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历史国学 > 真品《道德经》编后
真品《道德经》编后
作者:山神

《道德经》编后

理解《道德经》,要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入手。老子生于约公元前571至471年,长命百零一岁。那个时期,群雄相争于列国,周朝(东周)开始走向没落,是从春秋末期走向战国时期的关键阶段。混乱、荒芜、饿殍遍野种种景象显现于世。作为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老子,出于救世救民,将他自己学习体悟到的“道”传播于世,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虽然有人尊称老子为太上老君、道家鼻祖,认为老子是“道”的发现者和提出人。但,本人还是认为老子是吸收了前人的知识和文化以后,才有了他的力作--《道德经》。当然,他的收集、加工、整理和升华,是必不可少的。《道德经》中老子提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是说“道”在远古的时候人们是不知道有她存在的,后来知道了她的存在就亲之并赞美之。“人之所教,我亦教之”,是说老子仅仅是传承者,而非发现者。“古之为道者”,也是说老子之前的古代就有行道的人了。“言有宗,事有君”,也在印证“道”是有来历和记载的。

按黄老之术来说,“道”可能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有提出。还有人说,早在6000年前的伏羲时期,就有对“道”的记载。从“道”的字型看,“道”从首,从走,有从头到结尾的意思,也就是整个宇宙从开头到现在的发展变化过程。有人喜欢三言两语就把“道”讲清楚,实则是很困难的。老子都用九九八十一章,才逐渐地给我们描述了“道”,想用概括的方法,简单的、现代式的语言说明什么是“道”,就太难了。最好的办法就是逐章逐句的原原本本来学习,学完之后对“道”有所领悟,就很不错了。从《经》中可以看到:她具有物性,有光、有色、有精、有形。能够生成宇宙这个“一”。她具有灵性,可以依附于万事万物之中。她是深邃的、盅形的,是运动的、圆球形的、循环往复的,可比当代提出的黑洞理论。这比之现代的“宇宙大爆炸”极点理论早了若干千年。这种最接近大自然的方式,为我们的祖先的思想形成,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客观性基础。西方和现代人多以直线性逻辑推理,而我们的祖先善于用自然的、圆融的方式认识和解释问题,这不论在哲学还是科学领域都是先进和超前的。虽然,古人对“道”的理解也仅仅是一个假说,但我们的古人刨根问底的能力和认识世界的方法足以让我们引以为傲!

可以认为,《道德经》是老子写给后世君王的一封长信。那个年代,没钱的穷人是做不起学问,也不识字、写不起文章。而文章之用处,尤其是政论性的文章,必为王者所用。退一步讲,也是给有志于治世佐政的权臣、贵族们看的。所以,理解《道德经》不能从常人的角度去看待它。而要站在周朝王庭的高度,代周天子讲给那些小诸侯君王们。

这也是许多人感到《道德经》观点匪夷所思的地方。对平常人而言,教育人们一定要有大作为、大理想、大志向、大抱负,一定要好好学习,建功立业。而老子却说“无为”、“绝学”、“虚其心”、“弱其志”。是不是叫人们什么也不要干了,坐享其成、坐吃山空?实则绝非如此。大家应该看到,君王所为,多为攻城掠地、修城筑墓、尔虞我诈之事,除了攻取敌人,就是搜刮百姓,很少真正利益民生。看看秦始皇的作为--修阿房宫三百里,筑万里长城以御敌,桩桩件件都是人民的血泪。所以,老子劝君王们无为是没有问题的。读者不要自当主角,认为《道德经》就是写给自己的。当然,普通人如果能领悟其要领,能悟“道”,借鉴价值也是很大的。

乍看起来,“绝学无忧”、“绝圣弃智”、“智慧出,存大伪”颇为难解。我们讲个故事大家可能就能明白:讲现代营销时,会拿这样一个例子举例。一个牙膏企业为了扩大销量,召开群英会,在员工大会上悬赏5万元奖励拿出“金点子”的人。一个员工在纸条上写下“把牙膏的嘴扩大0.5毫米”。被厂长视为金点子,当场兑现现金奖励。试想,这个主意是让人们不经意间多用一些牙膏,增加了牙膏的消耗量,销量就自然而然的增加了。反过来,这不是让人们浪费牙膏,进而浪费钱财吗?真正是一个馊主意、坏主意。却被营销家们津津乐道,引以为自豪。这不正是“智慧出,有大伪”吗。

人类许许多多所谓的智慧,不是用于直接害人的战争,就是间接盘剥别人的商场。从现代战争的角度,人们不仅将战争手段发展到了极致,还将战争武器达到了足以毁灭人类的地步。现代经济,不仅从经销过程中摧毁了平衡,贫富差距日益增大。而且,还大量消耗了资源、破坏了环境。再过几十年就没油了,没煤了,没矿石了,以后子孙后代怎么办?可见,人类的智慧,很多是用于掠夺的。总之,老子对人们“智慧”、“学问”、“点子”、“主意”和“心眼”是看深看透的。全是为了自己或者所谓群体的利益,损害他人和后代的利益。即使研究出了有利于人类生存的产品,也是低价进、高价出盘剥别人。更别说假冒伪劣和各种套路了。

据说过去的内蒙牧民很纯朴,一位旅行者饥渴难耐就到一个蒙古包前,发现门只是虚掩着,就推门而入。屋内并没有人,只见灶台上放着一个冒着热气的水壶,边上还放着茶碗、茶点。因为实在饥渴就从壶中倒出了热乎乎的奶茶,并吃喝了起来。临走,放下了钱和纸条对老乡表示感谢。后来,遇到当地老乡,老乡说:“这茶就是为远方的客人准备的,因为游牧民族说不定什么时候才能找到歇脚的地方,所以,不管到了谁家都跟到了自己家一样,渴了就喝,饿了就吃,是不用付钱的。旅游者将这个故事传播到内地,内地的旅游者一拥而上。可是,当地乡亲们家家户户都锁闭了门窗。原因是游客们不仅仅喝了老乡们的奶茶,还顺便拿走了老乡们的各种家当。总之,值钱的,不值钱的,全被这帮聪明的旅游者们当作战利品拿走了。

老子理想中所倡导的社会是:人民安居乐业、男耕女织、茅房草舍、深居简出、粗茶淡饭、纯朴厚道,以致过往行人来了就不想走的人间仙境。按经文就是:“甘食、美服、安居、乐俗”。提倡那些作君王的要谦和低下、平等待人、少做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甚至兵戎相见的事情。不横征暴敛、不劳民伤财,不横行霸道、不强人所难,不巧立名目、不明夺暗取。

汉朝“文景之治”时期,两位皇帝深谙此道,为汉朝打下了400年江山基础。传说中,三皇五帝时期,也有相当的时间是这么美好幸福的。西周时期,把“天下”分成了70多个小的国家,正是老子描述的“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的安乐景象。而自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这种和睦局面也就被打破了。

是老子提倡的社会制度不好,还是人们不能坚持做到它?答案是明显的。人的欲望超过了自然给予人们的生活条件,去追求穷奢极欲的所谓快乐,结果必将是违背天道,明争暗斗、互相残杀。

尤其是世界不是大一统的一个周朝,更不是只有一个中国天下归一。在多极世界中,一些国家这样做,另外的国家不这样做,听从老子这样做的国家反而会吃亏。所以,哪个国家也不会这样做。只有某大国能够自觉遵从这些主张,世界才能太平,才会安然无恙,幸福才能长久。而当它是一个张开血盆大口、吞噬他国利益的猛兽的时候,你不兵来将挡,恐怕必遭其害。

然而,老子思想还是光芒万丈的。对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和内在价值。在执政、修身、行兵打仗各个方面都有强大的指导作用。它不是兵法,胜似兵法。它没有具体的指导战争并且强烈的反对战争,然而,如果有战争摆在面前,他也是不怕的,也是完全可以战胜来犯之敌。不是政令,强似政令。如果,一个人修持《道德经》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自觉自愿的遵从政令,或者随顺自然的度过历史各个不同的阶段。因为,它已经强大如水,随遇而转,自然流淌,任何所谓的艰难险阻也挡不住其前进步伐。修持她到了一种地步,如果你是当政者,也会自然而然的听从《道德经》中的要义去执政为民了。

《道德经》的确是个修身的好办法,对别人好了,自然也对自己好了。不贪图太多了,心情也就快乐了。不吃喝过度了,身体也就健康轻松了。不这个事那个事的了,也就不累了。难道不是吗?《道德经》加持于身,不富而自富,不乐而自乐。得道者,自可得天下之快乐,自可得天下之财富。这些人不富裕,不幸福,是不可以想像的事。而那些贪图升官发财,一心坑蒙拐骗的人,往往一时得了便宜,后患是无穷的。关键是他们总被利益驱使,是难享人间真正快乐的。有些人承袭他们前世或者家人积下的福德。一旦消耗光了,他们的福报也就消失了。

老子提到的仁义礼方面的认识也是高层面的。相比道德而言,仁义有其狭隘的一面。首先,仁义总是图回报的。其次,仁义要求是对等的。第三,就是你不仁我不义,针尖对麦芒的。比如,刘备因桃园之义而舍统一国家之大义。宋江为了归顺而毒杀兄弟,可见义的狭隘。老子讲求的德,是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好。在修身养性方面,在处理内部矛盾方面,老子讲的德无疑是伟大的。

从当今世界情况是,人家拿航母逼你,拿萨德逼你,拿美元逼你,要你屈从、要你听话,然后要你出钱、出力、出血。你碰到全是赤裸裸的强盗!在这样弱肉强食、无法无天的年代,只有强盛、强大,并能“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才是必然的生存之道。

所以,《道德经》的道理是非常正确的,它倡导的理想国度也是很美好的,唯一缺乏的就是全人类的统一。而这又是很难做到的。用《道德经》的思想同化全人类,说不定是一个很不错的创意。因为人类足以用自己制造的武器,摧毁人类自己好多次。再不弱化人们的“上进心、求知欲”最终或许就只有自取灭亡了。

当今时代,我们的国人还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道德经》思想指导下,不断消弥我们的贪婪和奢望,为全人类的和平做出应有贡献。当前这个阶段还是以国际矛盾为主的阶段,奢谈大同之治还为时尚早。尤其是有些人喜欢谈论哪种社会制度好,哪种社会制度不好,是不切时宜的。并且,社会制度也跟“道”一样,循环往复,需要及时调整和变化。领导者应以《道德经》的精神,体民情、察民意、凝民心使自己国家的问题得到解决,使国力得到提升,事业达到强盛,能够做到拒敌于国门之外,保境安民。

那个时代,人们还不懂得地球是围着太阳转的。所以,也不要神化作者老子本人,也不必过度解读文中的一些含义。用最自然、最朴实的方法理解就行了。尤其是在传播《道德经》的时候,总是用所谓高深莫测的字眼来遮挡人们的视线,叫人看不懂、听不明白,就不利于经书的推广和传播。

柔弱的婴孩不被豺狼虎豹吞食的事例还是屡见不鲜的。最早就有白起是狼孩的记录。现代的记录中,也有狼孩的不少故事。野生食肉动物不吃怀孕动物和幼崽的视频也经常可以见到。所以,保持柔弱的雌性是长生的秘密法门。

毛主席精彩地演绎了“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的战争要诀。真正的高手不是总拿着架式防备敌人的,而是待敌来攻时,不等对手近身就把他扔了出去。主席多次用兵,都体现了神龙见首不见尾高超境界,连美军用先进的侦察设备都看不到我军的行踪。可见出神入化,用兵如神之精妙。

道生一,“一”是宇宙这个整体,是宇宙原始的状态,可以与易经提到的“太极”相一致。“二”是指乾和坤,亦即阴和阳。“三”指“象帝”,象帝即万象之帝,即玉皇大帝。上有天庭、有玉帝是古人的观点。这与有神论、无神论是没有关系的。我们可以假设,当古人看到海市蜃楼的时候,他们一定想这是天上的仙境。天会刮风,会下雨,有时候还会下鱼雨,一定有神仙在管控。《山海经》描写的内容,实则是古人探索世界留下的记载,当他们看到黑种人、白种人的不同肤色,不同头发和眼球的时候,认为有鬼怪也不为奇。不说西方神造世界之说,单说关于外星人的推测,也不能说我们的古人认为有天人、有玉帝就算什么迷信。

世间确有毛泽东一样“用兵真如神”的神人。也确有秦桧一样专搞“地下工作”的小鬼。古人所崇拜的图腾,比如龙凤,也恐怕是有些来历的。大家知道,龙的种类很多,会走的、会跑的、会飞的都有。估计那时候会看到恐龙时期留下的遗骨,白骨嶙峋,赫然在目。也说不定就有凤凰、四不像那种神鸟、神兽,只不过现在已经绝迹了而已。

关于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以及不同的版本,本人认为还是以谨慎的接受为好。就年份而言或许帛书比王弼版本要早三、五百年,但帛书距老子也有三、五百年的时间。王本出自社会上层名流世家,是广为流传的公开版本。帛书出自马王丞相之手,甲乙本内容也不尽同。很难说帛书就是真本。有人说,“道可道,非常道”应为“非恒道”。常是为了避讳文帝刘恒的恒字。那么,我们从王弼版本中看到了许多刘邦的邦字,为什么不避讳刘邦,偏偏要避讳刘恒呢?实际上,王弼出生时已经不是汉朝,而是魏朝,曹丕当皇上了,还避讳什么刘恒。

王弼版本非常规整,非常齐全,意思也非常明快,朗朗上口。只要我们能够读懂经文的意思,就不必纠结哪个真、哪个假了。

2016年,本人在微信群中看到《道德经》原文及其译文。后来,在网上又读到许多对《道德经》的翻译。各种译文千姿百态,共同特点是苦涩难懂,越看越让人迷茫,才下决心按自己的理解重新进行翻译。我们赞成百花齐放,但在古文翻译上,还得讲究原汁原味,还是要按照文物修复的原则,修旧如旧。作者李耳绝对不会像得了精神分裂症一样,有多重性格、多重思想,只有能够最接近他原意的那种翻译才是真实的、有意义的。

本人的翻译,力求直白、简明,既不添油加醋也不删不减、不改不变,尽量消除那些苦涩难懂、虚头巴脑的语句,让每句话有现实可比性、有现实意义。这恐怕也算“格物”吧。总之,以看懂、听明白、接地气为原则。达到普通人都可理解的目的。

不可否认,译文中添加了本人自己的诸多谬见,有些只是猜测。比如太极图的意义,已经无从考证,我们只有通过合理的推测,来认知它的原义。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2019.11.28

[下一篇] 真品《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上一篇] 赵铁民与李标镇道碑的不解情缘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