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特别喜欢竹子。记得我读小学五年级时,父亲骑着“燕山”牌加重自行车从百里之外的跃峰渠工地带回三棵竹子,在那个物质匮乏文化生活单调的年代里,这无疑给小院增添了几许新鲜和温馨,我们连夜清理、挖坑、栽植、浇水,把她栽到小院东南角。这三棵竹子没有犯苗就活了,翠绿点点,挺拔向上,竹竿鲜亮、竹叶文静,一时间成了左邻右舍茶余饭后评头论足的对象了。谦哥曾在北京工作过,是村里见过大世面的人,对竹子情有独钟,说北京人特别喜欢竹子,竹子象征着君子,要是哪个四合院有竹子那可了不得,很可能之前是大清的贝勒或王爷的府院;唐老师是村里资格最老的国办老师,他围着竹子踱着方步、转了好几圈后才娓娓道来,竹子的“节”和“空”被古代的文人墨客推崇备至,凡书院皆植绿竹,寓意竹子能帮助书生专心攻读考取功名;五叔是个耿直爽快的人,说庄稼人种啥竹子,还不如种棵槐树有用呢。
父亲之所以喜欢竹子,说是因为竹子具有正直向上、不折不弯、虚怀若谷的精神,是君子的化身。他不但喜欢竹子,而且还擅长画竹子。他经常一个人站在竹子前面,仔细端详着不同季节、不同背景下竹子的形神姿态,帮助乡亲们把翠绿清逸的竹子画在影壁墙、风扇门上,远运望去,惟妙惟肖。不仅如此,邻居们都说父亲做事风格也有些随竹子。父亲曾在部队学过中医,复员后回村当赤脚医生,一心一意为乡亲们服务,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田间务农,随叫随到,我清楚地记得父亲用自家香油浸泡了几只幼小鼠,专治烧(烫)伤,周围几个村谁烧伤了就到我家让父亲给涂抹几次,效果奇佳,受到乡亲们的一致赞誉。谁家的小孩子着凉拉肚子了,只要请父亲给扎两针就好了,哪位大爷叔叔因劳累而腰痛膀子酸了,也都来让父亲给拔个火罐或者针灸一下马上就见效了,这些从不收取任何费用,即便需要吃药打针的,也都是尽可能用价格低的、疗效好的药品,他的这些看似平淡的小事,却犹如竹影清风,给乡亲们带来清新和愉快的感觉。父亲向来不会阿谀奉承,有的干部或其家属拿药不想掏钱,被父亲义正言辞地予以拒绝;上级领导检查工作想免费吃顿好饭,父亲直截了当地说“那可不行”,损公肥私在父亲这里是万万行不通的(正因为如此使得后来转正时被上级部门卡下来了)。
在父亲的带动影响下,我母亲也喜欢上竹子了,她经常领着我们兄妹几个给竹子浇水,还要求我们像竹子那样做人。那个年代多数家庭缺吃少穿的,有的人家实在熬不到季节了,要不就偷偷地跑到生产队的地里挖点还未长熟的红薯接济一下,或者是去别人的菜园子里拽个黄瓜扭个茄子吃,母亲绝不容许我们这样做。记得有一次我给生产队摘棉花,用自己的外衣当包袱,回到家时发现衣袖筒里还有棉花未倒尽呢,母亲赶忙领着我一起找到队长,把衣服袖筒里的棉花交给生产队,才放心地回来,并告诫我们兄妹几个今后不许贪图任何便宜,“贪小便宜吃大亏”,要学习竹子那样清正廉明一尘不染,做一个坦坦荡荡的正人君子。与此同时,母亲时常把自己裁做老人长衫、小孩衣服和各种鞋的式样(纸的)拿出来让乡亲们借用,还手把手教年轻媳妇或大姑娘们学做“蒜疙瘩扣”“老太太裹脚鞋”等复杂手工,乡亲们都说母亲为人热情、实在、大方,是大家一位信得过的好帮手。
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也对竹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也学着像竹子那样做事。有一次参加生产队劳动,队长安排我栽红薯,我按照队长的要求,非常认真地先将湿土用手合着包住红薯根,再用周围的干土埋好,这样保墒,队长夸我干活认真,还批评有的人直接用干土埋住红薯苗,说那是瞎胡闹!
我毕业参加工作后,心里时常记着父母的叮嘱,以竹子为榜样,正直向上、清廉勤奋,凡事要对得起国家的培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多是靠骑着自行车下乡工作,月底申报下乡天数,我按照工作日志,从未多报过自己的下乡天数,而某科长竟将2月份下乡天数报成30天,成为了单位的一段“笑料”。
进入新世纪,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竹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正直向上”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一名纪律监督工作者,我有更深刻的体会。有一次,一位被调查者让其儿子打电话给我,威协我说知道我的车牌号和住址等等,当时我气愤得恨不能隔着电话一巴掌将其倒!但放下电话我仔细一想,他不就是以此想要挟我放过他的父亲吗?这说明什么呢?这不就是告诉我们他的父亲真的有“事”吗?!我一面向领导汇报这个情况,一面按照制定的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调查工作,最终使这位违纪干部受到了相应的纪律处分。
前些年,迈入古稀之年的父亲经常把竹子当成“小礼物”赠送给左邻右舍,还有十里八乡和父亲一起练习的戏曲爱好者。父亲好像是希望这些竹子走的更远、更广------
世上爱竹子的人有很多很多,但能够学习竹子品行的人就没有那么多了,而真正能够把竹子品行学到心里贯穿到行动中的人就少之又少了。究其原因,我认为学习“竹子”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有时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正像父亲为了正直付出了代价,我为正直也要付出代价,但我无怨无悔,正所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责任编辑:清风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一个幽灵向我们反攻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