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波,祖籍河北武邑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画院院士,石家庄书法协会理事,中国书画院燕赵分院执行副院长。书法作品获得全国电视书法大赛三等奖;奥林匹克第一届书法艺术大赛优秀奖;“珠峰杯”书法大赛优秀奖;“雪驰杯”书法大赛三等奖等等。作品入选第六届、第七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大展。河北采风学会书画院院长。
清人朱履贞于《书学捷要》中说:“临摹用工,是学书大要。”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基本方法、路径。古今有成就的书家师法不同,风格各异,但他们都在临摹古人碑帖方面下过功夫,在具体的临写、摹写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中国书法传承的过程,就是历代书法家不断临摹学习古人,又不断在具体的书写实践中形成自己书法风格的过程。
龙氏海波,是相识数载的一位后生,经营着一家装饰公司,为人厚道,也热情,还写得一手好字!近来,不时地收到他送来的作品,让我“评价”,实在是心有所动,可又勉为其难哉!
我不谙书道,但对海波的字,却很喜欢。最重要的根据就是他的字规矩、认真。海波学书,重临。临起来,近乎痴迷,不依不饶。但是他的临,又多有揣摩。对书法,海波有自己的看法。早年初涉书艺,即为老师称其孺子可教。写得有模有样,但后来,他却投身商海,风生水起,对于人生自有另一番感悟。但无论生意赔赚,他的心里,始终有一方书法净土,不管身心多么疲惫,只要是灯下握笔,案上摊纸,他的心里就会升起一种精神的愉悦,那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召唤。一部帖,几张纸,细细临来,尘世渐远,古韵缭绕,生活自此便进入了另一种境界。所以他对于临帖,不仅仅是一种笔画上的追慕前贤,更是一种神意上的今昔交流。一点一划,恭而临之,敬而摹之,天长地久,自生情愫。
表面看起来,他好像走得很慢,从楷书入手,不张扬,不苟且,循规蹈矩,乍一看没有什么变化,但那变化,已然慢慢地渗进了他的骨子里,也渗进了字里行间。古人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这方面海波似于有意无意间便见贤思齐,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当年白石老人,从木工走向丹青,遂成一代大家。海波虽年少力微,不堪此比,但那身形意境,却是望高山而仰止,行脚不住的。所以,他的临,往往得意而忘形,起意高远,而自有分寸。现在就评论海波的书法成就,为时尚早。这并不是因为他的书法作品不值得评判,或者经不起推敲,而是因为他的书法还没有达到同事和朋友对他的期望,更远远没有达到他心中的境界。
潜心翰墨,对于一些书家,是一种生活的内容,但对海波,却是一种生活的节奏。他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有其与“生”俱在的局限,无论学识还是眼界,但这不妨碍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浸淫精进,走得快的不一定先到,根深才能叶茂,静水何妨流深也!总之,他面前的路还有好长,可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未来才不可限量。
(刘绍本:著名学者,河北省老教授协会会长,河北师范大学教授)
[上一篇] 面对一只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