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小镇的老婆婆
一弯渠水,一架水车,一片竹林,一盘老磨,翠莹莹的黄瓜架子旁是农家高高低低的瓦房、平房。从一座红门楼里走出一位婆婆,硬朗的身板,银白的头发,舒展的眉头,红润的面颊,我不由联想到豫剧《花枪缘》里姜桂芝的形象,一样的鹤发童颜,一样的精神抖擞。同行的老师问婆婆:“您老高寿?”“七十四啦!”大家发出一阵唏嘘。老师接着问:“您一点不像七十多岁的人,身体这么好,咋保养的呀?”“吃黄瓜吃的呗!”婆婆风趣地说。婆婆的眼睛闪烁着光彩,映亮了黄瓜小镇的红砖白墙。
一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何曾像今天这样在城里人的面前扬眉吐气、光彩照人!居住在黄瓜小镇的人,在黄瓜的滋养下是那么健康、美丽,这美丽由内向外扩散着――
陶魂
由于时间紧张,我们没能走进黑陶作坊,不免有些遗憾,踏上陶山,寻得一丝安慰。
“陶山不就是个大土丘?”远看陶山时同伴说。确实,这土丘称不起山。走近了才发现,土里遍布着黑陶碎片,原来这是陶器尸骨堆砌的小山啊!一片片黑陶躺在泥土里,闪着黝亮的光。四千多年前,沉睡着的胶土被我们的祖先唤醒,使它们化身为“
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 。黑陶也许不会想到,作为生活用具的它们,千年后会成为珍贵的艺术品供子孙后代欣赏、收藏。一件件盛满匠人心血的陶器出炉后,并非都会成为幸运儿参与到为人民服务的行列,它们中更多的会因为出现了瑕疵而被摔毁丢弃。这些碎片也许哭泣过,抱怨过,更多的是失落,是啊,谁不想活的有价值呢?然而,有多少命运可以自己来左右呢?好吧,只有随遇而安了。陶山收容了这些碎片,让它们在失落中相互安慰着。
阳光下,对面的公主湖畔,四位公主舞动长袖,婀娜多姿。泥土为伴,公主为邻,在郁郁花香的滋润下,破碎的黑陶应该满足了。
残菊
在羊洋小镇里没有看到羊群和牧人,只看到了锦簇的鲜花。街道两旁,庄户的门口、墙头,甚至窗台、屋顶,都种满了一盆盆鲜花,小菊花为主,也有美人蕉、小月季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花。晚秋时节,草木凋零,由于鲜花的点缀,小镇放缓了季节更替的脚步。
在小镇的空中餐厅就餐是件快乐的事。新鲜蔬菜,醇香美酒,农家味道,志趣相投的朋友和平易近人的专家老师,加上脚下的木板颤颤悠悠,人也跟着飘飘然了。
与美色相伴大半天,大家意犹未尽,驱车去参观当地的菊花展。在菊花园门口,工作人员告知我们来晚了,菊花开始枯萎,展览已经结束了。既然来了,残菊也要看一看,免得抱憾而归。
一行几十人鱼贯而入,使得原本冷冷清清的菊花园生动起来,一团团一簇簇黄菊、白菊在阳光下摇曳,尽管很多花瓣的外围已经由黄变红,甚至干枯,但是她们依然傲立枝头,或舒展,或聚拢,姿态万千。繁荣时俏丽妖娆,笑迎来客;衰落时,独守清静,从容安详。这就是菊花的品格吧?
作者简介:李瑞霞 ,教师 ,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 作品散见于《中国教师报》、《邯郸晚报》、《河北科技报》、《河北农民报》、《邯郸文学》、《陶山》、《鹅城文学》等报刊 。 工作单位:河北省广平县南阳堡镇中心校
[上一篇] 树痂
[上一篇] 【海蓝蓝散文】为生命而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