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大赛 万和宫里品味“和”
大赛 万和宫里品味“和”
作者:王友明



为故乡的“万和宫”写一篇文章,已非一日之夙愿。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给我的生命投注了太多的情感。再说,我觉得“万和宫”这个名字非常雅气,也颇有意境。故而,回乡的第二天,我便决意去看看。

“万和宫”位于河北省临西县万庄村,从我居住的地方驱车只需十多分钟。一进入景区,我脑海里积存的一丝忧虑与小视瞬时被欣喜与惊讶所代替。“万和宫”砖砌垛口雄伟壮观,红漆大门鲜艳夺目,一幅“上下五千年古今圣贤汇聚万和宫,纵横八万里中外文化融贯新农村”长联,遒劲凝练,对称和谐。门楣上方的标志“和”字,形象、古朴、严谨、典雅,意境优美,笔迹洒脱,焕发出一种灵秀欢快的气氛。驻足欣赏中,游人常有些捉摸不透或顿然开悟之快。这些创意,无不雕镌着岁月的影像,显示着和谐,凝聚着和谐。

双脚一踏进宫门,我便把一个喧嚣的世界隔绝在身后。面对城市的喧嚣与躁动、紧张与迷惑,我越来越觉得难以承受;面对钢筋水泥铸就的高楼大厦与大街小巷的车似游龙人如水流,我越来越觉得厌烦;肩负沉重的工作担子,面对繁杂的生活环境,我越来越觉得压抑。而置身于“万和宫”这个清静幽雅的境界,我情不自禁地释放着自己的情感;阅读那些底蕴深厚的和谐文化,我发自肺腑地由衷感叹;领略这里如诗如画的独特风景,我顿时精神亢奋起来……所有的烦恼、忧虑、压抑和疲惫,全部抛到九霄云外,自然而然地融入兴奋、舒畅的氛围之中。

在“万和宫”供职的小侄女王建娟告诉我,“万和宫”是中国首座和谐文化宫。听罢此言,我绞尽脑汁地狂想,“万和宫”种植着怎样的和谐文化?是表面的,还是深层的?是地域的,还是华夏的?

        带着疑问,幻梦般走进一个个文化区,我的视觉遂被数百尊先贤圣哲名人雕像、千余幅古今中外精美画品和数万字经史典籍箴言篆刻所陶醉。孔子、孟子等伟大思想家的光辉,如阳光般照耀着“万和宫”;李白、杜甫、陶渊明等文学巨匠的汗水,像雨露般滋润着“万和宫”;“二十四孝”壁画、敬老爱幼群雕、全国十大杰出母亲事迹等孝悌文化,更是将“万和宫”点缀得和谐美妙,品位高雅,富有情趣。

耳闻,有的人总是以一种批判者的眼光审视“万和宫”,觉得那八大文化区内,佛学、宗教、道教、儒家、名人、民俗、民族、孝悌,应有尽有,杂乱无章,既不合逻辑,又不合人们普遍审美观的那种认知方式。可我觉得,只要调整一下视角,变换一种思维方式,你就会发现,那些以“和”为魂,同处一宫的排列组合,严谨有序,切实具有透视人类生命本质的意义;那些蕴涵丰富,寓意深刻的万“和”文化,凸显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对此,我是欣喜地仰望!

这里既是孔子讲学的途经之地,又是盛唐万通寺的留存遗址。岁月悄然流逝,遗址荡然无存。但生于斯、长于斯,曾从军数十载,官至正团,退休后又艰苦创业的王殿明,却在这样一个古老神奇的地方,孕育生成出中国首座和谐文化宫,这是他给予社会最伟大的馈赠。从此,这里便留下了一个中年人不朽的魂魄。因为,“万和宫”的创建,让人穿越华夏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历史隧道,与圣贤对话;让人体味智慧之能的深刻韵涵,与和谐文化亲近。我想,王殿明挑战世俗、挑战生命的勇气和胆识,正缘于此吧。创建“万和宫”的壮举,的确给我、也给人类的生命体带来一种震撼。我所认识、所震撼的王殿明,其军人的品性、生命的风采,就完全浓缩在这和谐美妙的“万和宫”。

那天傍晚,我在“万和宫”见到了王殿明。我们沐浴着夕阳的金黄色,信步在曲径通幽的园林、气宇轩昂的回廊、雕梁画栋的宫殿、相映成趣的湖畔、别具韵味的亭台,边走边聊边留影。王殿明虽寡言少语,却蕴含哲智。在短暂的聊天和观赏过程中,我已经触摸到了萦绕在“万和宫”旖旎自然风光与浓郁人文精神之中的深邃思想,以及对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大彻大悟。以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把多种不同形态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和”文化基地,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努力营造和谐氛围,致力培育和谐精神,这就是一个智者的风格。再造文化殿堂,弘扬和谐文化,这个应世之举,正在绽放出思想的芳香,它就像一粒饱满的种子,根植在祖国的沃土,不久的将来,定能发芽、开花、结果!

春风舞动着柳枝,搅泛起湖水,奏响了荡人心肺的乐曲。我握着王殿明的手,激动地说:“您真是个奇迹!”王殿明微微一笑说:“还有待继续努力!”说完又健步前行,我发现,他的步伐是如此地坚定,浑身上下透露着自信!

这是怎样一个人啊!我凝视着王殿明:像个“正”字的四方脸上,写着一种特有的成熟与魅力,两扇窗户似的眼睛透出心灵的光亮,目光明亮闪烁,如两团燃烧着的火。从他的五官上,我读出了军人的风采,品味出勇士的豪壮,感受到智慧的颤动,触摸到圣洁的灵魂!

走进坐落在神明湖之中的静心岛,我顿感心旷神怡。岛上柳树繁茂,绿荫如盖,洁白的石桌石椅有序分布,花草遍地,清幽雅致,“天地人和”四个黑体大字,格外醒目。水是造园的灵魂,有水则活,静心岛是水中之,经水、树、花、草的点缀和美化,使静心岛诗意盎然,明媚灿亮。这里是一幅画,更是一首诗,我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久久徘徊,遐想万端,简直到了忘我的境界。

陪伴左右的缕缕春风,真诚的向我诉说着“和”文化的起源。“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要义。翻开厚重的史册,一股和谐之风扑面而来: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天论》)。庄子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庄子·天道》)。老子说: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道德经》)。董仲舒说:“天地之美,莫大于和”(《春秋繁露·天地阴阳》。可见,“和”文化源远流长。“万和宫”创建的政治价值和政治原则,是一种先进的政治理念,对其进行研究阐发,极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这里,的确有着令人难忘,令人回味的不朽魅力;有着令人震憾,令人惊诧的磅礴大气;有着令人感慨,令人深思的无限内蕴!

那晚,我偶遇几位外地作家,他们也是前来“万和宫”汲取营养,收获感悟的。我坚信,“万和宫”孕育出的“和”文化种子,一定会纷纷扬扬,撒向人间。这座和谐文化的宫殿,一定会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永远闪烁着璀璨的光芒,照亮今后漫长的世纪。客观地说,站在历史的高度,如此评判并不为过。

漫步“万和宫”,在与圣贤的对话中,我领略着惊世骇俗的和谐思想,汹涌的心湖深处自然而然地奏起撼人魂魄的和谐乐曲。我小心翼翼地踏过每一处景点,生怕打扰了圣贤们的休息。如若诸位圣贤泉下有知,一定会十分欣慰,因为,在这里又出现了一个个能够读懂他们心灵的知音。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著名诗人晨崧先生曾赋诗称赞:“心醉诗声月醉云,满园文韵梦追魂。圣宫更胜瑶池境,天下和谐第一村。”这里的可爱可敬之处,就是十分巧妙地“集和谐文化之大成,融文化和谐于圣殿”,揭示了和谐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彰显了文化和谐的丰富、灿烂与多姿,促使人类实现和谐境界的自我价值。可以说,“万和宫”是和谐文化的“超市”,是和谐思想的“橱窗”,和谐文化教育的“基地”。和谐文化的命题,在这里得到了诠释。随想之中,我又真切的悟出:“万和宫”正在翘首期待着自己的未来。

归来数日,我依旧经常听见“万和宫”的呐喊,那是远古的“和”声回响,更是“和谐”时代的呼唤!

 

作者简介

王友明,河北临西人。中国散文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当代文学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协会员、临汾市作协名誉副主席。作品散见《华夏散文》《中国散文家》《散文选刊》《散文百家》《散文世界》《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山西日报》等百余家报刊,百余篇作品获中国作家创作年会交流评比一等奖、中国作家“金秋笔会”全国征文一等奖、中国散文学会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中国散文学会第二届中国当代散文论坛暨散文精英奖评选一等奖、首届全国情感主题散文大赛一等奖等全国各类赛事等级奖,多次获得临汾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出版作品专著10部。获全国百佳新闻文化工作者、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全国金奖作家、中国散文精英奖最高奖“卓越成就奖”、中国散文华表奖、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第二届吴伯箫散文奖、十大临汾人,荣登中国散文排行榜。作品和传略,载入《东方之子》《中华名人大典》《中国文学百年经典》《中国散文大系》《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中国当代散文大观》《中国当代散文精选》《2009我最喜爱的散文》《2010中国散文经典》《2013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临汾市志》《侯马市志》《临西县志》等多种选本。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邮编:041000

电话:18635708799

邮箱:lfwym@126.com


[上一篇] 出生入死 铮铮铁骨------记抗战老兵姚相如

[上一篇] 树痂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