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书简介
2·本书特色
3·本书目录
4·主编简介
本书简介
《远方的风景——彩凤文学艺术奖一等奖作品集》是为纪念河北省采风学会成立五周年编辑的一部诗文集,书中辑录的是获得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彩凤文学艺术奖”一等奖的作品。该书由河北省采风学会辑印,全书共180页,分两辑辑录了55位作家、诗人的作品。河北省采风学会创始人、首任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炳吉(赞杨)担任该书的主编。
“彩凤文学艺术奖”是由河北省采风学会创立的文学艺术奖项,每两年举办一届,主要对作家艺术家采风后创作的文艺作品给予评审奖励,截止2019年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
本书特色
河北省采风学会成立后,大家觉得应该设个奖项,以鼓励会员采风创作文艺作品。上级机关批准后,我们思来想去,最终取“采风”的谐音,将这个奖项定名为“彩凤奖” (全称是“彩凤文学艺术奖”)“彩凤奖”每两年举办一届,主要对会员们采风创作的诗歌、散文、民间故事、书法、绘画、摄影、小说等体裁的文艺作品进行评选奖励。这个奖项既然叫“彩凤奖”,我们就请人设计了一个展翅欲飞的凤凰造型,作为彩凤奖的形象和发给获奖作者的奖杯。
从2015年举办第一届彩凤奖至今,我们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彩凤奖”,有近数百名作者获得了这个奖项。通过举办“彩凤奖”激发了大家外出采风创作或补充、修正文艺作品的热情,在帮助会员解决闭门造车以及江郎才尽的苦恼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今年是河北省采风学会成立五周年,我们将三届“彩凤奖”中获得过一等奖的散文、诗歌辑录成册,取名《远方的风景》以作纪念,并供大家交流、珍藏。本书之所以取名《远方的风景》是因为“彩凤奖”征集的都是作者去外地采风后创作的作品,所辑录的诗文都是作者游历天下、行走世界时的所见所闻所想,作者笔下再现的多是他乡异域的风土人情,而不是乡愁、亲情、友情之类的回味或杂谈。
多年来,我在文学创作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的苦恼,那就是写着写着就“弹尽粮绝”、无以为继了,或者写完一篇东西后很长时间没有再创作的激情和欲望,想写而脑袋空空,心中无物,想写却感到笔如铁杵,键盘如钉,拿不动,敲不下,无奈,一个人就在屋子里踱步、转圈,但踱多少步、转多少圈也没用。后来我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导。他老人家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哲学著作中指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实践中来的,作家的创作思维也是从实践中来的,作家只有走出书斋,走进自然和人民群众,才能发现创作素材,受到启迪,产生灵感,进而创作出接地气的文艺作品。不然,坐在屋里冥思苦想,即使写出只言片语,也是清风白月、寡淡无味的白开水类东西。让我欣慰的是本书的作家、诗人们,在这方面与我都有同感,他们大都喜欢旅游,喜欢阅读。大江南北、长城城内外,大海之滨,戈壁沙漠都有他们的足迹、笔迹。本书作者中有个叫王喜民的作家,担任过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的高级编辑、副台长,今年已经73岁了,他曾只身重走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只身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只身行走过西藏高原、只身穿越过大西北。近几年他越走越远,迈出国门,踏访了地球上七大洲220多个国家(地区)和南极、北极点。他用双脚走全球,用笔墨写世界,已经创作出了数百万字的作品。
本书的作者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采风时边走边看,边走边想,写作时不照搬所见所闻,不记流水账,不出手“原生态”式的作品,而是把采风所得的“毛料”经过逻辑的、艺术的加工,形成艺术精品后才展示给读者。女作家周云燕在“衡水湖冬韵”一文中这样描写衡水湖的冬韵:“深冬的衡水湖,通常在几天北风呼啸之后,沉沉的冬云便会逐渐堆积,铅灰色的云层迫近湖面,在某一个午后或是傍晚,雪便不经意地下起来了。起先是小小的冰粒,继而越下越大,密密的、碎碎的,逐渐轻盈起来,如柳絮般迎风乱舞,继而如榆钱如鹅毛般的雪片便漫天飘飞起来,落入湖面,杳无声息地融入了一湖静水。”周云燕让读者看到的不是呆板的镜头,而是一个飞动着的视频。而“照相式”的作家是写不出这样灵动的作品的。“照相式的采风”就是机械地照搬事物的原样原貌,没有遴选,没有舍弃,没有想象和发挥。在哲学上,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的反映论。我们说艺术需要真实,但是,艺术的真实并不是让作家当传声筒、当照相机。
本书的作者不畏艰辛、热衷采风、勇于采风,他们心中大都装着一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远大理想,更坚信“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为了寻找创作素材、探寻事物真相或者验证某个现象,他们中有的人先采风后买房,把家里有限的积蓄优先用于采风;有的作者历尽磨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而采风,以至于我们采风学会不得不每年两次发出采风安全警示以防止发生意外。63岁的刘维嘉是北京市通州区的一位残疾作家,从几岁开始双拐就一直伴随着他形影不离。但是,这从未影响过他上车下车、爬山过海,他能与正常人一样采风创作并取得了大量的采风成果,先后加入了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北京市作家协会等,创作了三部散文集,获得了首届“林非散文奖”等30多个奖项。采风不是游山玩水,采风不是一路山歌一路情,每一次采风、每一件采风作品的诞生,都是采风人汗水的洒落和艰辛的付出——这是我从本书作者的采风故事中得到的体悟。
本书的作者与我一样,相信最美的花朵在窗外,最倩的风景在远方。他们行走天下,采写世界,用艺术之笔把一个个活灵活现、五光十色的世界展现给我们。打开《远方的风景》,我们可以与冯小军一同感受“四月山香”,随孟晨露走进“红叶深处”,与张艳仰望“关中风月”,与染香欣赏“大美滹沱”,与韩咏华“冬季到崇礼去听雪”,与胡庆军一起度量“我们与秋天的距离”,与董培升游览“画纸上的笔墨黄山”,与侯美蓉“在鼓浪屿相聚”,与张占宣“游伯延古镇”,与张君刚看望“点灯的人”......
三届“彩凤奖”有数百件作品获奖,但获得一等奖的却只有数十件。今天,我们把获得一等奖的作品集印成书,可以说这本书佳作荟萃,珠玉满堂;由于作者所到之处不同、视觉各异,作品各有千秋,又可以说凤凰来仪穿百花,本书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还可以说《远方的风景》是一道美丽的彩虹,是一湾清莹的湖水,是一片斑斓的云霞,是一座青翠的高山,是一个古老传说,是一顿最美的艺术盛宴。
本书目录
第一辑 精美散文
王喜民 法罗人,请放下屠刀
冯小军 四月山香
李文娟 “杏”福时光
胡芳芳 静听千年斧凿声
孟晨露 红叶深处
秦俊芬 古城,逢一场槐花雨的修行
尘埃 绿漫陈家坞
刘维嘉 夜半钟声的千年余音
张艳 关中风月
万文丽 最美的遇见
胡庆军 一束艾草浸染了生活的芬芳
史建国 箭扣长城
董培升 画纸上的笔墨黄山
张国庆 旅京散记
王新芳 春风吹过韩家庄
侯美蓉 鼓浪屿,我们在福地相聚
乔民英 陶山气象
周云燕 衡水湖冬韵
染香 大美滹沱
王新芳 宁家庄素描
赵志勇 一场龙文化的民俗盛会
韩咏华 冬季到崇礼去听雪
邢建军 中山铭文里的历史回响
孙会欣 梦里西塘
张戎飞 一个人的西溪
赵志民 朝圣路上别样情
李学鹏 吃金华火腿,最是那嘬骨连吸
王浩 木佛庄园的绿
韩凤舜 游清明上河图
马占顺 北京环路上的月季花
郝军 屠妇秋英
张春景 漂泊记沧州
李树德 大洼:载着我的乡愁
第二辑 大美诗韵
李芳 念奴娇
李愫生 冬天的树
张秀玲 题后甸子
张福磊 张福磊诗词两首
陈杰 游沪随笔
齐春燕 春雪组诗
董永强 七律.樱桃沟(新韵)
胡庆军 我们与秋天的距离
冯东海 梨园畅想
张克森 如烟往事
赵婷婷 我在赵州等你
卢连生 五绝·归(新韵)
郭少斌 博陵郡梅花园即景
耿文海 凤城—秀美的羽灵 (散文诗)
孙万顺 七律·春意轻轻叩月门(组诗 新韵)
郑文元 诗歌两首
姚光涛 游山西左权龙泉公园
张占宣 五律 游伯延古镇
张君刚 点灯的人
蔚占琦 贺圣朝 春去
榴莲 我是一粒糯香的米
主编简介
本书主编张炳吉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首届张爱玲文学奖终审评委、河北省采风学会创始人、首任会长、采风网总编辑。多年来,张炳吉先生作为全国首个省级采风社团的创办者,坚持行路采风,勤奋笔耕,先后创作并出版了乡情散文集《乡关路远》、哲理散文集《路在门外》、采风散文集《一路风情》等 “三路” (三本书名中都带“路”字)其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文学奖项,其中散文《白马泉的品格》列入小学高年级课外读物和北大基础教育文库。[下一篇] 张秋红为河北省胸科医院捐赠爱心物资
[上一篇] 第五届河北文学艺术“彩凤奖”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