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才先生近照)
陈茂才简介:
曾就读于首师大书法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擅榜书,长行草,通诸体。
陈茂才先生作品
西方一位美学大师狄德罗讲:“美在关系”。确实如此,茂才先生就深谙此道。这在先生所写的榜书“仙台山”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件榜书当属难得之佳构!粗观之,大气磅礴,震撼人心。再赏发现,取法魏碑,杂揉诸体。在雄浑中透着灵气,又以行草之笔出之,凭添了几分自然之趣,雄浑而不野,灵秀而不俗。当我静下心来,仔细研究时,发现先生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关系丶呼应关系和其他多种关系。但是描述时若每一种关系都一一举例对照说明,却很不方便。这里就分类叙述如下。
A、对比关系再看结体,更引人入胜。
先生还注意运用松紧关系进行创作。左右结构的字,写紧了,易有擁塞之弊,写松了,易患散乱之病。为了避免上述弊病,先生在写“仙”字时,让单人旁的上下两头紧搭右侧部分,用颜体结字方法,形成外紧内松之势。做到松而不散,在字内留出大块空白与右侧字内许多小空白形成对比,如果没有这块大空白的对比衬托,那许多小空白就会显得繁乱。这种字内大空白,人称字眼,起到点睛之作用。字呈外紧内松之意。
值得一提的是先生对涨墨的使用和把握。涨墨是指墨落在纸上之后,利用墨胶的凝固性与水的分散性,利用宣纸的渗化功能,使点画既有清淅的边沿,又有较浅一些的,较宽幅的墨晕。涨墨的使用,始见于宋代的黄庭坚,在明清时期的王铎那里得到发扬,而近现代的林散之先生将其发挥到了极至。为作品增添了既醒目又藴藉的意韵,很是玩味。然而,涨墨一法难度极高,怯之不显,过之则成败笔,成败之差,妙于毫厘。若要恰到好处,鲜有成者。故多令人望而却步。然而先生这件作品涨墨法,点画边沿整齐,晕边适度。并且三个字包括落款皆用此法,足以说明,绝非偶然所成,而是功力使然。照片上不甚清淅,如观原作,会明显感到韵味无穷。
B、呼应关系说到呼应,首先看先生在部首上的运用。“仙”字“亻”的第二笔收笔向右上轻微出锋,而右部的第一笔的横用,形成呼应,笔断意连,为字的整体感作出了它的贡献。
再看“山”字与“台”字。“山”字在最后,很重要,也很难写,她除了要自身完美外,还肩负着调节整幅作品,形成动态平衡的作用,她需要随前两字需要而变,随章法需要而变。这个“山字”,在此处做了很好的处理。略微有向右上倾斜之势,使字体显得既端严稳重,又不失动势。并且与台字的微微左倾动势形成呼应关系。突出了字与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字与字之间有了关系,作品才有生命气象。榜书字距较大,这种呼应就显得格外重要,沒有这种呼应,每个字都各自为政,互不相涉,就沒了生命感,也就没有韵味和神采了。很多人写榜书都犯此病,而先生却处理得很好既做到了自身的完美,又做到了呼应,两个字象在对话一样,生动感人。并且这个“山”字还起到了称砣的作用。使得整件作品稳而不呆,活而不乱。形神俱备,韵趣同赏。再加上高水平的落款,为前三字进一步起到平衡点缀的用,融入到作品的整体中去。可是很多人往往是款跋文字的书写与正文气象脱节,破坏了作品的整体感。
C、多种关系作品的章法非常重要。她严峻地考验着书家美学理念,审美观点和把控能力。并尽显作品的风格,神采和韵味。对于黑白之见,充分彰显着书家的功力,学养,情怀及书写当场的情绪变化等。在这件作品的章法中,同样体显了“美在关系”这一美学观。
这些其状各异的白之间,同样有着多种关系,有的因对比印象强烈;,有的因呼应势成浑然。总之,黑与白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衬托更加美好的黑,成就了一件完美作品。
此榜书为行草书体,一些地方尚显不足,如仙字的最后竖画似放纵不够,在墨色的变化上还可更加鲜明等等。但瑕不掩瑜,不失为精品力作,是茂才先生学问与功力的俱体写照。执笔于俄倾,挥洒于瞬间。何能细细谋划,全凭多年的学养与积累。[上一篇] 暗哑的呐喊
[下一篇] 《我童年记忆中的抗日战争》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