠公。作者无疑是钦佩左公的。他说“我要通过描红画绿说出情感的韵致,透过山水园林画出人世情怀”。作者做到了。《灵木披芳》的结尾句,拿来做此评的结尾正合适,也是对冯小军先生的祝愿,他说“愿我营造的绿地生机盎然,愿我开拓的文学天地灵木披芳”。

[上一篇] 树痂

[上一篇] 葫芦丝课堂上认识的女作家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