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画家朋友组织的绘画交流群里认识了常辉老师,被他画的露珠所吸引,遂申请加为好友。成了好友,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稍有闲暇,就在他朋友圈津津有味的赏画。
常辉老师画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叶子的颜色深浅不一,层层重叠,拖举着错落有致的牡丹。牡丹多彩多姿,每朵花瓣的顶部都有浅浅的白色。看着画面,感觉每朵花都那么有灵气,像随着音乐摆动的小姑娘。最喜人的是常辉老师画的露珠,一粒粒亮晶晶的露珠静静地卧在绿叶上,有的在绿叶中间,有的在绿叶的边缘,有的竟悬垂在叶尖上,晃悠悠地颤动着随时可滴落下来。看着图画,想起一首诗“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台。”竹叶上的露珠不时滴落下来,落到久无人迹的石阶上,渐渐润泽了石阶上的苔色,多么清幽静谧的境界!常辉老师画上的露珠又滋润了谁呢?
经不住好奇,我问了上大学的哥哥,哥哥告诉我露珠都是由潮湿的空气一点一滴凝结而成,他们的生命很短暂,却装扮了鲜花、绿草,牺牲自己时滋润了大地。常辉老师笔下的露珠是怎样形成的呢?他们千姿百态、娇艳欲滴让人喜欢,让人迷恋。常辉老师自幼酷爱绘画艺术,以齐白石、吴昌硕、潘天寿等前辈为榜样,以大自然为师,悉心观摩牡丹、露珠,三十几年如一日的潜心钻研与探索,摸索出了立体感强、层次分明的露珠牡丹绘画技法,在空白处画上远景云山雾罩,近处配上蝴蝶、蜜蜂、春鸟、飞禽和主题相得益彰,使人留恋不舍。特别是点睛之笔的可爱露珠,更是千人爱恋、万人仰慕!
功成名就的常辉老师甘愿做一滴露珠去参加公益活动,滋润人心,他和同行的艺术家走进兵营慰问子弟兵,参加书画活动相互交流,润物细无声的滋润着后辈书画爱好者。
作者简介:王玉霞河北省采风协会会员,邯郸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河北省广播电视报》《燕赵晚报》《邯郸日报》《邯郸晚报》等报刊以及各大公众平台。
[上一篇] 茶香里的母亲 刘臻作品
[上一篇] 树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