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柳彻子先生笔下的《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所描述的巴学园恰似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是孩子们的理想国。以现代说法,它是一所私立学校,但不是以收费为目的,而是他个人出资,一心为民的个性化有灵魂的学校。本书的作者就是主人公小豆豆,他讲述了儿时对校园生活的美好记忆。
由于他好奇心强,经常在课堂上摆弄书桌盖子、与屋顶的燕子说话、在桌面上画国旗、把头伸向窗外看宣传艺人,因此被以前那所学校的老师定格为“坏孩子”,并责令其转学。当她转入另一所新学校时,却受到校长赏识。学校个性化教育让小豆豆爱上学习,并被称为好孩子。因遇到个性学校,个性校长,受到个性教育,他成人后成为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他以行动感恩教育,发扬小林校长的善行。可惜这样一所理想学校的大背景却是二战,是太平洋战争。不受军国教育喜爱的巴学园没逃脱被战火烧毁的命运,让人惋惜,让人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当我阅读前半部时对小林校长满心敬佩。我从他的个性化管理中学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领悟到教育的真谛,可以说他是日本教育的救世主,是世界教育楷模。他其貌不扬、博学多才、善于学习。他个人自出资,为孩子们在军国主义教育的大环境下创造了一个其乐无穷的“百草园”。
巴学园与众不同,校门是矮树做的,院墙也由各种各样的树围成。教室是旧电车,学生上课像轻松旅行,每位学生每天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与方便自由选坐。小林先生的教育方式非常独特,老师每天都把所有学科要学的知识点满满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从最喜欢学的学科开始学习。往往一节课有学语文的,有学数学的,还有做实验的,总之学什么的都有。老师只坐在讲台前,等候有问题的学生,必要时就下去指导。请放心,没有一名学生完不成学习任务,通常情况下都能提前完成。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思考方法都有了清楚的了解,这有利于在今后教学中因材施教。这种授课方式,效果相当惊人。比起我们高高的围墙,老师喋喋不休地讲,学生愁眉苦脸地听,是不是有趣多了?教育,还是从孩子的天性出发的好。
最让我欣赏的是他们的课后散步。每当学生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都会带他们去附近的小河边,小路旁看花,看草,看昆虫。边看,老师边讲些植物与生物学知识。学生感觉是玩,实际上是老师变相地教,老师教得毫无痕迹,学生学得兴味盎然。
学校的食堂很有特色,小林校长为保证学生营养,饭菜都由学生自带。孩子们的饭菜被称为“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学生都明白山的味道是蔬菜和肉之类,海的味道是鱼和炒海味之类,这几样食品,每天都要有,如果谁的不够吃,校长夫人就拿自己做的菜免费给孩子们补足。校长同孩子们一起吃饭,饭前要唱他依《划船歌》的旋律编成的吃饭歌。每顿饭,孩子们都在快乐中进行。这样的教育引起小豆豆极大的兴趣,她表现越来越好,被校长称为好孩子。
小林校长教育方式的独特,很大原因是受到欧洲和其他国家教育方式的影响。他是教育的有心人,善于汲取先进教育理念。他在办巴学园以前,曾到欧洲考察外国是怎样进行小孩教育的。他考察过很多学校,听过很多教育家的谈话。比如说,他从韵律操开始学习的新的节奏教育、吃饭、散步时的礼仪等,效果都非常好。尝试把韵律学应用到教育中去的,小林先生是第一人。他认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为让孩子们在身体和心灵两方面和谐发展,他还把校徽设计成阴阳八卦图来表达自己的心愿。相形之下,我们做为教育者,是否每项工作都是围绕教育目的,都是从孩子的天性方面思考?教育是为孩子,还是做给谁看?有谁为学生的未来想过这么多,这么远?
巴学园的教育,是尊重人的教育。小林校长尊重孩子们的天性,他允许学生在沙坑里打滚,允许学生爬树,允许学生钻花丛,哪怕满身是泥,只要玩得高兴就行。他允许学生的服装不整齐,并告诉家长,让孩子穿旧衣服上学,这样学生就会毫无顾虑地玩耍。我想,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活跃性与这无拘无束的管理有很大关系吧?相比之下,我不明白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连学生的课间玩什么,怎么玩都要格式化。
小豆豆爱讲话,入学第一天,校长就听她漫无目的地说了四个小时,而且是俯下身,把自己变得跟她一样高,认真听她说。小豆豆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待遇,在以前的学校,老师总让她闭嘴。学生高桥君是个矮子,再也长不高,但他跑得特别快。为他,校长在运动会上特意设计了适合他的项目,让他取得好成绩,打消了他低人一等的想法。泰明身体残疾,为消除他的自卑心理,小林校长让大家游泳时不穿泳衣。身体残疾的孩子消除了“悲劣感”,其他孩子也消除的羞耻感。当然,想穿泳衣的孩子是可以穿的。还有个小男生,性格孤僻,从不在人前说话,校长不厌其烦地一句一句引导,并鼓励他说:“像你这样认为‘没话说’的找到了可说的话,才是最重要的。”从此,那个男孩子再不怕在人前说话了。小豆豆的辫子被大荣君嘲笑后,哭着去找校长,校长把大荣君批评教训后,还告诉他要尊重女孩,爱护女孩,要对女孩子好。小豆豆从没听说过“对女孩子好”这样的话。对大荣君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触动。因为在这之前,甚至以后,从没人教育他要尊重女孩。其实这不足为奇,我们也经常听到或在媒体资料上看到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很低,家庭地位更低,多不被尊重。特别是一些日本大酒店,还用少女的身体当菜盘,那些日本男人魔鬼一样享受着美餐。这样没有人性的教育在巴学园绝不会出现。单从这点就能看出小林校长的教育是尊重人的教育,是纯洁的,与日本的军国教育大相径庭。巴学园的孩子之间没有贵贱之分,他们互敬互爱,和谐共处。在这样的教育下,小豆豆变得爱助人,他帮残疾学生泰明实现了在常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愿望——爬树。试想,一个腿部残疾的人怎么会爬到树上?年幼的小豆豆做到了,她冒着生命危险,帮他实现了。后来,泰明因病死了。爬树,大概是他一生中最精彩的一笔,最快乐的事情吧?
小林校长从来不对学生说“不”或“你必须怎样”之类的话。什么事都尊重孩子的想法,让他们大胆尝试,并要求其对所做的事情负责。小豆豆为找掉进茅坑的钱包把一大池粪便全掏出来,校长路过时并没批评她,只问她在干什么。校长再回来时,又问她找到了没有,仍没批评。只是朋友一样稍微把脸凑近小豆豆说:“弄完以后,再把这些放回去。”小豆豆虽然很累,但因校长没批评她,因校长尊重她,信任她而高兴。若是一般大人,肯定会高声嚷:“你在做什么蠢事?”或者“太脏,太危险”之类生气的话。
当小豆豆向校长借钱要买路边所谓的健康树皮时,校长明知那是骗人的把戏,但还是借给她,并请求也咬一下树皮,看自己是否健康。小豆豆的妈妈也尊重了孩子的想法,咬了树皮,维护了孩子的天真。天真是孩子的天性,她每天咬一下树皮,每天都觉得自己健康。如果换做中国孩子,大人早阻止她,并告诉她那是骗人的。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孩提时受一点骗又如何,等稍大些就会明白。有了受骗的经历,长大后就不会再轻意受骗。俗话说,不经历风雨,哪见得彩虹?我很欣赏小林校长的做法。
小林校长的教育是跨国界的教育。小林校长的学校建立于二战的大背景下,二战期间美国与日本是敌对国。校外,日本人称美国人是敌人,是鬼,英语也是敌国人的语言,并取消了英语课。而当一位美国男孩来巴学园求学时,小林校长及学生们友好地迎接了他。美国男孩教巴学园的孩子英文,巴学园的孩子教他日语。校外硝烟不断,校内的风却温暖和煦。小林校长没有把国与国的仇恨带给孩子们,巴学园的孩子心灵是纯洁而美好的。正因为这样,小豆豆才对那个受日本人欺负的朝鲜男孩——正男持同情心。
小林校长还注重丰富孩子们的社会阅历。他经常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们增进友谊,体察社会。他组织的夏令营是在学校的大礼堂里支起帐篷,这样不但省钱,就是下雨,夜里变冷都没关系。学生从帐篷里伸出小脑袋,听校长讲外国旅行故事,个个听得入神。低年级学生把头倚在高年级哥哥姐姐们的膝盖上,形同一家人。露营虽简单,却让孩子们终生难忘。
这间礼堂还是孩子们乱涂鸦的地方,小林校长每周都给孩子们固定时间,让他们尽情在地板上乱写乱画,但下课之后,要用拖布擦干净,让地板恢复原貌。这样,孩子们再不想在别处的墙壁上乱涂乱画了。有时候,他还带孩子们外出野营,比如到土肥温泉。孩子们自带锅灶、粮食,轮流做饭、买菜,有困难一起解决。当有的孩子迷路,或在海里游出去很远却游不回来,或谁的脚被玻璃割破时,大家都积极想办法。在巴学园,有学生想不到的,没有校长满足不了的,他脑子里装满了好点子。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能力不是光在课标上,书本上说说就能实现的,活动多了,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他组织学生到泉岳寺纪念四十七义士那次活动对我触动很大,他让老师告诉孩子们“天野屋利兵卫,是一个男子汉。”虽然孩子们不理解详情,但他们记住了这个英雄人物。相比之下,我们对学生的爱国教育是否少了些?前几年,还带学生到陵园扫墓。虽然学生对革命烈士了解不多,但毕竟知道他们是建国功臣。可现在很少有这样的活动了。不敢想,若干年后,我们的孩子是否还了解他们?革命英雄的爱国精神应该在一代代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除了爱国教育,小林校长还请一位农民为孩子们讲耕作,并称他为“旱田”老师。这样的课,让孩子从小尊重农民,对粮食产生敬畏。孩子们通过旱田老师知道了种庄稼啊,鸟啊,蝴蝶啊,天气啊,很多有趣的事。天暖和了,他还组织学生到“等等力溪谷”名胜古迹野炊。小豆豆对这类事特别感兴趣,在去前好几天就跟在妈妈屁股后面研究妈妈怎么做菜,怎么起锅,怎么盛菜。
可以说书的前半部,小豆豆的天真与惊人的变化让人心情愉悦。可当小豆豆代表巴学园与来自其他各校的三十多名学生到某医院慰问伤兵情节时,我为之一振。他由一名坏学生,变成一名能代表整所学校的好学生,变化之大让人汗颜。在我们的教育中也不乏这样的孩子,我们又是怎样对待她们的呢?虽然这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原因,也深感自责。我深刻感悟到老师的正确引导,能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自那本书后,我时刻提醒自己善待这样的孩子,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让人痛心的是这么优秀的孩子在慰问活动中竟遭到其他学校学生甚至老师的蔑视,因为小豆豆没有受军国教育,她不懂那套装腔作势的规矩。同时,我也为其他三十多名受军国教育的日本学生感到悲哀。他们长大后是否也会像伤病一样,玩偶似的任国家机器摆布。特别是伤兵听了小豆豆的吃饭歌伤心流泪情景,更让人痛心。疯狂的日本帝国不但罢占大半个中国,还贪婪地把魔爪伸向美国珍珠港。最终,小日本的胃口实在吞不下这么大块肉,以百姓的生命财产,士兵的血肉之躯为代价,宣告投降。那伤兵流泪,一定是想到自己的孩子也这样天真无邪,可他们将没饭吃,甚至将失去生命,可在那样的场合,他如何说?
我痛恨日本,但我敬佩小林校长,敬佩有感恩之心的黑柳彻子先生,从她的著作里,我看到了日本黑暗背景下曾经闪过的一点点亮光,了解到一位真正的教育家。
个人简介:
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邯郸市作协理事、邯郸市文艺评论协会理事、《你我她》杂志签约作家、邯郸市复兴区作协副秘书长。散文作品散见于《散文百家》《散文风》《四川经济日报》《河北散文家作品选》《燕赵散文》《邯郸文学》《你我他》《邯郸教育》《邯郸党风》《邯郸日报》《邯郸晚报》《邯郸广播电视报》《中原商报》等。
[下一篇] 上海作家诗人丁丽君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