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网北京站刘维嘉报道:深秋时节,美丽而神奇的凤凰城——唐山,迎来了一批不同寻常的写作者和摄影人。他们兴致勃勃地分别从皇城根下、海河两岸、燕赵大地来到南湖湖畔。三地人汇聚,共同参加“2019年京津冀残疾人文化交流活动”。
经济圈里活跃的文化圈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进一步落实中宣部等部委《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加强京津冀残疾人文化艺术交流,不断丰富活跃三地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由京津冀残联举办的“2019年京津冀残疾人文化交流活动” 于10月16日在京津冀经济圈的地市之一、“京津冀城市群东北部副中心城市”唐山举行。
京津冀三地残疾人代表团入住的唐山新华联铂尔曼大酒店位于南湖湖畔,这里曾经是大地震的沦陷区。距离启动仪式开始前还有一段时间,蹒跚行走的、拄着拐杖的、坐着轮椅的和比划着手语的;拿着笔记本的、举着长枪短炮的、各路记者、手语翻译和佩戴着绶带,来自河北省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早早来到唐山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的“丹凤朝阳”大型铜雕塑前的会场,有的拍照留念,有的相互加微信,还有的交流写作体会,切磋拍摄技艺,大家毫无生疏感,如同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临时搭建的主席台后边,矗立着充满喜庆的背景墙,上面印有京津冀地图和京津冀的标志性建筑以及主题公园的图形,还有礼花、白鸽和残联会徽。在背景墙上醒目地写着“2019年京津冀残疾人文化交流活动”这些大字以及“河北•北京•天津”六个字。标志着京津冀残疾人文化交流活动协同发展,让三地残疾人文化爱好者看到了希望,充满了信心。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天津市残疾人联合会、河北省残疾人联合会主办,唐山市残疾人联合会、唐山市路南区人民政府承办。来自河北省残联,北京市残联,天津市残联理事会领导及京津冀三地残疾人写作者和摄影人、残疾人文化工作者和大学生志愿者100多人参加了活动。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2019年京津冀残疾人文化交流活动启动仪式于10月16日上午9点在南湖丹凤朝阳广场隆重举行。启动仪式由河北省残联文体部主任冉美华主持。在启动仪式上,坐在轮椅上的杨玉芳、高志宏夫妇朗诵了他们创作的诗歌《我爱你——中国》,情感真挚的朗诵不断赢得阵阵掌声;唐山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董爱民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唐山的概况和发展情况,介绍了唐山残疾人文化事业所取得的进展。他希望所有参与此次活动的残疾人代表充分展示、充分交流、相互促进,为推进三地残疾人文化工作协同发展做出努力;河北省残联巡视员张国生在讲话中强调了举办京津冀残疾人文化交流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希望与会的残疾人代表在文学艺术道路上不断取得新成绩,迈出新步伐。随后,与会的各级领导共同按下启动键,标志着为期3天的京津冀残疾人文化交流活动拉开了序幕。
据了解,组织京津冀残疾人文化交流活动是三地共同推动残疾人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些年来,每年的京津冀残疾人文化交流活动由三地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主办,让三地的残疾人相互学习了解各自先进的文化理念、文化技艺和文化品位,通过充分展示、交流、促进,有效满足京津冀三地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按照本次交流活动安排,以诗歌、散文和摄影创作为主要内容。来自京津冀三地的残疾人写作者和摄影人采风写生创作地点在南湖景区,主题为歌颂祖国,最后由综合评委会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在颁奖仪式上颁奖,由评委进行点评。所有作品将集结成册,作为交流成果留存。
这次活动安排严谨细致,内容十分丰富,服务细微周到暖人,显示出唐山市残疾人联合会、唐山市路南区人民政府两家承办单位对残疾人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支持,更显示出唐山人民勤劳智慧,淳朴厚道,真诚善良,热情好客的高贵品质,让与会人员备受感动和鼓舞,纷纷赞叹不已。
这次活动既是文化交流活动,更是京津冀三地独特的残疾人文化联谊活动,有效增进了京津冀三地残疾人文化工作的沟通和融合,为京津冀三地残疾人写作者和摄影人提供了一个艺术交流、艺术创新、作品鉴赏及互相学习的平台。也让残疾人写作者、摄影人拓宽了眼界,扩大了视野,得到了充实,结交了良师益友。
唐山素有“凤凰城”之称,1976年曾遭受过7.8级地震,给唐山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尤其是导致很多健全人瞬间变为残疾人。这座凤凰涅槃的城市,在废墟上建起“中国最大的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南湖公园,这里在改造前是经过开滦130多年开采形成的采煤沉降区,1976年唐山大地震又加剧了沉降地的塌陷。在地震中不幸致残的人们,以乐观的心态,顽强的毅力,让自强不息精神焕发出新的光彩,也涌现出许多如作家杨玉芳、诗人高志宏夫妇这样的优秀代表人物。2019年京津冀残疾人文化交流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更有着深邃的内涵和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唐山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董爱民致辞
河北省残联巡视员张国生讲话
媒体记者采访河北省残联文体部主任冉美华
精彩时光中的精彩人生
唐山——凤凰城,又是英雄城,曾经经历了大地震的磨难。英雄的唐山人民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中,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40多年来,许多在大地震中致残的人,由幸存者变成生命的强者,向世人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生命的魅力,活出了更加精彩的人生。杨玉芳、高志宏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人物。
那天,在2019年京津冀残疾人文化交流活动启动仪式上,头发花白,坐在轮椅上的杨玉芳、高志宏夫妇激情朗诵了诗歌《我爱你——中国》。他们精神饱满、铿锵有力、节奏分明、声情并茂、酣畅淋漓的朗诵,令人耳目一新,深深地感染了与会的人们,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接下来的几天内,不少人纷纷与他们交谈、加微信、合影留念。
现年69岁的杨玉芳和68岁的高志宏都是土生土长的唐山人,如今住在唐山市路南区。杨玉芳1968年从唐山市启新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唐山市开平化工厂工作。高志宏1968从唐山十中毕业后,先后去农村插队落户,到农村中学任教,担任迁西县大黑汀水库广播员,到河北机电学院上大学。1976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秦皇岛市黑色冶金设计院,因唐山大地震被砸成截瘫无法报到,后被转到外地治疗。1982年被唐山市人事局重新分配到唐山市截瘫疗养院工作,直到2006年退休。
杨玉芳、高志宏两口子,在大地震前都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心中充满对未来美好的向往。1976年7月2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就像无情的恶魔,让杨玉芳、高志宏遭受了生命中的重创,瞬间从健全人变成截瘫患者,终身与轮椅相伴。据记载:唐山大地震造成3817人截瘫。在唐山市截瘫疗养院,杨玉芳结识了在疗养院工作,同命相连的高志宏。后来,他们由相识到相恋,于1984年的五四青年节那天结为伉俪。
杨玉芳从江苏省回到唐山以后,最初一直住在唐山市截瘫疗养院。他和高志宏结婚后,就搬到了自己的家里,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杨玉芳说:“我们有两个家——疗养院是我们的大家;爱情的小巢是我们的小家,大家有大家的幸福,小家有小家的温馨。”
地震受伤致残后,杨玉芳、高志宏都承受了截瘫患者必然要经历的难以忍受的肉体疼痛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还有初期的迷茫与消沉,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上众多好心人的关爱下,他们最终坚强起来,并找到了自己以后前行的路。
1986年,杨玉芳参加了唐山市残疾人艺术团,跟着团里到全国各地演出,既担任节目主持,又表演诗朗诵和演唱歌曲。当唐山市残疾人艺术团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解散后,杨玉芳便出去配钥匙了,不为挣钱只为生活的充实。他和老伴怀着感恩的心情经常参加义演,慰问部队官兵、慰问敬老院的老人,是唐山心灵家园公益组织的文艺志愿者。他们在河北省第五届公益慈善晚会上被授予“2018年度爱心个人”荣誉称号。2018年,杨玉芳、高志宏两度登上央视星光大道的舞台,实现了他们人生的第二个梦想——面对全国人民倾诉他们感恩的情怀。
杨玉芳自幼喜欢文学,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和命运的转折,他始终认为,命运的坎坷阻抑不了自己生命的前进,更不能压制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在受伤住院治疗和康复期间,他总觉得躺在床上是浪费时间,浪费宝贵的生命,于是大量阅读了中外文学名著和散文、诗歌、小说创作方面的书籍和文学刊物。后来,杨玉芳在唐山市图书馆办了借书证,经常借书看。由于从小就喜欢文学和朗诵,受伤致残后让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所以经常把感悟和心得诉诸笔端,用诗词、小说、剧本、歌词表达出来。他先后创作了40万字的长篇小说《凤凰吟》,诗集《心地放歌》,他还根据自己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了电影剧本《凤凰吟》。杨玉芳在《凤凰吟》这部小说中,把自己对生命的领悟,对生活的感恩都转化为文字,用自己的奋斗经历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成为“感恩、博爱、开放、超越”新唐山人文精神的典型缩影。
2016年,在唐山市委宣传部的鼓励和支持以及爱心文化公司的帮助下,杨玉芳的长篇小说《凤凰吟》和诗集《心地放歌》先后出版发行。数十年来,杨玉芳不仅荣获多项文学艺术奖项,还加入了河北省作家协会。如今,他们夫妻二人都盼望着由他们自己改编的电影剧本《凤凰吟》有朝一日能够搬上银幕。
这些年来,受杨玉芳的影响,高志宏也爱上了诗歌和诗朗诵,经常和杨玉芳参加市、区的文化活动。诗歌《我爱你——中国》就是她和老伴杨玉芳共同创作,在家里反复练习朗诵,最后走上了展示才华的大舞台。
让杨玉芳、高志宏夫妇终生难忘的是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张庆伟陪同下,来到唐山市截瘫疗养院看望正在做康复训练的截瘫伤员。在疗养病室,习近平总书记同杨玉芳、高志宏夫妇亲切交谈,得知他们长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工作,努力融入社会、自食其力后很高兴。杨玉芳、高志宏夫妇还向习近平总书记赠送了自己新近出版的小说《凤凰吟》和诗歌集《心地放歌》,然后即兴朗诵了一首歌颂解放军当年抗震救灾英勇事迹的诗歌,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他们乐观上进、事迹感人,用行动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国外的卫生组织专家曾经预言,由于生理、心理和治疗技术等多方面原因,唐山截瘫伤员最多可以生存15年。然而,40多年过去了,唐山地震3817位截瘫伤员中尚有960人健在,比预言的时间延长近三倍了,而且还活得充实、快乐和幸福。杨玉芳、高志宏夫妇已经奔七,他们能快乐地生活,除了他们具有的良好的心态,所处生存环境的温暖,是不是也有文学艺术的涵养呢?他们和众多的残疾人一样,诸多的爱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追求高雅的文学艺术给他们带来了心灵上的滋养。
杨玉芳说:“唐山大地震后,是街坊邻居把我从倒塌的房子里扒了出来,解放军把我拉走疗伤,最后送我到江苏省南通市人民医院住院两年。我虽然为国家做不出多大的贡献,但可以用笔、用歌喉赞美祖国,讴歌好人,哪怕是给世人作一个陪衬,让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时想想我们,或许有一点儿安慰和启迪,就算做我们对社会的一点贡献吧!”
杨玉芳、高志宏夫妇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了行走的能力,他们感受过生与死的瞬间,承受过期待与失望的痛苦,经历了健全与残疾,残疾与健全的命运转折。他们勇敢地正视和面对人生残酷的现实,用奋斗诠释了什么是坚强,什么是人生。
几十年来,他们夫妻二人相濡以沫,相互鼓励,在人生的旅途和文学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精彩。在那场人生涅槃之后的数十年,他们超脱了生死,蜕变成为行空万里,展翅高飞的鲲鹏。他们昂扬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不仅支撑着他们走过了将近40多年的风风雨雨,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在困难和命运转折面前奋勇直前,永远热爱生活,勇做生活的强者。他们和许多与他们有相同经历的人一样,从不幸的炼狱飞翔到华美的天堂。杨玉芳、高志宏永不言败的倔强性格以及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成绩,向人们诠释了“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的深刻道理。
这就是杨玉芳、高志宏传奇中的点点滴滴,他们的故事远没有结束,因为他们还要用砥砺奋进,继续谱写美丽动人的生命乐章。
杨玉芳、高志宏夫妇朗诵他们创作的诗歌《我爱你——中国》
折不断的翅膀永飞翔
前来参加2019年京津冀残疾人文化交流活动的残疾人写作者和摄影人当中有盲人、聋人和肢残人,其中肢残人占大多数。他们都是疾病、车祸、工伤、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的身体功能障碍。面对人生的不幸和生活道路上的磕磕绊绊,他们没有自卑和消沉,更没有被命运的不幸压倒。
有个画家说:“我画的国画总是有缺陷的,有缺陷才是完美的。你们残障人士的身体功能虽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看似本身是不完美的,其实,不完美的身躯是可以进行重塑的,让自己变得完美。”与会的残疾人写作者和摄影人,他们就是这样的人。在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旅途,他们拿起手中的笔,举起手里的相机,蹒跚地走上所钟爱的文学艺术之路。这也促使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亲近大自然,扩大了交往面,结交了良师益友,增进了身心健康,享受到文学艺术创作给他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在文学艺术这条道路上,他们通过不断地学习,用文学艺术提升自己,用增加兴趣爱好来丰富自己,用结交良师益友来影响自己,在采风、写生、参赛、参展、笔会、朗诵等活动中不断得到滋养和完善,有效弥补了身体的功能缺陷,让自己变得完美。
京津冀三地众多的残疾人以文学艺术为滋养,不断攀登文化高地,投身文学艺术创作,不仅展示出他们的才华,而且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心灵有了寄托,重塑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在文学艺术的征途,从匍匐前行,到在爱心帮扶下,拄着以笔和镜头化做的拐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攀上了神圣的文学艺术高地,步入文学艺术圣殿,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许多人的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歌曲、书画、摄影、雕塑等作品不断在报刊和网络媒体发表,被出版社编入文学书籍、歌曲集、书画集、摄影集,还有的出版了自己的著作。在诸多文学艺术征文、征稿和大赛中,他们捧回了金灿灿的奖杯和红彤彤的荣誉证书。其中有不少人陆续加入各级各类文学艺术团体。他们在语言艺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和综合艺术等文学艺术中拓宽了自己的人生宽度、广度和深度,助力他们不断向梦想抵进。不仅实现了自身价值,也为残疾人文化建设做出了努力和贡献。
在这次文化交流活动期间,残疾人写作者和摄影人在唐山大地震纪念馆感受了心灵的震撼,在南湖景区饱览了秀美景色,纷纷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精心构思,潜心创作,用他们的笔和镜头,赞美唐山,赞颂美好的幸福生活,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创作出一篇篇饱含深情的诗歌、散文和摄影作品。
说起唐山,张骥良和任淑敏都与唐山有着不解之缘。张骥良是中国作协会员、北京市残疾人写作学会会长、盲人作家。1976年7月30日,他受北京市第八制药厂全厂职工的委托,带领由十辆大卡车组成的车队,把3000箱消毒用品和来苏水送到了唐山地震灾区,一路上耳闻目睹了解放军和唐山人民忍受着巨大悲痛抗震救灾的壮举。北京市残疾人写作学会秘书长、河北省采风学会北京分会副会长任淑敏的老伴儿是唐山人,她老伴儿的两个十来岁的表妹在那场地震中不幸罹难。她在部队担任团职干部的老姑夫来唐山开会,也在地震中不幸罹难。刻骨铭心的经历,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他们一起商量后,马上撰写散文《一位盲人抗震救灾者的回忆》。那晚,张骥良用微弱的视力,趴在纸上写,一直写到深夜。任淑敏也在一旁忙着修改补充。第二天下午,从唐山抗震纪念馆回来,任淑敏抓紧时间,用手机和酒店的电脑,最终完成了作品的创作,按时报送。
北京市残疾人摄影协会副秘书长,荣获第三届河北文学艺术“彩凤奖”摄影组二等奖的刘忠,尽管身材矮小,但他始终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到南湖拍摄风景和夜景,创作了《有爱无碍》等摄影作品。中国卫生摄影协会副秘书长、新华社中国图片总会签约摄影师陈亚伟,除了采风写生,从始至终还为本次活动拍摄了大量的珍贵照片。
在颁奖仪式上,京津冀三省市残联的领导分别向获奖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唐山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刘松青,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唐山市公安作协主席李春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唐山市开平区作协主席刘云芳先后对作者的摄影作品、散文和诗歌进行了点评。他们结合作品点评,简要谈了如何把握摄影、散文、诗歌的主题、选题、思想情感表达和展现精神高度。他们深入浅出,十分专业的点评,成为一堂精彩的文学艺术讲座,让大家有了新收获,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
会后,在餐厅,在等车的空隙,在行进的车上,许多人聚在一起畅谈参加这次活动的体会,尤其是聆听三位老师对作品点评的体会。大家围绕这个话题,尽情地畅谈,有了相同的认识,他们收获最大的不仅仅是获得某个奖次和荣誉证书,而是一双十分有力的文学艺术大手,助力他们继续前行,走得更稳、更好。三位老师对作品的点评,宛如甘甜的雨露,滋润着每一位残疾人写作者和摄影人的心。比如李春华老师所讲的,散文如何立意,如何抓住切入点,如何抓住细节等问题,不仅对散文,而且对诗歌,对摄影,乃至对其他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同样都很有教益。
参加这次活动的残疾人写作者和摄影人,尽管职业不同,经历各异,但他们都有相同的爱好,那就是热爱诗歌、散文写作和摄影。纵观他们以往和本次活动创作的诗歌、散文、摄影作品,不难看出,这些作品既有个性,更有共性,让人们看到了京津冀残疾人对文学艺术的挚爱情怀,看到了京津冀残疾人文学艺术事业和文化工作整体前进的步伐。这些作品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能够焕发起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展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光辉。这些作品不仅呈现出京津冀残疾人事业发展史的长镜头,而且呈现出祖国历史文明的景深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景深。
人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就像水滴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人生如梦,生命瞬间化作烟云而永远散去,所有的功名利禄也会随之消失。对于热爱文学艺术的人来说,只有记录自己生命印迹的文学艺术作品会留在尘世间,不管这些作品对人类进步,对时代发展有多少用途,但毕竟远远胜过一片空白吧,这,就是京津冀残疾儿女发自肺腑的心声。
在返程的汽车上和回京的这几天,家住北京海淀、丰台、朝阳、平谷、房山、昌平、通州等区县的残疾人写作者和摄影人,分别写了感想、体会和诗文,陆续发到“微信群”,表达了他们对唐山的眷恋,对参加这次活动的感念之情。张跃勇说:“参加这次活动,我们腿脚不灵便的人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打心眼儿里感念京津冀残联和唐山人民。特让我感动的是,河北省残联的领导半蹲在地上,与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握手并亲切交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还有市残联张明超、钱栋梁、赵娟搀扶我们上下车,帮着我们递拐杖、拉行李,倍感温暖。”北京市残疾人摄影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河北省采风学会北京分会副会长、全国汽车手动装置发明人之一张玉良说:“这次活动是京津冀残疾朋友文化交流的盛会,为我们这些摄影爱好者搭建了一个采风创作平台。尤其是让我们坐轮椅的能走出家门、亲近自然,能和残疾朋友一起畅谈诗文、现场拍摄,特别高兴。”家住平谷山区的王欢是北京年龄最小的作者,从唐山回到家里,他连夜写了2000多字的散文《唐山之行》。他们都在字里行间表示,要用充满激情的文字和摄影作品,继续在文学艺术的沃土耕耘播种,努力创作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作品,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收获快乐、美好和幸福。以后要继续用键盘敲击跳跃的文字,用镜头捕捉大自然和人生的美景,不断书写崭新的华章。
展阅京津冀残疾人文学艺术的百花园,可以欣喜地感触到诗文图所蕴含着的滚烫炙热。
残疾人作者所独具的文心设置、所呈现出的人文视角、所唤起的生活情趣、以及对未来向往目标的读解,他们的感悟尤为深刻。
心底奔涌着无限激情,满腔热血与沸腾思绪交织,所有作品都澎湃着对美好新时代的盛赞。如诗如歌、如梦如画。伟大的新时代为凤凰继续展翅高飞,提供了绝好机遇。
继续感受他们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进一步促进京津冀三地残疾人文化协同发展、融合发展、共同繁荣,正是京津冀三地残疾人文化交流活动的实际意义。(摄影:陈亚伟、张玉良等)
作者刘维嘉,笔名运河雄鹰。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写作学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文史特邀委员。现任河北省采风学会北京分会会长、北京市残疾人写作学会副会长。
北京市代表团
天津市代表团
河北省代表团
河北省残联文体部主任冉美华主持颁奖仪式
领导为摄影作者颁奖
领导为散文作者颁奖
领导为诗歌作者颁奖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唐山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刘松青点评作品
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唐山市公安作协主席李春华点评作品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唐山市开平区作协主席刘云芳点评作品
获奖者朗诵诗歌
责任编辑:李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