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物馆里的涿州故事》有感
年前,于涿州一行,拜访八十岁的文学大贤颖川老师。聆听教诲之余,老人家送我一本书,名为《博物馆里的涿州故事》,编著者是涿州博物馆的杨卫东和方青。本以为是描述当地民间故事之作,回来后翻阅,大吃一惊,爱不释手,竟连春节都没过安生,吸引我一直徜徉此中的文字里,沉醉得不能自拔。
首先说,我不是涿州人,但属燕赵一脉。我之石市,于战国时,地源属八雄之一的古“中山国”。由于战势地形经常变换,故幽燕往事,每每相关,说起亦应同属冀乡。加之平时性喜历史传故,方生此感。读后,也悟到老师为什么会送我这样一本书做礼物,说明亦是他老人家的钟爱。
《博物馆里的涿州故事》共分四篇,即溯古篇、瑰宝篇、风物篇、耕耘篇,共计63篇。作者们不仅采用了严谨的历史史料,而且运用了纯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去描述一个个历史事件。这也是吸引我不能放下的主要原因。书中的许多人物和故事,我们大多耳熟能详,如荆轲刺秦、大儒卢植、三国刘关张、学者郦道元、宋太祖赵匡胤、苦吟诗人贾岛等等。使我惊叹的是,连禅宗六世惠能,竟也是涿州人氏,曾给涿州留下许多掌故。
《博物馆里的涿州故事》真实记载并颂扬了涿州历史人物的贡献,以叙议结合的方法生动描述。勾勒中,叙述情节,描写人物,往往以事件为中心,并藉此发展脉络,紧密结合事件展示人物性格。这种故事性强,该细则细,当简则简的风格,让人读之痛快、流畅。更由于语言虽平实,但极有内涵张力的艺术功底,严格把控着在准确定位基础上加以重笔描述,从而产生了笔调轻灵,语言精炼,自然而富于变化,生动贴切的艺术特点。
书中对一些历史非议人物的描述,客观公正,评价地道。如对魏阉党羽冯铨的描述,既如实鄙夷了他政治上的“名声不佳”,又肯定了其于书法上的造诣与贡献。这样的描述,让人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古人,感到有血有肉,真实可信。
春节坐在窗前,听着连天的爆竹声响,读着这些文字,我的脑海涌出了金戈铁马,易水萧寒,殿上斥卓;依稀听到了月下推敲。虽有风华雪夜绵长之叙,但更多的是战火纷争,历史变迁。有时甘霖润心,露滴心田;有时仰天长叹,拍案负气;有时壮怀激烈,难耐所以;有时神往驰骋,江河漫游。
目光随着书页行走在涿州这片历史悠久的大地。回望历史,其辉煌早已彪炳于史册,融进华夏的灵魂。书中所叙述的一切,并不是传说,我相信它真实的存在过。在这里,静静等候我去寻迹。而在觅求的过程,又让我得到了一种享受和见识。可以说,这本书不但是对涿州考古的一种贡献,亦是对燕赵乃至华夏文化所献出的一份厚礼。
春秋战国时期,涿州为燕之涿邑。秦灭燕后,于涿邑置涿县。自三国魏黄初七年(226年),涿郡改称范阳郡。大业三年(607年),幽州改名为涿郡。唐武德元年(618年),罢涿郡改称幽州。武德七年(624年),涿县改名范阳县。安史之乱后,范阳郡又称幽州。
从这数度治所变化,可以看出涿州文化的来源是多方面的。首先说,在西周燕文化中,其都城在距离十余公里外的琉璃河,而其疆域却向北蔓延过辽东和朝鲜。这样的一种多民族文化的采撷和融合,势必见多识广,要优胜于其他诸国。周人于燕国只是少数,所以商文化因素最重,周文化因素次之,而商文化在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中,又广泛播撒着主文化的种子,最终成为燕国中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这是最早的传承。
而秦后首次置县,亦是“中央集权”文化之始的融入,再后来首置范阳乃在三国时期,那是中国南北文化激烈碰撞期,以“范阳”之称名之,我相信,不止是为那条唤做“范水”的河流。
而涿州以“范阳”的闻名于世,乃为一个政治事件,两位人物,即著名的“安史之乱”。 安禄山从天宝三年(744年)开始,便接替裴宽任范阳节度使,到至德二年(757年)死,已是控制了时为“范阳”的涿州十三年。后安禄山死,史思明降唐,封归义王,执政范阳,乾元二年(759)再次叛唐,自立为帝。《资治通鉴》221卷这样记载:“唐肃宗乾元2年夏四月甲辰,史思明自称大燕皇帝,改元顺天,立其妻辛氏为皇后,子朝义为怀王,以周挚为相,李归仁为将,改范阳为燕京,诸州为郡。”上元二年(761年)春,被儿子和同党谋害。虽然主政范阳不过几年,但政治后遗症是不可修复的。虽然唐代广德元年(763)改范阳节度为幽州节度,但据史家记载:幽州为安史乱后,长期不奉朝命割据一方的河北三镇之一。直至五代后梁乾化三年(913)十二月为晋王李存勖所灭,割据达一百五十年之久。
由于长期脱离中央集权的政治控制,文化必然是开放的,少了政治的羁绊,必是文化繁荣之景。我认为,正是由于这100多年各种文化的汇集,才有了涿州以后的丰厚文化底蕴。
再一点就是,虽史家将当年的“范阳”称为“燕京”给予了蔑视,并看作是“伪京都”;但我想,起码它做过曾经的“都城”。要知道,古人都很迷信,此地若没有好风水,或者没有“紫气东来”的帝王之气,史思明怎么可能随意定“都”于此。从这样推理出发,涿州前后出过两位真龙天子,即刘玄德和赵匡胤,这不应该仅是种巧合。
“范阳卢氏,代为着姓”,“积代簪缨”,名人辈出。在佛、道、儒三大文化领域皆有骄人成就。如历代学者卢钦、卢谌、卢景裕、卢彦卿、卢思道,东晋农民起义军领袖卢循,北周名臣卢辩,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被欧洲尊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的佛教中国化的创始人、“禅宗六祖”惠能,明朝名将卢镗、卢象升,清朝名将卢坤、军机大臣卢荫薄,无一不是出自“范阳卢氏”。
自三国时期卢毓两度拜相至宋代卢多逊,卢氏22人位居宰相,其中卢氏“八相佐唐”更为历史佳话。另外,卢氏封王者有卢绾、卢文进、卢光稠,贵为封疆大吏者逾百,自汉末卢植起至唐代中期,入正史者共840人,有官职记载者多达460余人。卢氏家族成为自魏晋至唐朝时期的中华四大名门望族之一。
这还未包括郦道元、贾岛以及《三字经》中提到的窦燕山,和一代廉吏冯盛明等人。这样的文化底蕴,堪为独步天下。由此可见,古范阳为何能如此闻名了。这些,均在《博物馆里的涿州故事》里一一描述,娓娓道来,让我们在看到古老涿州脉络的同时,亦感到了它的深厚与博大。
瑰宝篇中,作者们以细腻的笔法,详细描述了古范阳的出土文物,如东汉陶苍鹭、彩绘陶犬、鱼纹陶盘、彩绘陶灯和陶镜台、墓志、石刻、石塔、经幢、铜镜、瓷枕、石碑等,涉猎范围甚广。书中对这些珍贵文物,都进行了详细论述。从学术上,品质上,价值及其内涵上,用内行的观点进行研究,很有新意。
我翻阅着书本,跟作者们静静观赏着每件珍宝,于文字中,看到他们正在细心揣摩,认真分析古人的精湛艺术。此时, 我倾心于他们字里行间的思索,感悟着历史留下的岁月印迹。我知道,这每件文物都是有生命、有灵魂的。因为它倾注了古人与这些作者的心血与虔诚的希望。
文物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但只有会心的作者才真正懂得它们。作者们正是用心去揣摩,用自己的心得,“翻译”成“平民语言”转述给大众,去欣赏、理解、接受。
风物篇则以民间传说为主,依托古迹,讲述当年有趣的故事。如“督亢秋成探成因”、“丰碑纪史说双塔”、“永安寺辽代铁塔”、“胡良晓月话沧桑”、“乾隆下江南与涿州行宫”、“略说古今永济桥与胡良桥”、“清行宫的假山”、“乾隆多次到过的鼓楼大街”、“南关药王庙的一通名碑”、“金门闸史话”,都由言之确凿的事实,写出流畅可信的故事。而这些经过作者演绎的传故,有深度,有很强的可读性。它们不同于一般学术著作,而是更接地气,让人一读便懂,在懂的同时学到了考古和许多历史知识。
以严谨沉着的景致入笔,开掘古迹的历史意蕴,将旧事演绎,用断碑残瓦整理成新的史册,需要在敏锐的思索之中,以冷静深邃的史家眼光,去审视文物的内在价值,去贴近古涿州历史,诠释古人文化传统意趣,书中完全做到了。而且引证丰富,立论高远,视角独特,具有博大凝重的审美感染。
世事浩渺,沧桑流年,景同时异,物是人非。我们真的无从知道,这些古迹到底历经了多少平淡和辉煌,承受过何等的耻辱和荣耀。因为它们所有的经历,都已被埋在迁徙的尘埃深处。我们只能透过它或厚重或古朴的外形,来探寻蕴藏在其中的内涵和秘密。为此,我十分感谢《博物馆里的涿州故事》的作者们,替我们演绎的古涿州可歌可泣的历史。
耕耘篇,详细讲述了在文物发掘中的故事。作者以沉实的笔触,描述了文物发掘、研究的艰辛,以及文物工作者的刻苦努力。文中,有发现过程,有研究成果,有专业推测,有逸闻趣事。让我们于书中,看到了专家学者在整理光辉遗产过程中的心态及水平。该篇包含 “沧海桑田看青岗”、“上念头东汉古墓发掘记”、“唐代段岩墓志发现经过”、“失而复得的辽代经幢”、“以敬惜之心修复出土陶器”、“罗哲文情系涿州永济桥”、“博物馆,打开涿州历史的窗”、“领略燕风涿韵,建设大美涿州”等文章,真实记录了从发掘到研究的整个过程,严谨的工作作风,细致的操作步骤,以及合理的研究推论,都值得我们去尊敬。
正如杨卫东先生在《后记》中写的初衷:“如何把学术成果通俗化,用讲故事的方法来科学地讲解文物、文献,让学术殿堂里的研究成果走进老百姓,让普通读者也能饶有兴趣的了解专业的文物考古工作,从而更加热爱历史,爱护文物,更好地传承发扬古老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愿去尝试的。”
无疑,作者们做得非常到位。他们以自己浩大的知识量,恒久细致的研究,编纂成如此诱人的作品,给读者奉献出如此精神大餐,为百姓所称道。
《博物馆里的涿州故事》一书,让我真切浏览了一遍古范阳的历史。由此,我体会到了它的庄重沉稳;书中的历史人物,让我感受到了他们曾经的满腹经纶和胆魄,让我真心地景仰他们。
我想,历史是死的,是后代人让它们一次次复活。它们的过去,可能就是我们的未来。因为我们在走向未来的同时,历史也会不断掩盖我们的足迹,或者会留下点什么。而我们面对这些历史的时候,似乎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阅读历史就是阅读自己。但是,我认为阅读历史是需要勇气的。这个勇气,是作者给予我的。
再次感谢《博物馆里的涿州故事》的作者们带给我的精神享受,感谢你们让我用眸子触摸到了古范阳的风骨。最后,用一首七律结束我的读后感:
读来涿郡未遗篇,精细如纶纳海山。
卢氏风华传百代,皇家趣事写三番。
残碑凭嵌当年事,老塔尤镶故日砖。
风骨何曾悲旧迹,行中墨字数江山。
[下一篇] 不可错过的那枝梅
[上一篇] 落霞孤鹜去未远 ――萧含《孤鹜已远》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