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针将大书法家康有善的题字“医心思善,医心向善。赠五代祖传中医郑舞针先生”精心装裱后,悬挂在屋里大门正对着的墙上,顿时给医馆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彰显出一种真诚、仁善、值得信任的就医氛围。
“医心思善,医心向善”的提出,振聋发聩,度越前人;是医者以病患为本,更是祖传医者的优良品德。
中午快下班时,医馆进来一位六十多岁的拾荒老人,盯着墙上的书法看了一会儿,问:“你这看一下病得多少钱?我这右胳膊疼的抬不起来,能治不?你这祖传的贵不?”助理打量了一下老人:面容枯槁、满脸皱纹,弓着腰,一身不太合体的衣服脏的发亮。便拉下了脸,没好气地答道:“扎一回针,两千,你这右胳膊疼多长时间了?”“快三年了!”“三年陈病,扎一回治不好,至少得扎三回,再吃点中药,内服外贴的,怎么也得上万元。”老人听了,失落地点着头“哦,哦”便转身离开。
这时,舞针刚好从诊室出来,听到万元以上的话,看着正要出门的拾荒老人,忙说:“您老留步,来,坐这儿,我先给您看看。”助理不情愿的拿过小垫,抽出两张抽纸铺在上面,递给了舞针。舞针边诊脉,边问病情,老人脸色枯黄,身体瘦弱,明显的营养不良,身上时不时地散发出垃圾桶的气味。屏着气诊完脉,舞针和蔼的说道:“大娘,您这毛病影响你拾有用的东西,生活也不方便,您应该早点看,几年下来攒成陈年老病了,治起来难度也大了。这样吧,您这病我试着给您治,治好了再说费用。您看行吗?助理,把老人领到洗浴室,让她先洗洗,找一身我的衣服给老人家换上。”
拾荒老人洗了澡换了衣服,像换了个人一样,慈眉善目,白白净净。小心翼翼的爬到诊疗小床上。
舞针来到床前,抽出五根五寸多长的金针,伸到老人眼前:“您怕扎针吗?一点都不疼啊。”说着,五根针稳稳地扎进了老人的穴位,半小时后,又在五个针眼处,炙了艾草,大约过了一个小时,老人爬了起来,“您抬抬右胳膊看,轻轻往起,尽然抬平了。”舞针轻柔的说道。眼看老人能把胳膊抬平了,老人高兴的老泪纵横,冲着善良的舞针连连鞠躬:“我老家是甘肃的,原来我当民办教师,后来人家不要了,来这里是帮着打工的儿子看孙子,捡废品补贴生活。其实,一年前我就在这一带每天捡瓶瓶,早想进来看,一直没敢,今天下决心进来,看见墙上的“医心思善,医心向善”给了我信心,有胆子开口要治病。”老人越说越激动,好像见了许久未见的亲人一般:“我来这城市看孙子,把孙子送去上学,我就没啥事了,索性就去翻垃圾桶,捡塑料瓶,纸片片,贴补贴补儿子。这收入比当民办教师还多呢!”老人家说着居然乐了起来,善良的舞针保持着她亲切的微信,心里却百感交集。
“刚才在床上针炙的时候,我就在想,舞针大夫你这么善良仁义,给我这捡破烂的老太太看病,也不嫌我又脏又臭,还让我洗澡,给我干净衣服穿,还告我看不好不收医疗费,我这心里呀,暖和的不得了。也不知道我上辈子做了啥好事,碰上舞针大夫这么好的医生。从明早开始,每天早上七点半我准时来打扫卫生,诊疗馆开门时,我保证把房前屋后,里里外外打扫的干干净净,让医疗馆有个清洁的就医环境,我也想当半个善人。舞针大夫,你的衣裳我回去洗好,明早送来……”
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舞真陷入沉思,只要把仁善传递给每个病人,这世界就会到处充满着爱。助理,护士们围在了舞针身边!
回过神来,舞真轻轻抹了抹眼睛,深情地对姐妹说:“我的祖先传下来五针法、正骨法、推拿法、点穴法、五付跌打损伤复骨药法,同时也传下了当医生的仁心善心。我的爷爷的爷爷,曾被称颂为“民间的乔大善人、郑大善人”。传承祖传医术、继承祖上医德,我们对病人首发有行善的能力,有善心,善思,而无善的能力,则美好的善心使不出来,而善心,善思,善能得最终落脚点在有善的行动。挂号,收费的记住,以后来看病的,类似今日甘肃拾荒大娘的人,上门叩医一定要善待,实在拿不出钱的要减,缓,免。”
几位美女护士,助理频频点头。护士们更是捂着嘴巴偷笑:明早开始,再不用早早来上班打扫卫生了!
创作于2017年7月27日下午四点。阴天雨天。
纯属创作,不可对号寻坐!
中国黄河电视台文友琪琪点评:
期待了很久,终于等到更新。舞针系列的作品,总能给人温暖。笔者先用邋遢的拾荒老人在敞亮的医馆里,让读者在脑海中有了鲜明的画面感,然后再用助理不耐的情绪让老人的情绪跌入谷底,在她听到高昂费用满心失望的想要离开时,却看到了舞针,对于她来说,这就是一缕灿烂的阳光。医者仁、善、博,作者将舞针的所有高尚品德描写的淋漓尽致。又将老人感动之后切身实际的作出回报来做结尾。预示有感仁心,传递善念。满满的正能量,点赞。迷妹拙见。
宁夏书画家评论家申才点评:
又一篇传播正能量,扩散善心善义的好文章。一幅书画作品,概括了郑大夫为人处世的品质,精心装裱,公公正正的悬挂在堂,表明了郑大夫是一位表里如一,善心永恒的好大夫,这在前几集关于郑大夫的行医故事的小小说里都说的了,当然,在这里,依然是主体没变,故事新颖,进一步再演绎大善孝为先的中心思想,从而提升了郑大夫的高尚品位和悬壶济世的良好医德医风。作者之所以这么描述,我认为,其突出的中心思想就是要把善待人生的价值观扩散到全社会,由此来看,这是新时代的醒世恒言。可谓是,医人易,医世难。郑大夫和路庆作者他们一个是善行的实践者,一个是善行理论的总结者,他们相辅相承,相得益彰,分别做着医人医世的善人。我们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祝愿老奶奶早日康复。
山东作家评论家老蒋点评:
著名作家路庆先生小说《中医传奇郑舞针六》讲述了中医大夫郑舞针为拾荒老人医治陈疴顽疾的故事,彰显了舞针思善向善的医德医风。在今日上午开幕的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作报告,就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出重大部署,为发扬传承中医学事业指明方向。习总书记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作家路庆值党的十九大开幕之际,推出系列力作《传奇中医郑舞针》,体现了作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和担当,是对总书记指示精神的认真诠释和身体力行,是对大会的热情讴歌和忠诚献礼。
青海文友刘卫点评:
只要把仁善传递给每个病人,这世界就会到处充满爱!大而化之:只要把仁善传递给每一个人,这世界就会到处充满了爱。这一定是作者的心愿。
呼和浩特文友史美特点评:
善是那么美好,就像冬天的花朵开在南方的艳阳里,善是那么有力量,好比冬天的枯枝苏醒在南方的春天里!郑舞针就是这个传承中医五代世家的大善人!在她的身上时时都传播着善的传说!
她时刻不忘祖训,"医心思善,医心向善‘’,拾荒老人的陈年久病在她的精心治疗得到彻底康复!
老人家自食其力,还要靠自己劳动来养活自己贴补家用,这样辛苦的工作是值得我们尊重的,而不是冷漠的对待,这个时候更需要关心和帮助,就像我们在登山时,有一双有力而温暖的手拉着你,这双手就是郑医生救人治病爱之手,也是路庆先生书写爱的传奇之手!
这是喜迎十九大的召开!扶贫助农,感恩社会!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有了这样的有正能量的人会感染更多的人,你加我,我加你,百加千千万,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广西作家评论家老保点评:
路庆小说《郑舞针六》之感恩。这篇与前面舞针医治老汉的事例相类,不同的是突出了感恩的意义。先是大书法家康有善的题字"医心思善,医心向善。赠五代祖传中医郑舞针先生″。这幅字透露以下信息:郑舞针极善,而且不舍祖业、深沾祖恩、承传祖德,康有善或得舞针去疾感恩而赠书法,或知闻舞针事迹而予褒扬——感其济世的恩德。再是舞针不嫌脏臭不计报酬为大娘施治,其动因何在?在于她对护士倾吐的肺腑:我的祖先传下来五针法,同时也传下了当医生的仁心善心。我的爷爷的爷爷被民间称颂为乔大善人、郑大善人。舞针感其祖上传授医术的恩德,对祖先的教诲铭记于心施之于行。我最为感动的是拾荒大娘获治后表示:每天早上七点半准时来诊所打扫卫生,做半个善人!一个拾荒老人尚且知恩图报,不由不令人感慨当今一些衣食无忧的不肖子弟的可耻,"礼失而求诸野"的正确,舞针感恩善行感召力的强大。
石家庄文友路东海点评:
古人倡议“悬壶济世”、“医者仁心”的从医理念,宗师孙思邈谓“大师精诚”,医者神志专一,心平气和,旁无杂念,对患者无论尊卑、老少、美丑、亲仇、疏密,危难之处随时救命,病痛攸关患者为大,同行仁德操守至尊。路庆先生以妙笔传播仁心厚德,笔下郑舞针用德术传承医心向善,契合了十九大报告中健康中国、向上向善的理念。读路庆小小说,听中国好故事。
河南文友吕建国点评:
一个素不相识的拾荒老人,茫茫人海中邂逅中医郑舞针,也是她老人家的福报使然,郑舞针大夫不仅仅是一个中医,更是一个慈善家,她用她独特的人格魅力诠释着医心思善,医心向善的力量,感动和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时代需要更多人能像她一样在人群中传递美好善良,以自身微弱的力量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从善如流正气充盈。作家独具匠心从不同侧面描述中医郑舞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让每个读者都能从中感受到一种正能量在每集的故事中递进传播。渐渐形成一股強大的社会推动力量改善时下不健康的医患关系和人之间的距离,一部优秀的作品一个髙尚的人物形象是能够鼓舞和激励每一个人的,优秀的作品同时也是有生命力的,期待路兄不负众望创作出更多更好优秀作品。
[上一篇] 废井
[上一篇] 王西庆难忘的记忆续集之七十六——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