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沐浴春风 丰盈花园(2)
沐浴春风 丰盈花园(2)
作者:马永欢


著名文艺理论家孙荪的《剑冰的创作盛年》一文,我阅读,我记录,我感概。“剑冰是当代一个成熟的散文家,甚至于说是正在走向经典的一个散文家。”“我们都想走向经典,都想走向历史,现在剑冰正在走向经典,正在走向历史。”在我的散文创作中,王剑冰老师是我学习的榜样。而这榜样在此被提升为“剑冰正在走向经典,正在走向历史。”让我的文学思想更加明确,向“经典”学习,向“历史”学习。这是文学学习的指向,也是文学创作的指向。

“中国散文的萌芽是《尚书》,其文学特点是讲究文采。河南是散文的故乡,最简单的话都包含了文学元素,最简单的东西都在《尚书》中,叙事、抒情、对话都是,从先人们的讲说中可以看出来散文精神的成熟程度和思维的发达程度,散文已经非常完善。”在此,我获得:一是知晓中国散文的萌芽是《尚书》,之前,不知;二是知晓河南是散文的故乡。我很幸运,20187月底我到了河南省郑州以及卢氏县,结识了《奔流》杂志,聆听了王剑冰老师的散文课。河南是散文的故乡,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具体的表现:“最简单的话都包含了文学元素”,这令我这个异乡人敬畏。也就是说,河南人说的每一句话,几乎都蕴藉文学元素;“最简单的东西都在《尚书》中,叙事、抒情、对话都是”,可以说,散文已经渗透在河南人的生活工作中,像春雨,点点滴滴都是散文情;“从先人们的讲说中可以看出来散文精神的成熟程度和思维的发达程度”,先人们如此,更何况后人的妙笔生花,因为散文精神的传承,因为思维模式的传承。当然,这种传承并非是指令性的,而是自觉自愿的。由此看来,这种传承宛若基因的流传,只要人类生生不息,这种基因就流传不止,在商业文化势不可挡的潮流中,依然流传。这说明什么?河南是散文的故乡,散文的精神、情感的力量,就像黄河,源远流长,并向未来奔流。

“散文从短处来讲,它写人物、叙事,不如小说;跟诗相比,抒情到极致的能力不行;跟绘画相比,它的描述能力不如绘画;跟音乐相比,它抽象的抒情能力也达不到。但是散文的迷人之处就是它可以把文学的十八般武艺都拿过来用。”“剑冰在这个方面也是兼容、借鉴、吸收、融会了文学的各种功能,他的文学或者着重在写人物,或者重在抒情,或者简直就是在绘画。”这一叙述,让我进一步明白:从文体来说,散文有自己的短处,宛若人与人相比,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也仿佛花草树木,花草树木相比,花有短处,草有短处,树木有短处;但散文这个体裁却有自己的长处,表现为:“就是它可以把文学的十八般武艺都拿过来用”, 兼容、借鉴、吸收、融会了文学的各种功能。因此,我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仅阅读散文,还阅读小说、诗歌等等;我在散文创作时,将纵横驰骋,凡是有用的有利于突出主题的文学的各种元素,都拿来。

河南省作协主席邵丽在《周庄的王剑冰》一文中说,“我最喜欢的还是他的散文。在散文中,他进入描写对象时的那种无技巧的技巧,确实是神来之笔。”“著名钢琴家郎朗曾说:开始弹钢琴时,完全是注重技巧,指头必须一丝不苟地敲在琴键上,一点都不能走样。到后来,完全是弹在自己的情绪上,弹在空气里。”“关于周庄的那一篇篇精美的散文,不是写在情绪上和空气里吗?”“周庄睡在水上。水便是周庄的床。”无技巧的技巧,是我的追求,但这一悠长的追求之发端是有技巧,我体会深深。如今阅读,原来创作的朦朦胧胧的画面,仿佛云开雾散,画面更加清晰。我的认知,从感性到理性来了一次质的飞跃。回首往事,我开始写作,仿若开始弹钢琴,注重技巧,认认真真,指头必须一丝不苟地敲在琴键上,一点都不能走样。这一阶段的写作,属于模仿,模仿写作的外在形式,仿若学习书法的临摹。虽然如此,但我的许多模仿散文篇章还频频发表在有些报纸上的,十三年后的今天看来,那些报纸所需要的篇章,实属歌功颂德,政治气息浓郁,如果从文学历史化来判断,这样的篇章,也许不堪一击。我不停地写,在书写的岁月中寻觅无技巧,寻觅道法自然。到后来,感觉自己不是生硬地弹钢琴,而是弹在自己的情绪上,弹在空气里。虽然这类的文章,那些报纸的副刊不喜欢采用,但在手机微信微刊上一经发表,抑或出版发行,深受广大读者的青睐,宛若一个县域的土特产美食。广大读者的青睐,就是一种检验,一种认可,于是,我便从这一无技巧的创作方向豪迈。

当代著名作家梅洁的《阅读王剑冰》一文,我感同身受,比如,“王剑冰的散文对中国散文是一种贡献性、引领性的存在。”这是一个著名作家对另外一个著名作家的评价,从而体现了文人相亲的一种情感表达,这表达也体现了梅洁的人格的高尚性,我敬佩。我联想,如果在今后的日子里,有读者认为,我的散文对永平县的散文是一种贡献,就会心生幸福。当然,不是一种引领,不敢美誉,这美誉只属于那些体制内的所谓的散文作者。“我读到的首先是诗性的,散文的诗性和心灵的诗性。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也是我与剑冰共鸣的一种文学审美。”散文的诗性是一种文学审美,我不仅向王剑冰老师学习,而且不断追求这一种文学审美。“一个外乡作家的文字被刻在故乡的广场上,我感到分外惊喜和欣慰。”我的心情也如此,缘于我敬佩王剑冰老师。此时此刻,任何一个作家都会联想,我的联想是,不敢想象我的文字被刻在他乡的广场上,但敢想也敢做把自己的作品专著向他乡传播,比如巍山县、弥渡县,而且要在这两个县举行最少一次作品读者座谈会。“我发现王剑冰对文学创作一直怀着一个大的目标。”“他一个系列一个系列地进行创作,一个题材一个题材地耐心开掘。而一旦进入某一个题材,他又继续往题材的细部、深部掘进。他对创作资源的运用惊人地吝啬,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创作元素。”我想,这就是一个全国著名作家的文学精神,锲而不舍,心中有远大目标。而我自己呢?一是向王剑冰老师学习,仰望王老师的文学目标,激励自己继续创作;二是有感而发,无感不发,但在今后的人生中,与文学不离不弃,因为文学是我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灵慰藉。“我不知徐霞客是不是王剑冰心中的偶像,他以文学探寻考察的行走已遍及中国30余省市自治区,文字多达200多篇,每一篇都令自然山水在这个世间被重新发现并铭记。”假如徐霞客是王剑冰心中的偶像,那么,我自从认识了王剑冰后,王剑冰老师就是我心中的偶像,以文学名义,外出旅游,探寻考察我视野中的异乡的风光旖旎,并且书写,以此见证我的神游,让每一篇章的自然山水,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间,被重新发现并铭记。“对于乡土乡愁,王剑冰也是规模化写作的,你看他那本《或天涯,或咫尺》,那是对其生命的故乡最诚恳、最真情的书写,既简素、淳朴又不失诗意,呈现着作者的眷念和感恩。”正因我阅读了这宝贵的文字,所以,我在京东网购买了一本《或天涯,或咫尺》,大象出版社出版,定价35元。这种现象叫阅读发现,书中有书,也就是作者有意识地把有关图书信息若隐若现地呈现,这也是一种无言的卖书广告,比起直接的卖书宣传广告效果好的多,这种宣传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魅力。举一反三,我在文学创作中,我也会自然而然地把我公开出版的散文集加以表达,如果读者想购买,那他就会在网上书店搜索购买。公开出版的图书,出版社都会在网上卖的。王剑冰的《或天涯,或咫尺》,我将要阅读,阅读他对生命的故乡,是如何最诚恳、最真情的书写?其文字的表达又是如何既简素、淳朴又不失诗意的?其文本又如何呈现他的眷念和感恩?

 

作者简介:马永欢,男,供职永平职中,教师。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回族文学》等多家刊物微刊专栏签约作家,《永平回族》主编。作品在《散文百家》《北极光》等报刊上发表,出版9部著作。作品入选多种选本,并荣获大理州2013年度公开出版图书奖等多项奖项。参加第八届全国回族作家、学者笔会,《踏雪寻梅》首发式在《东方散文》遵义笔会举行,奔流文学院第七期作家研修班学员。文学成就载入《中国回族文学通史》,《永平记忆》等5部著作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上一篇] 树痂

[上一篇] 人在囧途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