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杨运罗书法作品赏析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杨运罗书法作品赏析
作者:杨东志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杨运罗书法作品赏析

    □杨东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偶读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便油然想起前不久刚刚发现的书画界的“隐士”——杨运罗先生。

    杨运罗,1952年出生于江西广丰,定居上海。现为中国文化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艺术科学院院士、中国书画家理事、国际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职业美术家协会会员。系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一级艺术家。

        杨运罗自幼酷爱书画艺术。他的青少年年代,正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古帖很少。所以,他一听说哪里有一本“字帖”,一定要想方设法弄过来,亦或是“买”,亦或是“借”,亦或是“置换”。其书法初学时系从唐楷入手,继习“二王”、“宋四家”,并在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北魏墓志造像等等碑帖书迹上下功夫,行草书学张旭、习怀素,慕追傅山、黄庭坚。

        杨运罗书画兼修,擅于国画,长于书法;精于楷书,尤以行草见长,其书法作品堪称“刚柔并济,苍古遒劲;灵动飘逸,书卷气浓”,曾先后被诸多机关学校、文博机构和书画爱好者收藏。曾在各级各类书画大展赛中屡屡入展,每每获奖,先后被相关部门授予“最具影响力的红色经典艺术家”、“中国书画百杰”等等荣誉称号。

        杨运罗先生的书法“用笔娴练”。

        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云:“学书第一执笔,执笔欲高,低则拘挛。执笔高则臂悬,悬则骨力兼到,字势无限。虽小字,亦不令臂肘着案,方成书法也。”王羲之也在《书论》说:“夫书字贵平正安稳,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杨运罗先生熟练地掌握了书写书法的笔法,其用笔老辣娴熟,露锋、藏锋、逆锋、裹锋并用,顺手拈来,笔至意达。他的书法十分耐看,搭眼看去,一个个汉字既“不方不圆”,又“亦方亦圆”,用笔技巧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地步。从他的书法作品中,我们看得出来,他青年时期的楷书,应该是使用“露锋”较多,可以断定:他不仅学过“二王”,而且十分用功;后来又演练颜体,颇有心得;继而临习魏碑等,受益匪浅。同时,他在习行草时,张旭、怀素书风对其影响甚大;更得傅山、黄庭坚之精髓。可谓“旁征博采,师古不泥”。成年以后,杨运罗先生的用笔更加灵活多变,灵动洒脱。可谓“时而露藏兼用,挥洒自如;时而逆裹并发,痛快淋漓”。故而,其用笔之法颇合老子“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语见《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其大意即:善于行走的不留踪迹,善于言辞的没有暇疵,善于计算的不用器具。善于关门的不用门插,却无人能开;善于捆绑的不用绳索,却无人能解)”之道意。

        杨运罗先生的书法“结体严谨”。

        项穆在《书法雅言》中曾经说过:“书法要旨,有正有奇,所谓正者,偃仰顿挫,揭按照应,筋骨威仪,确有节制是也”。所谓“结体”,也叫“结字”,即单字中的点画安排与形式布局之方法。欧阳询的《八诀36法》、李淳进的《大字结构84法》、黄自元的《间架结构摘要92法》,说的都是结字的方式方法。杨运罗先生就严格地遵循结字的基本规律,他的书法在结字上分门别类,因字制宜,隶、楷以“静”为主,行书以“动”为主。其结字的重心安排,则是先取“平稳”,以“正”为入门,然后再“由正求险,正险相辅;正中求奇,以奇托正”。所谓“奇”者,亦即“参差起伏,腾凌射空,风情姿态,巧妙多端”。“奇”在“正”内,“正”列“奇”中。杨运罗先生的书法结构,严谨而不拘谨,既饱含传统的内蕴,又堪称有益的探索。其作品篆书呈纵势,隶书呈横势;楷书呈方,草书呈圆,行书则方圆相兼。尤其是他的行草书法,既有张旭之风貌,又有怀素之精神;既有庭坚之骨力,又有傅山之血肉,且“计白当黑”、“知白守黑”,“有无相顾”,“虚实相兼”,颇合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语见《道德经》第二章。其大意即: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之道义。

        杨运罗先生的书法“章法妙绝”。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张绅《书法通释》亦曰:“古人写字,正如作文,有字法,章法,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故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对于杨运罗先生来说,其书法作品的“章法”,就是名副其实的“构图”,也可以称之为“分行布白”,而且这“构图”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说白了,杨运罗先生书法的章法,也就是首先求“均”,继而求“变”;先去求“稳”,然后求“奇”。譬如,他的篆书,一般横竖成行,行距大于字距;他的隶书,因字取横势,故字距大于行距;他的楷书一般横竖成行,行距大于字距。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行草书法,可谓错落跌岩,灵动飘逸,犹“飞鸟出林”,若“惊蛇入草”。其布白则似“飞花散雪”,如“惊涛骇浪”。哪些地方应“虚”,哪些地方该“实”,无不以实托虚,以虚托实;以阴托阳,以阳衬阴。哪些是字眼该夸张,哪些笔划该避让,造险救险,险中求奇。包括题款字的大小,钤印的位置,以及印泥的质量等等,杨运罗先生都很讲究。故而,使得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重点突出,离合相扣;横去竖来,张弛有度;前呼后应,和谐感人。颇合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语见《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大意即:道先于万物而自在,这是他的实在,称为一。道被言说为道,这是他的名份,称为二。道的实在,能被言说为道的名份,是因为他有表象,称为三。三而一的道生养了万物。万物都有背道之阴和向道之阳,两者相互激荡以求平和)”之道义。

        综观杨运罗先生之书法,可谓之“结体老到,各尽其势;承上启下,峻峭洒脱;随势生情,气韵连贯”,有着丰富的“动态”之感,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令人心旷神怡,赞叹不已。

[下一篇] 曾翔的“丑书”实为“陈旧布新”——《“丑书”不丑》

[上一篇] 逸笔写风骨 翰墨抒情怀—书法家牛建新和他的作品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