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在青草深处放歌
在青草深处放歌
作者:王浩如


       在河北邯郸河沙镇南街村,有这么一个农人文化群体,他们多为地地道道的农民,农忙时各干各的,农闲时则聚在一起,或吟诗,或作对,或填词,或泼墨丹青,耕笔共用,雅俗共融,诗词唱和,自得其乐。真乃“把犁耕夫发诗狂,诗词书画谱华章,青草深处放声歌,出炉犹带泥土香!”

       在网络化、虚拟化、物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有人能去追求精神生活,寻觅高雅艺术,本就难能可贵,尤其还是一些体力劳动的农民,很难想象繁重的劳动之余,他们又是怎样的行吟作赋、酬答唱和、挥毫泼墨、醉心书画的。带着好奇和倾慕的心理,我随邯郸市采风学会文友一行七人,于2017年秋日的一天,造访了南街村。

       南街村位于邯郸市区东南部,距市区约十公里,全村360余户,1600多口人。就是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近年来先后涌现出农村文化活动领头人冀学武,农村文化热心人徐光照,农民漫画家李培根等一大批文化名人。成立了农民书画社和野草诗社,定期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有人还自费出版诗集,自费举办发行仪式呢!这不,他们来了……

 一、桃花园里觅诗踪

      每年桃花盛开时节,贾国顺老先生的十里桃园里便会热闹非凡,他们有自发的、有慕名的、有欣赏的、有凑热闹的,锣鼓敲打着、秧歌扭动着、小曲哼唱着。曲曲折折的桃园小径里,到处是他们新近创作的小诗,有即景类的,如贾国顺的《葡萄园小景》“远望垛垛绿色墙,近看颗颗葡萄秧。碧叶片片迎风展,珠玑串串缀枝上。”有自嘲类的,如贾国明的《自肖像》“一抹一铲一瓦工,一镰一锄一老农。一笔一砚一骚客,一壶一杯一醉翁。”有酬答类的,如徐光日的《赠老王》“金贵老汉六十五,一生辛劳未离土。百首大作今诗源,句句铿锵如擂鼓。北京领奖载誉归,满怀激情受鼓舞。”更多的则是讴歌新时代,赞美新生活的。如王金贵的《喜领养老金》“国家给我养老钱,五十五元月月点。新型农保似雨露,老夫老妻笑开颜。”佘常青的《颂2008年北京奥运》(其一)“八月八日八时整,奥运召开于北京。今朝竟圆百年梦,五洲四海齐欢腾。”这些诗不一定完全合辙押韵,不一定每一首都对仗工整,但都是那样的真切、自然,没有丝毫的雕琢和造作,恰恰反映了改革开放及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富裕起来农民的冲天干劲和心态。难怪能引得省、市媒体竞相报道,引得各地文人纷至沓来,竞相采风。试想想,蓝天白云下,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吹着,微醺醉人的桃花香嗅着,清香浓郁的野菜包子吃着,桃花粥喝着,想不作诗都难哩!

二、励志翰墨自留香

     走进农民冀学武的宅子,一股浓郁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青砖白缝的仿古式建筑,砖雕的影墙,木制的阁楼,几束雅竹、一泓清水,处处都显示着房屋主人的清幽。院子里、屋子里书案林立,想小试牛刀么?这里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可诗、可画、可丹青;想静心赏玩么?墙壁上冀学武的书法或真、或草、或隶、或篆,颇傎得玩味静赏;或者你什么都不想,只想过来坐坐,那好,泡上一杯清茶,听听房主人冀学武的励志故事如何?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当过兵、做过工人、干过包工头,花甲之年愣是迷上了作诗、迷上了书法、迷上了太极,与他人合出诗集3本,个人出书1本,还主编了《邯郸县工业志》,编辑了《河沙镇农民诗书画选集》第一集,每二集。在他的《田园新韵》一书里,有家乡人文、有生活感悟、有励志学习、有往事回顾,多为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多数作品如数家珍、如话家常、清泉流水又引人深思。赞美家乡他写道:“我的家乡换了新装——居民小楼向四面扩张,房屋装修学城里一样,包门吊顶,地砖白墙,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公交车通到村头上……”感悟友情他写道:“朋友是个情感储备,不是随时要去打扰的人,交心知心需要互相珍惜,互相理解,若为了一已之利,让朋友去违反原则犯错误,这不是好朋友之所为……”在他的笔下,老张、老田、云姐,桃花、细雨、顽石,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而灵动。 

     徐光照的光照文化大园位于村的南头,黑底金字的“光照文化大院”、“青少年书画培训基地”牌匾在夕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院落的墙壁上“厚德载物”、“登高望远”、“清风竹影”的字体虬劲有力。登上二楼,工笔女画家的神韵尽可领略饱览,工笔牡丹富丽堂皇,工笔孔雀交颈缠绵,更有手绘于团扇、棉麻上的花、草、虫、鱼,淡雅、朦胧,可丝巾,可围裙,关键还透着一丝文人的纯真!

走进李培根家时,李培根正在打枣,他一面热情地招呼我们吃枣,一面打开了话匣子,讲他如何喜欢上漫画,如何终生以漫画为业,如何获得2004年中国新闻奖漫画作品二等奖,如何与同获当年度新闻奖漫画作品二等奖的当代漫画大师华君武相知、相识、相敬、相惜的故事。李培根漫画集出了二卷,刊头为华君武题写:“李培根漫画集”。他的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刊录、收藏,证书收到一箩筐,曾荣获“农民漫画艺术家”、“文化传承明星”、“特色文化示范户”等多项荣誉称号。新近创作的漫画“习主席治国有方,十九大再创辉煌”,是在十九大召开之后,鼓舞人心的十九大为李培根老汉铆足了干劲,画面上书写标语的青年站在高处,撸着袖子,精神焕发,低处的农人们手持农具,高竖大拇指,齐声称赞。既契合了时代,反映了十九大及脱贫后农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心态和干劲,又满满的正能量!李培根闲时热爱旅游,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一路走一路开阔眼界,为自己的漫画创作积累生活经验和素材。谈到生死,这位65岁的农民漫画家充满了人生豁达,我是随妻居住在南街村的,百年后还要回邯山区的北羊井村,路线我都给孩子们看好了,说完口占一诗:“活一天,画一道,随时准备画句号;不愁吃,不愁穿,快乐一天是一天;夕阳不会无限好,发光一秒算一秒”。瞧,这就是李培根,随处充溢着睿智和幽默的农家大哥。

三、老夫聊发少年狂

漫步南街村头,商铺林立、行人匆匆,经营五金交电的、米面粮油的、餐饮小吃的、土特产品的应有尽有,老板们大都和颜悦色、公买公卖、按质论价、童叟无欺。逢二五七十是南街村的大集,遇到门店开业、商场店庆时,南街村的舞蹈队、秧歌队们便自发前来助兴,诗社成员们即兴赋诗,书法家们挥豪泼墨,一派温馨祥和气派。三月桃花诗会之外,南街村还时常举办元宵灯谜会、中秋赛诗会、红歌会、书画交流会等多种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为富裕起来的农民带来一道道文化大餐,逐步吸引农民从麻将场、从家长里短走向翰墨园、走向孝亲途、走向文明路。野草诗社的几位六旬翁更是几达诗颠、诗痴境界。文载某年八月十五晚上,诗社成员贾国明、徐光日、冀学武等人郊外赏月,在桃园主人贾国顺夫妇的盛情款待下,文思泉涌、才气大发,先赛诗、后竞对、再成语接龙、最后戏曲演唱,玩了个不亦乐乎。其中贾国顺诗曰:“癸巳不见月儿园,文友相聚到桃园。果香谷熟丰收景,万里银辉洒田间。”既应了景,又颇具陶渊明的田园之风。徐光日诗曰:“农村最烦是庙会,你来我往实在累。陈规陋习坚决改,生活才能上品味。”对农村的庙会之风进行了有力鞭挞。这些诗有才气、接地气,很快便在乡邻中传诵开来,为扬善抑恶、移风易俗作出了积极贡献。难怪南街村里民风淳朴、孝亲敬老层出不穷,文化的滋润,丹青的熏染起着作用哩!

 

(作者:王浩如,笔名林木,广平县政府职员,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先后有多篇作品在《邯郸日报》、《邯郸晚报》、《河北经济报》、《河北法制报》发表,曾获在场微散文优秀奖,县级“创建学习型机关”征文一等奖,作品《霾》荣获第四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

 

 

 

[上一篇] 树痂

[上一篇] 永年的年味儿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