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历: 河北栾城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河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1984年调河北省文联《文论报》,历任编辑、编辑部主任,1992年任省文联办公室副主任,1996年任省作协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1999年任省作协副主席、秘书长。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散文集《砚边草色青》。1989年获河北省第三届文艺振兴奖。
当秋水长天渐成一色的时候,读到萧含的历史文化散文集《孤鹜已远》。全书433页,煌煌四十五万言,跨越两汉、魏晋南北朝、初唐、盛唐、晚唐以及南北宋超过一千年的广袤时空,记述了历史上42位影响深远的古典诗人,以温润的眼光、感性的语言,去追述他们的悲欢,解读他们的作品,理解他们的生命。称得上是对于祖国历史文化和古典诗学传统的一次深情回望。
其实,这种回望是经常发生的。区别在于,这种回望有时是冷峻的,有时则是深情的。一般说来,在打碎旧的秩序,挣脱传统羁绊的变革过程中,回望历史的目光,通常是冷峻多于深情。因为变革无不始于怀疑,始于批判;而当历史终于跨出了艰难的一步,实现了对于旧时代的超越时,回望的目光会变得温润而深情。因为所有跋涉在路上的人们,都需要在内心深处,接续文化的血脉,构筑心灵的家园。现实为我们展示的未来世界越是广大,我们回望历史的目光就越是深远,这或许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伴随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一面享受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盛宴,一面又感受着对于文化多样性、独特性的渴望。物质世界越是流光溢彩,感官欲望的满足越是唾手可得,人们对于内心世界荒漠化的恐惧和警惕就愈加强烈,这几乎成为现代社会共同的情感体验。九十年代以来,历史文化散文勃然兴起,所反映的正是这种共同的社会文化心态。同样,《孤鹜已远》的社会文化意函,也应当由此切入和解读。
明代画家唐寅有一幅画作,题为《落霞孤鹜》。画中有苍山、秋水、落霞、孤鹜、亭榭、垂柳、扁舟以及书生远眺,童子侍立。作者题诗云:“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诗中所说的“王南海”,即唐代诗人王勃,他曾在《滕王阁序》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以说,唐寅作《落霞孤鹜》图,就是以水墨丹青代言,与诗人王勃作一次心灵对话。当然,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在其现实性上,其实是寻找和获取一种艺术情怀、人生境界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孤鹜已远》有一个副题:“――与古典诗人的灵魂对话”。我把这个“副题”看作是作者对自己系列写作的一种期许,是作者努力深入诗人心灵世界,深入诗人创造的艺术世界的一种自觉意识。事实上,通过对诗心、诗境的解读,在不同的古典诗人身上,作者不同程度地获得了艺术精神或人生态度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正是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得历史与现实之间,变得不那么遥远和陌生。基于这一点,我们才说《孤鹜已远》是对人文历史传统的一次深情回望。
但是,寻找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并不是《孤鹜已远》的全部内容。向历史传统寻找“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时候,“回望者”大都采取平视的、甚至是仰望的视角。而《孤鹜已远》在平视和仰视之外,更多地选取了“俯瞰”的视角。表现为,不是孤立地面对一篇作品,在一首诗的境界中流连沉吟;也不是单一的围绕着诗人自己或得意、或困厄的命运,爱其所爱,恨其所恨。而是把作品放在诗人的命运线索中去解读,进而把诗人的命运放在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解读。由于“俯瞰”视角的运用,《孤鹜已远》具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并增添了一种“诗人评传”的色彩和意味,虽然它使用的是更为感性的叙述语言。
没有谁能够割断历史,独自上路。所以,无论是目光冷峻、抑或是满含深情,回望历史,始终是我们承续人文传统,建构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作为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古典文学无疑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其间的广博世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去分析和认识;也需要把文学视为具体的、鲜活的个体生命来感受和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萧含在《孤鹜已远》中所作的努力无疑是十分宝贵的。同样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立足于当代的精神高度,去发现一个古典诗人至今依然燃烧着的生命之火,揭示经典对于当代生活的价值,指出历史对于未来的意义,让今天的读者深切感受到落霞孤鹜,虽去未远。从这个角度来看,《孤鹜已远》或者还有“更上层楼”的必要。
(作者系河北省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