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奇峰五子垴、和尚垴怀抱中有一个古老的石头城堡,它在满目苍翠的半山腰上安然危坐。层层叠叠,参差错落,千姿百态像一个随意任性的孩子,炫耀自己强壮的体魄。山脚下,河流潺潺,为石头城堡添加了俊秀灵气。水从地下穿越层层障碍于山上渗出,汇成股股清泉,滋润着山上的生命。那家家院里的梨树、高处的梧桐棵棵枝叶繁茂,树影婆娑,为石头城堡披上了神秘面纱。
英谈名字就有数个版本的传说。而我更相信,鹰常常到水潭饮水,故名鹰潭,讹传英谈的传说。假如没有充足的水源,一千年前黄巢起义军就不会在此安营扎寨,也就不会有营盘讹传英谈之说。有了充足水源,才会有六百年前姓路的山西人来此兴家立业,繁衍生息,成就坚如磐石美如画的世外桃源,才会出现一个个传奇故事。
千年古寨,岁月悠悠。经典的明清时期建筑群,房屋结构独特,依山就势,一边是房一边是峭壁。外看像是二层或三层的楼房,进去是平房,宅院里没有楼梯,二层是从另外一条依山就势的之字巷道上去的,每家都有后门,户户相连,家家相通。庞大的路家族群在清朝初年就分为三支四堂,在姓氏都姓路的寨子里,血脉相通,亲如一家。质朴的百姓笑谈,端着碗可以串遍各家各户。这与门窗紧闭过着自己小日子的城里人,有天壤之别。而最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植物也串门。
我们一行三人来到一户人家进门,一面影壁墙,是山里采来的石板,石板两面是龟背模样的花纹,像是乌龟在土坯上打过滚似的有趣。院里墙上挂着华国锋、斯大林等领袖画像,古今钱币也镶嵌在画框里挂着,房间里还有一个收来的古床。原以为是英谈财主留下的,一问也是收来的。这家是一个小型的博物馆。院里有一个的磨盘,是做茶桌用的,当然也可以做古董。
院中间有一棵梨树,导游说过,这里家家院子都种着梨树。论风水家里是不种梨树的,树荫大,挡光。偏偏英谈人,将梨树种在院当中,说是取永不分离的寓意。女主人是一位大嫂。她说,这棵梨树已经有两百多岁了。我打量着老态龙钟的树干,像个解开衣襟的老媪,失去了原有的丰满,偏要露出难已入目空洞洞胸脯。无意间,让我怦然心动的是,树干弯曲处,长出一束嫩绿!老媪育孕出了新的生命!当主人告诉我,这是一棵椿树苗时,我诧异了,梨树长出椿树苗?主人没有回答,却说了一件奇怪的事,她邻居家里有一棵梨树,长出一簇开着白花的植物,生的喜人,大人孩子都小心翼翼,生怕碰到它。这簇白花越长越多。忽然,有一天它不见了,它搬到了邻居家的梨树上。莫非,它也端着饭碗跑到邻居家串门去了?我似信非信,哑然笑了。在一旁的东方老师淡淡地说,是种子落到了那里,那里恰恰存有一点土,就凭这点土,它扎下了根,发了芽。这在科学上没什么神秘的,可当地老百姓并不这么理解。东方老师指着北墙上的小洞,问:神龛供的哪位神仙?主人说:供奉天地。我抬头看了一眼神龛,我懂了。一花一草对他们来说也是生命的过客,善待生命是淳朴百姓对天地自然的崇拜和敬畏。梨树怀抱中的椿树,生的那么清灵、恣意。我相信,人类在对大自然的崇拜当中,一定伴有某种契合。
看到水管里流出的山泉,干渴之时,忍不住趴在上面,喝上一口,清凉甘甜。有了英谈水的滋润,我与这家主人也拉近了距离。我们围在茶桌旁坐下来。这里远离都市嘈杂喧嚣,古朴静谧似乎让我们这些城里人找到了心中的那份恬静。
英谈百姓过着简朴平淡的生活。当我听说家里有一个五岁大的孩子,能给下地干活的大人做饭时,我忍不住露出好奇。一个五岁的孩子,正是上幼儿园的年龄啊!主人平静地说着,这里的孩子都这样,家里的男人出去打工,女人下地干活,没有人,她饿了,要吃饭,就会做了,就这么简单。小孩子去上学下雨、下雪天有家长送吗?主人说,山里人孩子没那么娇贵,拿根棍子就没事了。这狭窄的石板路边还有峭壁,有没有小孩跌落事件哪?大嫂肯定地说,这种事从没发生过。我望了望神龛,不再好奇。人与自然,仿佛达成了某种契约,你善待他们你就会获得更多。我们在怀念和追忆过去的历史辉煌同时,殊不知今天的英谈人依然用他们亘古不变的信条,发生着习以为常的传奇。
我们站在高处,俯瞰英谈古寨,那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红房红瓦的民居,在太阳的照耀下树影婆娑,犹若温柔地拍打着千年风尘,山脚下,小河清滢。英谈古寨依它如此原始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英谈百姓在青山绿水浸染中,世世代代演绎着人与自然,天人合一永不分离的神奇故事。一抹新绿,一株白花,有一点土就能成长。
英谈人就是靠这种传承不辍的信念繁衍生息的......
2015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