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山村无尘神仙境 圣地有绿翰墨香
山村无尘神仙境 圣地有绿翰墨香
作者:刘洪云

山村无尘神仙境    圣地有绿翰墨香

(河北采风团赴江西创作之六)


 

2017年4月22日,张炳吉会长带领的河北采风团,“三清媚女子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黄秋莲的陪同下,乘专车到达“梦里老家”——婺源县。

婺源位于江西省与安徽省交界处,建县有1200多年历史上属于徽州,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故里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后划归江西省,但人文、建筑保持浓厚的徽派风格。这里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之一。  

 婺源,一个充满了诗意的名字。尚未与其谋面时,心底对她做过许多遐想,身临其境时,才发现果真是名不虚传!

当我们列队到了源头古村风景区首先感觉是走进了一个诗情画意的仙境新开发出来的旅游圣地,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700多年。生态环境优美,峡谷风景秀丽,是一个原生态的景区,空气好、环境好,景区内保存着大片的阔叶林和竹林。伟岸的千年红豆杉群矗立在婺源村落特有的水口,俨然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这里有秀水环绕的溪水人家、文化底蕴深厚的探源书屋、古朴典雅的窥月茶楼和如天然氧吧一样的龙泉溪谷。我们逗留在竹影摇拽、溪水潺潺的溪水边,享受在如诗如画的风景和清新的空气中,迟迟不愿离去。女友们品尝茶香,舞姿竞拍,风韵婀娜;男友们谈书论道,挥洒笔墨,风流倜傥。有杜立宪的草书“三清媚”墨宝、栩栩如生的醉入花丛扇面画。也有董培生、冯小军的楷书,李金琴女士提笔泼墨,一展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大家尽情、尽兴、尽美、尽乐于一体,颇有当年文人墨客那种吟诗作画、放纵心情与山水之间的意境。

源头古村一个无癌村据说于这里的红豆杉群有关,漫山遍野的红豆杉群所散发出的微量元素,沁人心脾而从其身上提炼出来的紫杉醇是目前人类对抗晚期癌症的有效药物。又说与村落的那道亮丽的水口有关。村中一条蜿蜒小溪,流动着40里的青山泉涌的天然好水,滋蕴着大地,养育着人民。

之后,大家先后游览了清风仙洞景区、吟溪亭、枕溪亭、润福楼、鱼塘人家等。所见厅堂楼阁都是以徽派建筑为主,砖雕、木雕工艺精湛。午时,农家餐厅品尝了新鲜的鳟鱼,味道鲜美。乡亲们乘兴在廊道下,操起了传统的“打麻糍粑”。将一罐刚蒸熟、现出锅、热腾腾、白生生、香喷喷、咧嘴笑的糯米,放进一个偌大的石臼里,一位上了年纪的农友,把一只盛满水的水勺放在石臼一旁,然后蹲胯而势,麻利地伸手蘸水,均洒在冒着尖的糯米表层,与此同时,两位早已准备就绪的青年小伙,举起直径10多公分的木樁,随着和谐的一声号子,直樁糯米,深深陷坑,又马上被老农蘸水抚平,接着木樁又是随着一声号子有力地砸下,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不紧不慢,不温不火;似生活的赞美、幸福的渲染、时代的律动。采风团的帅哥组长齐文进,跃跃欲试,情不自禁地参与其中,第一下还有些生疏,第二下略显儒雅,第三下就驾轻就熟了。瞬间使得劳动场面大增亮彩,似仙鹤起舞、空中芭蕾;又似鸳鸯戏水,卿卿我我。一袋烟的功夫,石臼里的糯米早已紧紧地抱成了一团,似硕大的珍珠,锦绣的芙蓉。把围观的游客们馋得直流出了口水。原来这是专门为我们采风团制作的,这不能不说是一道最为精彩的文化加美食的盛宴了,令人难忘。

下午,我们又观看了代表江西非遗甲路纸伞甲路制伞,以制作灵巧、工艺精湛、风格别致著称,近年在各级政府和婺源县工艺伞有限公司的得力保护下得以传承。甲路纸伞也曾作为“江西主题日”的重头戏之一亮相上海世博会,成为一大亮点,获得世界友人的赞

大约下午三时,我们走进了严田村,充分领略了这个古村的徽派建筑风格和小桥流水、田园诗般的风韵。三金门楼、四喜堂、五家巷、五女桥、六合树、七里长,似一个历史文化的长廊一样展现在大家面前。梅岭古驿道,建于唐朝末年,距今已有1100余年,全长7公里,途经石亭、积庆亭、悦来亭、及第亭、福仕亭、桂香亭等六个古亭,其中,从积庆亭到悦来亭有石板岭1条,共有888步台阶,每步长230公分,宽33公分,高7公分。历史上是鄱阳、乐平、景德镇至安徽屯溪的一条通商要道,简称徽饶古驿道。是讲究从政、从商的基础学问。其中的及第亭有故事,据载宋代,曾有过一贫寒青年路过此亭,看到门口一书生饿昏晕倒,急忙将其救起,经调养身体,进京赶考,中及状元。 其中最有故事的要数题有朱熹手迹的积庆亭。李书记介绍说,婺源是朱熹的故里,朱熹(文公)祖墓就在上饶市婺源县南部文公山腰上(原名九老芙蓉山。朱熹首次回故乡扫墓时,亲手栽植的24棵杉树,寓意“二十四孝”。在文公山龙首上的过往驿道上,建了遮风避雨小憩的积庆亭。由此可见,婺源文化与“亭”有着多么深刻的、久远的渊源。

我们又来到27进士村,是2013年打造的品牌村。李姓27个,朱姓42个,这里演绎着馆堂文化。 鸿儒馆,主人朱喜珍,道光年才子,考进士,设进三甲(状元、探花、榜眼),找主考官,举子里文章最好,上半截和下半截不同,结果是左右手一气呵成。钦点翰林,持了竖匾,文官经过都要下马。其著作收入四库全书,著“忍字歌”。春晖堂,俗称八家,李家八字门,进了李家八字门,才是李家人。南宋一门12进士。是李氏一房中有功名的显贵官宦下轿的官厅。堂上写有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的祖训,也有“守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孝子孙两行正路,唯读唯耕”,“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的家训。德福堂,主人姓朱。有一幅对联是我国婚姻法刚颁布时写的。“握手出行平等礼,同心齐唱解放歌。”门口挂贴着箴言警句。如:嚼诗书其味无穷,放孝悌此乐何极,等等。

亭、堂、馆是沉淀婺源文化的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江南曲阜”和“书乡”。由宋而下,文风愈显强劲,有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选入《四库全书》172部。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文学家朱弁,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大师朱熹,明篆刻家何震,清经学家江永,科学家齐彦槐,铁路之父詹天佑,现代医学家程门雪都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唐宋以来,这里就是游览胜地。苏东坡、黄庭坚、宗泽、岳飞、朱熹等在此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文。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婺源后曾这样评价有文化的婺源人深爱着婺源的文化”。拥有如此绚烂的文化资源的婺源人,深知文化的巨大力量和无穷魅力,在全国率先扛起乡村文化大旗并把以"文化和生态"为主题旅游业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优先发展,突出休闲度假会展旅游,大胆提出了建设中国最美乡村、世界生态文化公园的目标。以旅游业带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已经成为婺源人的共识。推出东、西、北三条旅游精品线路、建设了十几个精品景点,全县有国家4A级景区5个。             

                                                                                                                     2017-5-10

作者简介:刘洪云,女,河北唐县人。函授本科,退休前任职于国营企业党政干部,高级职称。现为河北采风网学会会员。发表作品:《太行情怀》、《我的姥姥》、《又登丛台》、《清明祭祖》、《我和微友群》、《我的室友武姐》、《立秋感怀》《七律•长岛行》等。2016年荣获采风作品全国大赛散文三等奖和诗歌优秀奖。北京东城第一图书馆60周年征文三等奖。荣获河北省采风学会优秀作家奖。 

 

[上一篇] 英雄喋血勇猛善战——记抗日英雄许秉钧

[上一篇] 树痂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