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我童年记忆中的抗日战争》读后感
《我童年记忆中的抗日战争》读后感
作者:王连长

         

      手捧刘炳星老先生《我童年记忆中的抗日战争》一书,倍感亲切。书中的记叙朴实真切,过去发生的事情,仿佛就在眼前,令我激动、感动、感慨。我愿意把令我感动的瞬间写下来,与同窗交流。 

      我看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惨无人道。仅尅虎寨惨案我又一次看到了侵略者的兽性。“尅虎寨是晋绥边区所属临县境内靠黄河东岸的一个村子。1941年夏季的一个清晨,鬼子兵包围了这个村子。这群毫无人性的野兽,把全村几十名妇女赶到一个山丘上,强逼她们脱光衣服。她们一个个被这些禽兽不如的鬼子兵们尽情地戏谑强奸后,又用刺刀把她们的肚子挑开,一个个惨死在日寇的铁蹄下。更令人惨不忍睹的是一个日本兵竟将其中一个即将临产的孕妇用刺刀把她的肚皮挑开后,又用刺刀把她腹中的婴儿高高挑起来在空中旋转嬉戏够后摔在地上,真是惨不忍睹,令人发指。”我读到这里,我愤怒填胸。对日本当局企图否定侵略历史的言行更加不能容忍。这血淋林的事实,是对当前日本当局否定侵略历史的行径最有力地回击! 
      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团结一切爱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延安自然成为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抗日中心。无怪乎1940年抗日战争正处在战略相持阶段时,南洋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辗转来到延安访问,见到那里爱国热情高涨,读书学习蔚然成风,联想到自己在国统区重庆看到的一派灯红酒绿,遂感慨道: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国民党反动派在抗日期间,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对边区实行经济封锁……,取消了对八路军的供应,八路军只得自力更生,艰苦度日,于是土法上马,成立了兵工厂、修理厂,自制枪支弹药,供应前方。延安军民纺线织布,用草木灰染成灰色,裁制军装……。”为打破敌人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党中央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开展了大生产运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证。“1938年到1939年间,奔赴延安参加抗日斗争的人数就达4万人之多。党中央毛主席为了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发扬他们的抗日爱国斗志,先后成立了抗日军政大学、延安大学、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等学校”,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思想和人才保证。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不容抹杀的。 
      我看到了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建立的卓越功勋。刘老先生出身革命家庭,她的亲属多人参加抗日斗争,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流血牺牲,令我们敬仰。她的大姨夫刘墉如在周恩来的关照下,以太原成成中学为班底成立了抗日义勇队,转战三晋大地、挺进大青山。在“蛮汉山”阻击战中,消灭了大量日军,打出了军威,震撼了敌伪。他的外祖父刘菊初“已是六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仍坚持跟随部队跋山涉水,夜行六七十里路,与日寇周旋于群山峻岭之间,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姨表兄刘海清曾担任四支队宣传员、侦察员、骑兵战士、军委译电员,年纪轻轻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有冯维精、刘秀清、刘钧、刘秋真、刘守玉、刘静山等亲属,都为抗日战争做出了牺牲和贡献。还有书中提到的杜心源、宁德清、续范亭、申国藩、李井泉、彭雪枫、焦国鼐等,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英雄,值得后辈怀念。最让人动容的是炊事班长段四泰。“大约在1943年春夏之交,根据工作需要,段四泰被调到晋绥三分区部队担任炊事班长。在反扫荡时的一次急行军中,他因背着一口军用烧饭大锅,且双脚打泡,行走不便,从而掉了队。不幸被尾追而来的日本鬼子俘虏,残忍的鬼子兵把他杀死在道旁一块大青石板前,鲜血溅在了大青石板上。后来,当我随部队转移途中,经过这块大青石板前时,还看见那块大青石板上仍残留的段四泰的斑斑血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先烈何止段四泰一人!没有先烈的牺牲就没有日本侵略者的灭亡,就没有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就没有今天中国人的扬眉吐气,就没有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 
      我看到了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公元1941年和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日寇对我晋绥边区频繁进行‘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我边区人民群众响应上级号召,实行‘坚壁清野’。日寇针对我方的‘坚壁清野’胁迫敌占区群众到我边区抢粮,给边区人民群众造成很大的损失和困难。”当时部队只能把作为饲料的黑豆用来充饥,每人每天四两根本填不饱肚子。不仅如此,在日寇大扫荡期间还时时处处充满危险。“晚上睡觉不敢脱衣服,半夜三更听到狗叫,就得赶快起来应付敌情,根本睡不了一个安稳觉。”在‘小旋风’村避难时,“村里群众十分贫困。做饭没柴烧,只得让家里未成年的孩子们结伴上山拾柴。当时的陕北,山中野狼成群,黄昏时经常出没于村头巷尾,伺机叼食家畜及幼儿。为了生计,家长们只得让这些年幼的孩子冒险上山。我当时年幼好奇,也不时瞒着外祖母跟随这些孩子们上山拾柴。”为了躲避野狼,大家排成一队迅速下山,并把我夹在队伍中间保护我。当时的胆战心惊至今心有余悸。 
      我看到了人民群众的献身精神。在一次日寇对边区的”大扫荡”中,鬼子把一个叫息里峪的村子的村民都赶到一个财主家的大院,四周及房顶架起了机枪,要群众交出村里的粮食,群众恨透了敌人,都默不作声。敌人恼羞成怒,正要开始屠杀时,一位七十岁的老人挺身而出,让鬼子撤掉机枪,说自己知道粮食藏在哪里。结果他领着鬼子东转西转,估计乡亲们都躲藏好以后,才把这群鬼子带到一个土崖边,猛一闪身,把紧跟其后的鬼子军官紧紧抱住滚下了悬崖,壮烈牺牲。1941年的一天一位八路军的侦察员被鬼子围困在一个叫郝家坡的村子里。敌人把全村男女老少都赶到一个打麦场上,逼迫村里人说出谁是那位侦察员。在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下,全村人没有一个出卖子弟兵。此时,翻译官出了个主意,把男女分开,然后,由女人认自家男人并领走回家。谁知不一会儿,男人都被家中的女人领走了,打麦场上空无一人。后来才知道,是一位年轻的寡妇把那位侦察员领走了。这是一种多么勇敢的献身精神啊!由此,也看到了军民的鱼水之情以及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望。多好的人民,多好的党! 
      我也看到了刘老先生的高贵品格。他的爱国情怀,他的坚定信念,他的豁达乐观,他的笔耕不缀,都来自于他早年的革命熏陶,来自于延安的耳濡目染,来自于母亲的教诲,来自于外祖母的循循善诱。他在耄耋之年仍然兢兢业业,奋笔书写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改革开放的文章,而且成果显著,为我们这些晚辈们树立了身边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为这个新时代抒发我们向前的胸怀,唱好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上一篇] 美在关系—— 陈茂才榜书作品“仙台山”赏析

[下一篇] 一百年前的小学作文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