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炙热的下午,知了不停地叫着。柳树蔫蔫地垂着枝条,静静地倒悬着。
微风不知跑到那里疯去了,一点也没有给我留下。
空气有点闷,天上的云,东一片,西一片的,好像没有接到集合的命令,仍在自由散漫地信马由缰。
沏杯热茶,坐在沙发上休息,打开电视浏览着新闻。看着绿叶在玻璃杯中上下翻滚,不由的想起许多茶趣。
氤氲缭绕的茶香味,任意地在屋子里漂荡着。钻入人的肺腑。
品茶有道,喝茶讲艺,饮茶也是一门学问。
咱不懂什么茶道,茶艺的,也没有精美漂亮的茶具。
两个玻璃杯,一个沏茶,沏好茶,倒进另一个杯子喝。再往沏茶那杯倒进新水,泡着茶。
讲究人说:“头遍水,二遍茶,三遍、四遍是精华。”我喝茶没讲究。喝足就行。有点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喝茶,自嘲叫“驴饮”。
茶里面也有许多情趣,那几年喝茶,只喝张家口生产的茉莉花茶。没有选择。其实,是不懂茶叶。一点茶叶的知识都没有,何谈品茶。端起大茶缸,咕咚,咕咚几口,喝完再续上。
后来和爱喝茶的人在一起聊天,说起来,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喝茶有说法。
我才知道,夏天喝点绿茶清热去火,冬天喝点红茶暖胃和气。还有白茶,黑茶。原来认为绿色的就是绿茶,红色的就是红茶。是按颜色分的。简直是无知到家了。
喝茶给我印象最深的第一个人是我的爷爷,他有一个喝茶水的缸子,里面的茶叶总是浓浓的,茶叶好赖我不懂。那个年代,估计也没有好茶叶。记得母亲让爷爷洗洗他茶缸的茶渍。爷爷说:“不能洗,那是茶叶的精华。倒上白水也有茶叶味。” 那时我还小 ,以为是真的。这是茶留给我最初的印象。
参加工作以后,在大山深处的农村当民办教师。那时也不喝茶,没有这个习惯,也没有那个条件。
记得有一天,一个农村的小伙伴,他们去山里干活。晚上和我作伴睡觉。从家里拿了点茶叶,泡水让我喝,我挺稀奇的,问他是啥茶?他说山上 采的,村里人都不买茶叶,也买不起茶叶,没有那份子钱。都是从山上采摘的。拿回家晒干,留着招待客人用。
他的茶叶我叫不上啥名,其实也没有名字。就是一柴禾叶子。泡出来色是褐红色的。有一股菜水味道。难喝,难忘。
一九八八年以后。改革开放,在单位接触的客人多了,陪着客人装模作样地喝茶。那时还没有形成习惯。夏天,单位也开始发防暑茶。还是茉莉花。
四十岁以后,基本上就不抽烟了,就剩下喝点小酒,喝点茶的业余爱好了。心里说,大男人如果啥也不喝,活着也没有多大的意义。经常这样自我安慰。
记得是一九九一年,和同事去广州、深圳。那是第一次坐飞机,登机以后,空姐推着餐饮车款款走来,笑着问:先生来点什么?我说:来点水吧。她点点头。
其实,我想喝茶水,又怕人家问我要什么茶,咱说不上来茶叶名字。更重要原因是嫌贵。
我的同事王殿君,他倒好,不管不顾的,什么点心、饮料、茶水,他都要。我心里想,这家伙疯了,这么贵,得花多少钱啊!
我斜看他一眼说:少吃点吧,别撑着了,广州天气热,小心发酵跑肚。他看着我,笑嘻嘻地说,“没关系,我这人肚子好,肚皮厚”。说完又冲我笑笑。我懒得理他了。
等下了飞机,我问他飞机上吃那么多,花多少钱?
他哈哈一笑说:“飞机上那是免费提供的,不吃白不吃”。
啊?气得我说不出来话了,心里说“你这家伙真坏。等着啊,早晚收拾你”。我愤愤地想着。
这事传出去让人笑话,没有见过世面,第一次坐飞机蒙圈了。
其次是,那个时候挣钱少,工资低。舍不得乱花钱。心里思想飞机上的东西肯定是贵。
后来才知道,是免费提供。那飞机上的茶水就是一种,是人家提前准备好的,还有饮料,面包等。你可挑选的用。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现在养成了下午喝茶的习惯,一年四季都喝。不过我不讲究。觉得,“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只要是茶就行。
在电视上,我看茶艺表演喝茶,不过瘾。他们抿一小口,在嘴里稍微含含,咽下去,还要巴叽一下嘴,好像学问就在这巴叽嘴的一瞬间 。然后就说,“这是什么茶,产自什么地方,什么工艺,是新茶旧茶说一大堆”。
人家喝的是文化,茶文化在中国历史久远,有许多的讲究,有一整套的理论,茶道就是喝茶的整个工序和艺术讲究。
普通人喝茶,不能讲究茶道,那样太麻烦了。
我不挑剔茶叶,什么茉莉花茶、铁观音、白茶、龙井,毛尖,普洱茶统统都喝。咱是普通人,
其实,茶即是饮品,也是保健品,分季节,分品种喝茶还是科学的。忙时粗茶淡饭,闲时慢品细酌,因人而异。
过去,在北方的农村很少有人喝茶,记得我小时候,家里去了客人,给人家泡杯红糖水,招待客人。
七十年代,我们住在龙门所镇的时候,一个院子里住的崔大娘,她老人家爱喝茶,每天在火炉上泡上一大壶茶。老崔大爷是上班人,家里条件稍微好点。我估计喝的也是茉莉花茶。这壶茶水喝一天,凉了,坐在火盆上热热。她们给我的印象很深。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喝茶的人也逐渐多起来了。也逐渐的讲究起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茶道也正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人们觉得“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喝茶是小事一件,但也反映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人们生活的大变化。
作者:王志海。河北赤城人。
责任编辑:李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