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大地的芬芳 ——随文友赴安平县清明采风有感
大地的芬芳 ——随文友赴安平县清明采风有感
作者:高建雨


    2010年,文艺湘军作家陶少鸿的长篇小说《大地芬芳》,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幸借阅一读,至今印象非常深。
    尽管这部作品有着所讲述的那些个时代、年代的特点、内容,基本定位也是反映社会关系、家族关系,但,整部作品都弥漫着农民对土地的眷恋,弥漫着大地哺育人们、大地上的物产丰富且芬芳的气息。
    确实,自古以来,直到今天,大地的芬芳,一直在滋养、陶冶人们。而不单单止于带给人们吃的穿的用的。人们从花草的成长成熟中获得感悟,从各种植物的气息中,获得精神享受,从各种物产中,获得保养的、美容的、治病的有用、有效资源。等等。
    不仅潇湘大地芬芳无限,我们燕赵大地,或者再进一步聚焦到辽阔美丽的冀中平原,其芬芳气息,更是弥漫四季,滋养和陶冶着几千万燕赵儿女。
以冀中平原的安平县为例,英雄的、优秀的人民,不仅在当年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安平县台城特别党支部,而且在抗日战争时期,成为迸发爱国情怀的冀中抗日烽火中极其顽强、闪亮的一朵,涌现了多位抗日英雄、忠诚卫士。
    从这里走出来的著名作家孙犁,则以始终坚持创作反映现实、鼓舞斗志、通俗生动的小说、散文、论文的书香,培厚着大地之芬芳,直到今天,孙犁故居,依然是吸引人们前去瞻仰、陶冶、励志的场所。
    解放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王玉坤等三户农民团结办社,依靠集体力量实现增产增收,被毛泽东同志誉为五亿农民的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安平县大力发展丝网产业,成为当地发家致富的一个主导产业,声誉和销售市场遍及全球,有乡亲自豪地说:俺们安平的丝网,畅销全世界,县里常年住着外国人,来做丝网生意。
    王玉坤的儿子、被誉为上校村官的王晓勋,退休后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把村党支部、村里的各项社会事业、文化事业、经济发展、村容村貌,都建设得长足进步、焕然一新,使南王庄村成为衡水市首批文明生态建设示范村
这里,也涌现了30多年间收容抚养了30多名弃婴的爱心妈妈、兴贤村农民王晓芬夫妇。
这些,都使得安平这片沃土生机勃勃、热火朝天。
……
    归结起来,是因为,安平始终都有饱含报国情怀、爱乡情怀、创业情怀、追求美好生活情怀的优秀儿女。还因为 ,党的惠民、富民政策,在这里贯彻得、落实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充分。
土地流转政策,助力被文友亲昵地称作梅园女主的企业家、河北农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秋红,兴办起面积达300余亩的博陵郡梅花园
    贯彻绿色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理念而推出的双代政策,则使得天然气管道已经广泛入户。文友到博陵郡梅花园采风时,在张秋红女士的婆家那个村,有位乡亲说,去年已经有40多户使用天然气做饭取暖,而且这方面的成本费用整体不高,日益满足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用清洁高效能源,享受到便利的取暖做饭条件,保持好庭院和居室干净整洁的环境),心情也更舒畅,生活也更优越优雅,幸福感获得感也更实在、强烈。今年,乡亲们愿意采用天然气的家数,又有增加。
……
    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有党的各项实实在在为群众的生产生活着想的好政策,安平、冀中平原,乃至祖国更辽阔范围的原野乡村,勃勃的生机,定会更加喜人;大地的芬芳,也定会更加浓郁。


责任编辑:清风

[上一篇] 树痂

[上一篇] 楹联潮浪起 初夏弄沙龙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