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四十六年后的握手
四十六年后的握手
作者:王志海
     六月十六日的早晨,小雨淅淅沥沥,将近九点钟的时候云开日出,太阳露出笑脸。
     宣化万柳公园内,一群人,下车握手,拥抱,寒暄。个个心情激动。
     白发飘逸,步履匆匆,欢笑声引来了游园人的窃窃私语,驻足观看。
     大巴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驶,穿越了无数的崇山峻岭,到达目的地。走这么远的路,为了啥?
     翻开岁月的记忆,回到一九七一年春天。来自黑河两岸,海陀山下,白河之滨的五十多个稚气未脱的年轻人。背着各自的行囊,翻山越岭,走小路,淌大河,从四面八方来到赤城五七中学。
    青春曼妙,憧憬未来,同窗共读,历时两载。
    他们在一起经过风雨,熬过寒冬。在即将毕业之际。接到省里通知,“毕业不分配,哪里来回哪里去”。
    一纸文件,毁了一世青春。
    毕业后,有的同学没有门路,苦苦地在农村呆了一辈子。有几个女生,迫于无奈只能结婚嫁人,生儿育女。
    当四十六年以后,同学们在见面时,互相心头一惊,芳华无影。有的人满头白发,满脸皱纹。
    这就是让岁月的风雨洗礼后,一种成熟的沧桑。
    寒暄几句,道一声,你好吧?握着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四十六年后的第一次握手,难以言说的痛苦,深深地藏在每一个人的心灵里。
    生活给了每一个人都不一样的结局。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肯定的,那就是磨难。
    师范一班的同学,都来自农村大山深处的贫困家庭里,没有钱去享受更好的教育。念师范每个学生每月补助8块钱。这钱足够一个学生的生活费。能减轻家里很大的负担。
    毕业后当老师,心里抱着满满的希望,憧憬着未来。
但是,不分配工作。一切梦想都化为泡影。带着沮丧,带着烦恼,又无奈地回到了各自的山村里。
    有的同学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勉励自己。
    分布在全县各个村子里的同学,有的选择当兵入伍,走上保家卫国的从军路。有的继续学习,准备求学深造。有的暂时先当民办教师,教书育人。准备以后另谋出路。
    十年文化革命,从农村走出去的机会少之又少。
    微风吹过,万柳公园内,一湾湖水,碧波荡漾,几只野鸭在水中捕食,你追我赶。游人渐渐多了起来。
    岸边的白玉栏杆旁,架好的相机不停地咔嚓、咔嚓。你和我合影,我与你摆照。两人一张照片,三人一个组合。
    集体照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相机闪烁,三十位老人,三十张笑脸定格在历史的时空中。画面瞬间捕捉到了每个人的表情。
    那是饱经风霜的从容淡定, 
    那是经历人生风雨后的自信与成熟,        
    那是历经坎坷后的艰辛与幸福。
    一张脸,就是一段人生的历史,一个人就是一册社会的历练的记录。
    师范一班的学生,家庭出生都是贫困的。艰难困苦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里,镌刻在骨子里。所以,他们不怕吃苦,他们的韧劲能适应各种环境。
    班长 白文普,在燕山大学教书。专程从秦皇岛赶回来参加同学聚会,黑河沟里出了个大学教授。
    祁万利多才多艺,民主人士,曾任两届省政协常委。市政协付主席,连续三届任全国人大代表,官至付厅级。
    方正瑞、连振科、荣瑞峰三位同学都担任过领导职务,他们有能力,有担当。都是处级领导干部。
    出生贫寒的班级体,为啥人才济济?靠的是自强不息,靠的是顽强拼搏。
    张景龙脑瓜灵活,书法造诣颇深,字体龙飞凤舞。是电脑技术超人。还是个热心人。
    周慧平女士,清华大学毕业,国家部委的高级专业工程师。是非常了不起的女中豪杰。她平易近人,谦虚谨慎,骨子里透着家乡人的善良与纯朴。
    狄秀花、王玉清两位才女,千里迢迢,从内蒙古大草原而来,不辞辛苦,为了一场聚会,为了一次深情的诉说。
    田桂梅,刘素清,乔秀清,李德枝四位女教师,一生淡泊名利,为人师表。把青春奉献给了她们热爱的教育事业,甘做人梯。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夏日的翠柳上,没有看见两个黄鹂在鸣叫,却看见一群和平鸽在空中飞翔。凉亭旁,系着红领巾的少年儿童,翩翩起舞,放声歌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刘桂荣,王秀平两位老大姐,积极支持、参与这次聚会,对老同学嘘寒问暖,关怀倍至。
    李爱珍、李芳梅、常小青、李秀峰,她们不多言不多语,把内心深处的爱和丰富的情感全部凝聚在笑脸上。其实,她们也是成功的女人。
    刘素英,聚会的积极支持者,是个豁达,开朗,乐观的人。
    李占林精明能干,在单位也是一员猛将,他们为人坦诚、开朗。是个智慧型的人才。
    杨杰,为人忠厚,处事实在,幽默风趣,朴素,善良。人们都说他是个“好人”。
    张忠国、张树峰,不善言辞表达,内心深处却是波澜壮阔。他们是埋头苦干的人,为人处事热情实在。
    马荣秀,于忠新、宋建设三位男教师,一生朴实无华,不争名,不争利,在普通平凡的岗位上工作一辈子,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农村教育事业。
    赤城的山水养育了他们,农村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他们朴实无华的人品。
    李江,黑河沟里的汉子,生活在被许多人遗忘的角落。他用知识和智慧,服务于当地的老百姓。是农村中呼风唤雨的能人。
    曹友,是个一生中经历过太多风雨的人,靠自己的拼搏,赢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幽默,睿智。有着一股不服输的气势。为人处事大方,热情。
    王殿文,成熟、稳重,在大机关工作多年,历任好几个部门的科级领导。文笔老道历害,知识渊博。是个让人钦佩敬重老大哥。
    赵文敏,我脑海中始终没有忘记的名字。她学习刻苦,为人处事干练。颇有才华。虽身体有病,但为了同学聚会,她也是出谋划策,操心受累。
    万柳公园蓝天白云,清风徐徐,清澈见底的湖水,倒影浮悬。
    它留下了我们渐行渐远的身影,
    留下了那爽朗的笑声和浪漫
    留下了聚会人的记忆和情感
    同时,也留下了遗憾,尽管是四十六年来同学们第一次相聚,仍然有不能参加者。
    王志全性格直爽,是个热心肠的好人,他是摄影、书法爱好者。这几年小有成就,在当地颇有影响,作品上了赤城县文化广场书法墙和赤城年鉴封面、底面。还来宣化搞过摄影展。
    刘玉山、郑文志头脑精明,处事干练,见多识广。 三位同学积极参与筹备工作,却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来宣化聚会,万柳公园没有留下他的身姿靓影。我深表遗憾。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遗憾很多,感慨很多,但是,四十六年后的这一次握手,足以慰籍心灵。我为有这样的同学而自豪,因我水平有限,书不尽言。
    两年同窗,却熬了四十六年的分离之苦,近在咫尺,却如天涯之隔。这是时间跨度最大的一次聚会。
    才相见,又离别,太过匆匆。何时再逢君?无语泪纷纷。
    这是万柳公园聚会的一个片段,或者说是一个花絮。我写出来是为了记住这个特殊的日子。词不达意之处,敬请同学理解。
责任编辑:李洪涛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槐河的水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