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观电影《建军大业》有感
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观电影《建军大业》有感
作者:刘洪云

 

昨天晚上,在建军节到来之际,我们举家观看了建军90周年献礼之作《建军大业》。重观这段峥嵘历史,令人热血沸腾那仅12万人口的南昌城,1927年8月1日凌晨两点了向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第一枪声,这响亮清脆的第一枪,划破了历史的黑暗,铭记英雄革命前辈们的热血青春;从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走上了独立武装斗争的军事化道路,标志着人民军队由此走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建军历史 

     片讲述一段慷慨悲壮的热血岁月1927年,北伐战争刚取得重大成果之际,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发动了疯狂的“清共”行动,短短数月,近31万进步同胞遭到残酷杀害,全国震惊,刚刚看到希望的中国即将再次陷入军阀混战和独裁专制的深渊。由于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成立不足7年的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右派”的疯狂进攻下,几乎遭遇毁灭性打击。血的教训使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内进步人士认识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硬道理。生死存亡之际,他们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联合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一批爱国将领发动起义,誓要组建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铁血铸军魂,舍己保家国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观众“身临其境”之感,尤其是为我们的当代子女们上了一堂形象、生动、深刻的中国现代革命史的教育课。通过今昔对比,使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影片中,29岁的青年周恩来有一段台词应该铭记:“我们都为共产主义在奋斗,我经常想,一个婴儿哇哇坠地,长大,有点儿知识,很慢很难,只有抓紧时间做工作,才无愧做一个人,没有权力糟蹋生命,浪费时间。”这段话体现了他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贺龙的“半辈子经验告诉我,跟着国民党,我个人政治上没出路,整个军队也没出路。只有共产党才是劳苦大众的救星,我铁了心跟着它走到底,这是我的入党申请书……,请党考验我。” 充分表现了他对党忠贞不渝的爱和面对反革命的血腥屠杀毅然投身革命阵营的果敢精神。和现在的年轻人相比,那个时期的年轻人做的已经是惊心动魄、拯救国家的事,他们是热血的一代。这对于当今时代的年轻人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

         影片通过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前委会与阻挠起义的张国焘之间的斗争,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勇于斗争的大无畏气概。这一切都使我们更加崇敬、热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的伟大品格和精神,鼓舞我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影片还以真实、朴素的生活画面,为我们展示了将士们南昌起义那火光冲天、枪林弹雨、浴血奋战的场面。并通过女战士黑姑踏着其丈夫双喜等烈士的血迹,冲上鼓楼,把红旗插到楼顶的这一细节再次告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和安静的生活环境,都是成千上万的先烈们用先血和生命换来的,没有他们的牺牲,没有他们的奋斗,便没有我们的今天,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我们要自觉加强思想修养,使自己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成为改革开放的推动者,才能无愧于我们的先辈和先烈。


       影片中,在南昌起义之后,我军损失惨重,部队官兵由两万仅剩八千。茫茫夜空,朱德在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征程中,摸索着黎明的曙光。此时的毛泽东早于1927年3月5日,完成并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此文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他已在迷茫中寻找到了一条光明的出路,在他心中坚定地树立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

影片中展现了1927年9月9日这天,毛泽东离开家乡和妻儿,奔赴秋收起义的武装斗争。却遭遇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被捕,在途经浏阳张家坊时,他被当地清乡队抓住,在押送去团防局准备处死的路上,在一个水塘边的密草丛林里,侥幸机智逃脱,死里逃生。

毛泽东创作的《菩萨蛮·黄鹤楼》是他从“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向“逼上梁山”,当“山大王”华丽转身的一首词。 

菩萨蛮·黄鹤楼 1927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现代文学家郭沫若说:这首词可以看到国共一次合作时的伟大胜利与大革命失败的困难与痛苦,仿佛来到那个国内形势错综复杂的年代。也写出了对革命前途的焦虑,和对未来充满信心,对革命抱有坚定信念的乐观。 毛泽东对此词自注说:“心潮: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抗,从此找到了出路。”

决定历史转折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石破天惊地喊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九月九日,毛泽东和中共湖南省委根据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的决定,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领导和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这天,是毛泽东开始走上军事家征程的日子。

秋收起义“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艰难地将起义队伍带上绿海丛林的井冈山。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中国人民革命史开始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毛泽东的一首 西江月·秋收起义 1927年,形象生动地描述了那壮美的史诗。

             西江月·秋收起义

1927年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根据客观形势做出了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并于20日带领部队撤离湘东地区,沿罗霄山脉向南转移。29日,起义部队1000人左右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改编。经过改编,起义军从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党在部队中建立了各级组织,特别是把支部建在连上,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10月27日,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开始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28日,朱德带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与毛泽东带领的部队在井冈山会师。这是35岁的毛泽东与41岁的朱德的第一次见面,是历史性的会面。从此,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这一条路漫长、曲折,充满艰难险阻。这一条路让中国共产党由弱变强,最终把中国革命引向了胜利。

毛泽东用笔杆子和枪杆子敲击禹域神州,谱写出铿锵的壮美时代诗篇。 

 

  西江月·井冈山

1928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正如之前看到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一样的感受,这部《建军业》延续了前两部鸿篇巨制、磅礴大气的风格,历史人物的风采,展现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整体气质,这是一部关于上个世纪年轻人的史诗故事。

影片结尾:毛泽东送给国民党、蒋介石八个大字: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影片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再现了大革命失败至工农武装诞生这段时间的历史概貌,反映了当时错综复杂的党派斗争,揭示了南昌起义的重要意义。《建军大业》是一部好的历史文献故事片。它使我们牢记过去中国革命的斗争史;牢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党和人民创建的丰功伟绩;牢记革命先烈的牺牲和奋斗。激励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昌盛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2017-7-29


[上一篇] 树痂

[上一篇] 楹联潮浪起 初夏弄沙龙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