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前,一声平地惊雷惊醒了沉睡百年的东方睡狮。七十年砥砺前行,我们的祖国也开始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站在建国七十周年的时代当口,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建国七十年间,生产力极速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教育、文化、衣食住行、娱乐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50年代,工装裤的兴起,人们普遍信奉“劳动最光荣”的信条。60年代,发生了三年自然灾害,这段时期,是新中国发展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棉花大幅度减产,国家实行粮票、油票、布票制度。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做“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绿军装成了当时人们在服饰上的追求。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服装颜色、款式、面料和质地变得丰富。那一年,我八岁上小学一年级了,学校教室在张面沟生产队沟口,也就是现在我自家屋弟弟张来成住的地方。那个时候学校是陈志民老师校长兼全年级的代课老师,教室是生产队两间松松垮垮的土木结构公房,一间是陈老师办公室,一间就是我们一到三年级的教室。教室一共三个年级,陈老师给一个年级讲课,另两个年级学生在预习熟悉新课文,三个年级的学生人数加起来还不到十个人。门前是一条大水沟,每到阴雨连绵小河涨水的夏季,就是我们小孩子的游乐园,记得好几次涨水上学路上我们把鞋脱掉放在水里当小船在前面漂游,我们几个小学生就会光着脚跟在后面跑,一次跑着跑着,前面的鞋子被一个浪花打翻找不到了,只好光脚到校面壁思过,回到家自然免不了父亲一顿暴打!
三年级以后就在闫沟口上学,小学教室就在郭民生现在住的地方。随着东佛学生生源增多,一座座危房教室满足不了学生需求。为了安全考虑,当地政府开始修建新每个年级一座砖瓦结构房子,一共五个年级教室。进大门前面一排校长是郭炳华,有陈志民、苏照方、谷正刚、董学瑞、陈志宏等老师的办公室。灶房食堂在最后一排右边一间房子里面,学生吃的糁子和烧的柴火都是家长给学生送到学校交给管伙食费的老师,老师给发一种盖有老师人名章的小饭票。在教室尽头的屋檐下挂着一口小铁钟,枣核形的钟锤下系着一条麻绳。伴随着“铛铛铛铛”节奏轻快上课铃声,此时,一间间教室的门像一张张大嘴,把散布在厕所里、操场上、走廊边的学生,风残云卷般地吸了进去。只见敲钟的陈志民老师双手握绳、气定神闲,像指挥家站在舞台上。当下课的钟声,“铛——铛——铛——”节奏缓慢响起时,像疲惫的我们打着哈欠。这时,教室就像张开的大嘴巴,天女散花般地,又把我们吐了出来。
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在以往,看戏听戏是人们的主要娱乐方式。在学校北边一个平台的院子里有一座戏坐东向西的戏台子,与戏台遥遥相对的是庙沟洼祖师爷神庙。就是现在郭炳华老师住的地方。老家的戏台村子既是村里的集体开会的场地,也是农村唯一文化娱乐场所。在这个院子门口有个小卖部,那个时候人们把小卖部不叫小卖部,而叫“代销店”是一个土柜台,是供全村人油盐酱醋日用百货种庄稼卖化肥的唯一代销店。现在的东佛依然繁华,但戏楼的辉煌却没能继续。随着生活的不断进步,如今的人们早已不再满足于看戏听戏这一传统的娱乐方式。在这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山村之中,戏楼留在岁月中的痕迹,只能在老一辈人们的记忆中追寻了。比起我们原来学习条件要好得多了。如今的东佛小学3层教学楼和办公楼都早已拔地而起。伴随着生源减少,我们的后代上学全部到了交通便利的灵口镇上学,虽说有点远,但是家长和学生都不用走路而是坐车就可以方便去上学了。许多家长在学校周围租房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陪读,一直到高中升大学!
如果说70、80后是沐浴改革开放春风中成长的一代人,那么作为90后便是改革开放推动祖国发展的见证者。我们70后的是伴随着一根有线广播牵入农村家家户户。记得喇叭只接一根线,另外一根接地线。那时候,小喇叭播出的内容多是“最高指示”和政治宣传方面的内容,有时候也会放戏曲和歌曲。当然,我更喜欢喇叭里面播报的少儿节目,是转播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听到“滴滴哒、滴滴哒、滴哒…… 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就双手托着小下巴一动不动坐在门墩上,而大人们最关心的是天气预报。这小喇叭时兴了一阵子,后来收音机了。又慢慢有了电视机,不知何时它悄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更加让人不敢想象的是电灯下乡,电力、电影、电视下乡一步步走进千家万户。进入80年代中后期,计划经济的影子已经消失,市场经济的氛围逐渐盛行,商店里的商品逐渐丰盛,但依然是凭“票”购物,只不过这时的“票”不再是那些花花绿绿的粮票、油票,而是实实在在的钞票。
“秦岭最美的是商洛”,在文化底蕴深厚的贾平凹作家笔下,商洛是一片令人神往的沃土。商洛也是一片有待开发的土地,山大沟深,人多地少,立地条件差。是全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这里父老乡亲们做梦都想发财致富,种种客观条件制约了商洛山的经济发展! 小时候常常听人们说一句顺口溜:“祖国山河可爱,只把王岭、四岔除外”就是比喻这里沟壑纵横,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父老乡亲们“种粮靠天收,吃粮靠救济”的生活真实写照。其实不仅仅是王岭、四岔,我们这里祖祖辈辈的父老乡亲们何尝不是一颗汗珠摔八瓣,面朝黄土背朝天背朝天啊!抬头见山,低头还是见山。行路难,一直困扰着乡亲们的出行。穷在山上,苦在路上。对于交通不便带来的种种困难,导致山里信息闭塞,经济发展跟不上,身处大山里的乡亲们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同样是打下来的晒干核桃土特产,如果在街道能卖到一二十块钱,甚至大城市卖到三四十块钱一斤还抢购不到的好价钱,然而在我们山沟里眼看着坏掉烂掉连甚至十块钱也卖不动的现状。昔日与世隔绝的大山深处,如今水泥路面已铺到了家门口,更多贫困地区的老百姓走上了水泥路,坐上了客车,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道路的条件改善,为群众致富架起了腾飞的翅膀。
改革开放后,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免课本费、学杂费,寄宿生给予生活补贴)工程,学生们吃到了免费营养餐。师生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校舍,上课用上了多媒体。不仅如此,如今我们山里的百姓家家户户乡亲们大多住起了楼房,用上了高端家用电器,电脑、空调、洗衣机、电冰箱、电磁炉、彩色液晶电视机、互联网、热水器早已走进了大家生活。许多人都买了电动车、电动三轮车、小汽车,智能4G手机几乎人手一部,5G网络正在兴起。无论是走在天南海北,随时随地都可以和家人视频聊天。智能手机的出现替代了照相机,特别是微信支付,更是方便寻常百姓。就连现在两三岁的娃娃都会用手机领取和发放红包。现在农村就连六七十岁的老人,都可以领到高龄生活补助金了。
我们家乡的这一切变化都是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正如歌中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作者简历:
张国强,70后、陕西商洛人。《意不尽网》主编;《中国传媒新闻网》采编《采风网》会员驻武汉通联站;《泾渭文艺》杂志社驻地编辑;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市场报>>《人民日报市场报网络版·中国经济瞭望周刊》《人民日报市场报网络版·创新中国》《人民日报市场报网络版·城市新闻周刊》《人民日报市场报网络版·法制周刊》《经济日报·旅游中国报》《台湾好报》《北京青年报》《中国传媒新闻网》《中国法制西部网》《陕西法制网》《陕西电视报》《西安商报》《商洛日报》《三秦电视报商洛版》《采风网》《泾渭文艺》等报刊杂志、网站刊发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