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行走天下 > 《随笔•找北去2》之《坐着火车去找北》
《随笔•找北去2》之《坐着火车去找北》
作者:路庆
《21号小院系列故事》

      目送急救车将跌倒的老人接走后,站在酒店门口等导游,思绪万千:人都会老,难道老了都会这样嘛?国家应将这种公然欺骗老人的行为列入管理打击的范畴;应向全国人大建议立法:严禁各酒店、宾馆、公共场所为这类诱惑欺骗老人的活动提供场地;应联合执法、严历打击各种明目的欺骗老年人的行为与活动,以确保老年人的权益……

      胡思乱想中,车来了,车上坐着来自河北邯郸的老两口及姑娘、外孙一行。车子在冰城的大街小巷间穿梭着,闲聊中,获知老爷子高龄78岁,夫人76岁。当老人家问我来自哪里时,为了拉近距离,我用仅会说的一句临漳话回答道:“临漳嘞!”老爷子高兴的直说:“咱是老乡嘞。”正聊着起劲儿,车停在了冰城著名的龙塔前。

       随风飘动的红条幅上写着“登塔祈福,带福回家,龙的传人上龙塔”,导游小伙子反复强调着:“李克强总理来冰城,专程上龙塔祈福,将福带给了全世界。大家都上去看看,沾沾福气……”随着人流进入龙塔,二层展厅展示着一圈圈图文并茂的东北方言解析,“你瞅啥呀?”“瞅你咋的了”说着便动起手来,心想,千万不敢乱瞅人哈。
       龙塔塔高336米,是目前亚洲第一、世界第二高钢塔,集广播电视发射、旅游观光、餐饮娱乐、广告传播、无线通讯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塔。电梯在148层停了下来。这里是龙塔的第181米至206米处,是我目前坐的最多层的电梯。
      登高远眺,冰城美景尽收眼底。远处一片醒目的方城区,即是当年日本鬼子臭名昭著的731毒气工厂基地。虽说只是远远的眺望,可还是不由自主的切齿愤怒。换个方向,冰城市内高尔夫球场,摩天大楼林立,欧式建筑比比皆是,好一派大都市气息。

      在同行老爷子的鼓励下,又徒步登了三层,总想着能找到总理登塔的痕迹,然而直到下塔出门也没有一字一图显示总理来过这里。共和国的主席、总理到任何独特魅力的地方都应为后人题写诗词歌赋,留下大名,这不是个人崇拜,而是在留文化,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什么地方,只要名人留下些许墨宝,就等于留下了文化,留下了历史,留下了名气,也为日后世界各地的朋友前来参观提供不同角度的诠释。我想,一概不让题词、留名是没有文化没有历观的作法。回到车上告诉导游,爬到三百层也没找见总理上塔的证据……

         接着参观了抗洪纪念塔、游览了斯大林公园、乘船登上著名的太阳岛、参观了冰雪世界、俄罗斯风情小镇,车便送我们一行人前往冰城火车站。
      奇遇开始:车在一高架桥头停了下来,导游指着远处一汾阳王酒店的大招牌告诉我们:“火车站就在酒店对面。”下车——拖着行李下螺旋式楼梯(转的差点晕过去),一溜小跑往车站赶。

       进入车站广场,坑坑凹凹的地面,行李箱是不能拖着走了,拎着,深一脚浅一脚,躲过这个坑,绕过那个凹,兜兜转转,不大的站前广场足足走了半小时,好容易才走到接头地点——车站大表跟前,气喘吁吁的等另一导游前来送票。稍作休息的功夫,看了看这大都市的车站广场,心里扒凉扒凉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了,还有如此不堪入目的广场,地上坑连坑、垃圾遍地,一群打工的围成圈坐在一旁,举着豆皮卷葱蘸酱,“咔嚓、咔嚓”吃的那个香,那个豪爽,那个幸福,看的我直咽口水,恨不得也坐过去,实在没好意思,只能把头转向看破烂广场的人来人往。

       进站、安检、检票,工作人员无力地拿着仪器,应付般的在人们身上一晃,OK,下一个。左拐右蹿的找到车次候车室,安坐,抬头一看,掉落的天花板上黑迹斑驳;低头再看,到处都是被地砖脱落所留下的水泥沙子,整个候车室好像随时要被废弃的厂房,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
      好在对面坐着一排排胖呼呼的新兵,令我好不欣慰。不由得看过来,看过去:每人面前一行李提包,没有了我们当年背的那种被褥包;有一士兵大概是双腿困了,伸直放在了面前的包上,舒服的闭着眼养神,一老兵上前在其大腿上给了一把掌,示意两脚收回,端正坐好。

      无聊,参观一下卫生间,设备落后,光线昏暗,刺鼻的气味呛的人翻江倒海。再回到座位时,发现过道摆的垃圾桶大气干净漂亮,有一伸高的手柄一下压,盖子便张开,扔进垃圾自动关上,正琢磨垃圾如何倒出,工作人员推着一空桶走来,麻利地打开一侧,把装满的放车上,空桶放入,关门。一个好看的工艺品垃圾桶骄傲的站立着,想拍个图片,又觉得这么多人看着我拍垃圾桶,会以为我精神不正常,故放弃,这垃圾桶算是冰城火车站唯一的亮点了。

         广播响起“你乘坐的8266次开始剪票”。旅客涌动,剪票时幽默诙谐的一幕又出现了:两个进道边站着一穿代不整、大肚皮扣着一颗扣子(另一颗掉了)的工作人员,肚脐顶着栏杆,一只手贴在肚腩上,另一只手扇风一样,不耐烦的挥动着,也不看票,让人快进。长长出了口气,火车站破烂,可工作人员简单,带着微笑,找见铺位,安顿行李,正式坐着火车去找北。不一会儿,又上来一男一女,坐在了对面,也不敢瞅人家(怕挨打)。待到列车员来换票,才知道人家是铁路局工作者,便放心的聊了起来。问他火车站一般是所在城市政府负责建设还是铁路负责。“全是铁路负责,大兴安岭木材不开采了,煤也不让开采了,火车基本没啥活,只靠客运又不挣钱,这趟车是六月份为找活干,加格达奇车务段承包了,抢了客务段的活,增加去漠河旅游专车……”拿出魔根茶点,茶叶,让两铁路人品尝,赞不绝口。
       聊着聊着,倒在黑不拉叽的铺盖卷上,枕着不知多少人的油汗味枕头便进入梦乡。凌晨四点惊醒,那两口子已下车了,上趟卫生间的功夫,回来时一年青人已在下铺用上衣包着头,露着两只光脚,估计嫌铺盖味不好没盖,冻的直直的躺着,这肯定是南方去找北的人,真真见识了什么是顾头不顾脚的人。广播再次响起:“漠河车站到了,请不要忘记拿好别人的东西,准备下车。”
       迎着一轮红日,走出小巧别致的车站,回头一看,“漠河车站”四个漂亮的大字像是在冲我微笑。
      漠河,我来了,请告诉我北在哪儿?


                                                                                  创作于二0一六年九日二十九日凌晨两点

                                                                                   纯属巧合,不可对号!


河南文友吕建国点评:
找北的人在路上,所遇到的人发生的事走过的路无不成为找北的创作素材被记录下来。作者的所见所闻截取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本来就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细节,但关乎着每一个人,却因于已无关而被忽视。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创造的奇迹。作品立意站位较高,首先是关于老年人的问题,其次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发展问题,再次就是如何走出困境发展旅游业的的问题,这一些宏观上的问题表现在客观世界里便产生了诸如文中所写的许多不和谐之事,读后引人思考,反躬自省,改变开放三十多年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品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人们的道德底线也在一次次被冲破,以至不以为然,好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群孜孜不倦前行找北的人,在不时地发现问题发出声音,引领着我们去伪存真追求人之本性,用每个人微小的力量汇聚转变不良风气之洪流,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完美。愚人拙见


广西作家评论家老保点评:    
路庆《找北去2》之行路难。今人出游,大多奔景点名城,吃喝玩乐,兴高兴烈,收获的是相片、新奇、美食和朋友圈里的各种吐槽。可路庆出游漠河,一路上激奋欺骗老人行为、遗憾龙塔没留下总理墨宝进而抒发文化建设感言、感叹老工业区车站的破陋和经济不景气等等,不是观光风景,倒细心体察社会民情。古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谓出游目的是多阅历长见识,与读书理智上的知识互补,方能成长成熟。如路庆这般便是。如果只是走马观花游乐,走再多的路有甚用?黄永玉有句很刻薄的话:论走路,驴子比我们强多了。他还有个寓言,说麻雀伉俪游览泰山,公雀感叹:一览众山小,天下真大啊!游罢回到屋檐家巢里,母雀叹道:官人,天下又小啦!多少游人即如该雀伉俪,又有多少尚不如呢,而能象路庆者,几稀矣!

内蒙军旅作家兵兵点评:        
路老师找北之旅可谓五味杂陈,喜忧参半。亲身经历江湖骗子们肆无忌惮地掏空老人的腰包;亲眼所见冰城火车站的老旧破败;还有冰城至漠河老旧火车卧铺箱中被褥等陈设的脏乱差等等,这些几乎与冰城336米龙塔的高大上和精美的欧式建筑群以及林林总总的现代都市建筑外观情调格格不入。东北的发展果然相对滞后,几处亮点掩盖不了内生动力不足、经济欠发达的总体事实。原来资源大省的森林资源优势逐渐失去,靠采伐原始森林大木头卖钱的日子一去不返,近30年来原有的林业采伐局都成为了今天的营林局,靠吃中央财政植树补贴过日子,资源枯竭,招商引资的地缘劣势又十分突出,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步伐,南北差距已然拉开,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注定不可避免地让路老师的找北之行滋生出许多令人失落和不尽如人意的感触。
        我在部队当排长的时候因工去过塔河、漠河、西林吉、北极村,那是1987年大火刚刚烧过两年多的光景,漠河一带也是满山光秃秃的,由于东北货运列车运力严重不足,山上火燎杆儿(过火木)一堆堆运不出去,年久生了虫子就更没有利用价值,还有在重建的漠河县城不足几公里处道路两旁,成百上千口的白茬棺材安放在斜坡上,由于土层很浅,烧死的又人太多,有许许多多一家子全都葬身火海,没有能力集体体面地下葬,白茬棺椁都大半截暴露在外面,只是有的前面埋一块木板排位,有的坟前连个名字都没留下……
       但不管怎样,大兴安岭黑土地上醇厚的风土人情与其他地方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韵味,相信路老师找北之行和将来的找北成行者一定会记忆深刻,感触颇多,不虚此行!!

甘肃文友刘湘明读后感:
品读了几篇路庆先生的作品,文章用词朴实,承启转合恰到好处,尤其是在用词上很讲究,每一篇文章读起来都犹如小河流水,顺畅自然。我习惯于将先生归为乡土派作家,这不为过,他的作品里反映农民、农村、小城市的文章非常多,用了大量简单直白的语言对白,还有富含区域文化色彩的俚语,读起来生动有趣。但他的作品不仅仅局限于反映乡土文化,还有对城市生活的大量描写。因此,涉猎十分广泛,时间跨度非常大,是其作品的又一大特点。从游记到小说、从城市到农村、从上个世纪到如今,从文字中可以品味出先生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的热爱、对时代的讴歌,可以读出深深地人文情感,充满了“正能量”。

石家庄文友路东海点评:        
路庆先生(做着火车去找北),直到中国北极漠河,还敢问"北在哪儿?"这是智者对茫然的唤醒。欲知南北,先知天地,然大道产生於天地之先,路庆找北,是要引人入道。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多少人迷茫于繁荣盛世,丰盈的是虚华物质,缺失的是信念道义,如冰城龙塔,高大上顶天立地,登高远眺,目穷市貌,收目回眸,眩晕心跳,哪有祈福之感,哪觅总理足迹,只有方言流氓的恫人话语,吓得先生一路心有余悸。坑凹的车站广场人来人往,进站安检仅器应付的一晃,候车室像随时要被废弃的厂房,昏暗污浊中,过道的垃圾桶倒显得大气干净漂亮。东西南北各色人等,挤进"去产能"后增加的旅游专车,到了漠河,混沌之中难辨北在何方。

甘肃文友红卫读后感:

路庆老师在旅行途中,还不忘把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文章开始从老人被骗跌倒,联想到呼吁立法,严厉打击欺骗老年人的行为。继续阅读,又把读者带上龙塔,登高远眺,美丽的太阳岛、斯大林公园,还有融汇俄式风格的建筑,美景尽收眼中,但在火车上遇见的,和在车站看到的那些现象与冰城景色极不协调,尽管这样也未影响路庆老师找北的决心。

[上一篇] 那日曾被鱼啄

[上一篇] 【张九微游记】游览千年古盐田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