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我与爱新觉罗.兆瑞先生的情缘
我与爱新觉罗.兆瑞先生的情缘
作者:(阳光) 张新峰

最初看到爱新觉罗·兆瑞这个名字,是那年我在北京旅游,在一些老字号门店的匾牌上不时看到他的题词。那书法线条明丽劲爽,圆转婉丽,细劲挺拔的笔墨,烘托出一种神韵的雅致。仰望这些既“骨气洞达”又“细致含蓄”的墨宝,使人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一看到爱新觉罗,我想,这肯定是清朝皇室的后代,作为远离京城的一介平名百姓又不擅书法的我,可能这一生无缘与他结识,只是仰慕罢了。

前几天,北京的一个朋友来衡水后约我相聚,当介绍陪同他一道来的是爱新觉罗·兆瑞先生时,如果不是他那显赫的姓氏,眼前这中等个子,衣着随和的男士,很难想到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三世孙。我紧紧握着先生的手,仔细端详这位皇室的后裔。后来,在衡水与他相处几天的时间里,我聆听他谈书法、讲人生、品文学、论天文、说英语……他那或激情奔放如风卷原野,大河奔腾;或细腻平和如明月朗照天空,细雨滋润万物,至情至性的话语,使人折服。我很庆幸认识这样的一个博学精湛,诸艺合璧的大家。

那天,我陪兆瑞先生去衡水湖观光,初春的湖边柳枝吐着嫩芽,放眼望去湖水微波涟漪,千种柔美,薄雾缭绕,如笼轻纱,湖水如羞涩佳人脉脉含情欢迎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游船上播送着琵琶曲《春江花月夜》,船儿在碧波中伴随着时而幽静、时而热烈音乐缓缓前行。望着一湖绿水,兆瑞先生说起了“水”。他说,“水”,它意味着生命和人生的价值,从万丈山峰飞泻而下、震耳欲聋、玉花飞溅的水象征着勇敢和力量。浩瀚的海水,碧波荡漾,它象征着人的睿智和深邃。小桥流水,一湖春水使人清新爽朗,宁静安逸。他还说,是水在阳光的映衬下才有了“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七色,把世界装扮得如此丰富多彩,水还是人生命之源……过去,我也多次乘船畅游衡水湖,那仅仅是在精神上寻求一片的愉悦。这次,兆瑞先生的话语伴随着琵琶乐曲,船外的风声、水音,仿佛来自天籁的声音。是风在舞,水在舞,心在舞。优美柔和的琵琶乐曲、温和智慧的话语如鼓点荡漾着你的心扉,感受着犹如经过行云的轻抚,流水的清润,心灵不知不觉变得宁静和洁净。

船儿在碧波浩淼的湖水中行进,阳光下湖面泛起星星点点的鳞光,不远,一个小岛便在眼前。我告诉兆瑞先生,这是湖中的一个岛,叫“梅花岛”。2002年著名作家梅洁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题为《去衡水看湖》文章中说到衡水湖中的5个小岛,其中有一个就叫梅花岛并且适宜种植梅树。于是在次年的315日,她用自己的稿费在河南买来100株红梅,冒雨在梅花岛上亲手栽下梅树。她说,自己的姓氏“梅”和家族坎坷多舛的命运与不屈不挠、寒冷中悄悄开放的梅花之间有一种命定的隐情,喜爱梅花已成为她的一个情结,她把衡水湖中梅花岛当成自己保护环境的一种寄托,也成为她生命之爱的一种归属。正是梅洁女士的举动,当地有关部门将梅花岛作出了规划,准备建立梅苑、梅香书屋等景点。说到这里,兆瑞先生兴致勃勃一定要去梅花岛上看看,尽管那百棵梅树没有开花、岛上的景点还在建设之中、初春的风还带有一丝的寒意,先生还是饶有兴趣地绕岛一周。他环顾着四周烟波浩渺的湖水后自言自语地说,这里是应该建设一些有文化底蕴的景点,梅苑、梅香书屋是要有的。这梅花岛与古都冀州接壤并有260亩之遥,应有楼台亭阁,有假山池塘,建筑应疏密有致,高低错落有序,花木应扶疏成趣。他说,冀州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东晋时期杰出的翻译家、著名高僧道安;东汉良将,被尊为“药王”的邳彤;隋朝经学家、天文学家刘焯;还有三国时期袁绍入主冀州,现在还有我国前外交部长李肇星的夫人都是冀州人,他们都有不朽的、传世流芳的瑰宝,应将这些名人、名篇永久铭刻这块宝地上留给后人,推动当地的文化经济的繁荣。

临行前,兆瑞先生送给我由他编写的《诗联书法作品选萃》,并亲笔给我签名。拜读着他那散发着墨香的书法作品,品味着那间构宽绰得体、整体布局相得益彰的字里行间,映射出了先生深厚扎实的功力。

兆瑞先生的书法作品以行楷见长,字形典雅秀美,笔势洒脱随意,有板有点,轻松自然,撇捺长舒,其书法艺术臻于佳境。他说,书法艺术是载体,它承载着好的文章、诗词。好文、好诗、好词可以用有韵律起伏的声音吟唱,也可以通过书法艺术描绘在纸、石、陶、瓷等介质上,用结构美好的书艺固定、表现。好的诗人、词人、楹联家没有好的书法,是缺憾;好的书法家,没有自度的佳篇美句,一辈子写别人的名句,也少了传统文化表现的欢愉。于是,在近十几年来他把书法和诗词楹联一起研习,在书法创作中不断加强自己创作内容,触动诗人的创作欲望,有时为了推敲一个词,一个字,他茶不饮食无欲。当写一首好诗,得一对佳联,诗情书意相辅相成时,他墨蘸润风骨,激情涌笔端,写出满意的书法作品,创作的愉悦会使他高兴好几天。吃饭香,走路都有劲。

在这样的创作过程中,确实给他带来春风得意的感受。在新疆达坂城,他写道:“达坂悠歌传万寨,荒原戈壁霭云开。远山雪域留情住,遍地风车悦客来。”这首诗,描绘了新疆达坂城的风貌。在张家界他的“望月名溪秀寨中”清秀,十里画廊的“竹楼瀑畔云屏静”轻松,绍兴百草园的“泥墙蕴趣伴闲庭”活灵,充分展现了兆瑞先生在笔歌墨舞之间,流淌着他的情思。这种感染力,非中国楹联莫属。自古以来,书法作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京剧、中医和书画)之一,成就了王羲之、颜真卿、苏轼、黄庭坚、董其昌等书法大家。临摹、模仿的先人书法,就是临摹百遍、千遍地法书,也可能成不了书家、名家,名家要继承传统又要有个性的独创。

兆瑞先生平生酷爱董其昌的书法,经过数年研习,终得其魂。正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年龄的增长,修养的积累,书法已成为他个人心里一种有形有色的情感,成了他品味人生、有歌有韵、有极大震撼力的结晶体。兆瑞先生告诉我说,书法之美是气、韵的化合物。纵观他的每幅作品都是“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每幅作品都做到了笔画呼应,字势照应,行递映带,轻重留白,虚实结合。在他的压、勾、揭、导、送……以及排叠、避就、顶戴、附丽、回抱、屋漏痕……等娴熟的书写技巧,使人感悟到他将抽象的一撇、一挪、一点、一竖、一横、一勾的笔画鲜活了起来,在多变的线条中,积淀着、凝结着、跃动着字的生命。同时,也彰显着兆瑞先生丰厚的学养和他的人品、人心、人格、人性,以及他热爱生活,讴歌时代,把高韵的深情,坚质的浩气,将天、地、人、精、气、神用书法艺术跃动、合情调于纸上。

2008年在中国申奥成功的那一神圣时刻,他激情迸发写出13亿人民的心声:“千秋神韵中国印,百世灵光奥运徽”。那年中秋节,他乘船在台湾海峡望金门时感慨万千:“日去别离峡两岸,胞缘血脉自根连。凝情列岛思潮涌,切盼同堂赏月圆。”此心愿一是希望亲人团聚共度佳节,也更企盼祖国早日统一,盛世美满处处欢。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他写出了:“晚霞有意长留天宇,晨雪无声遍落城乡”上联展示了晚霞的瑰丽,下联衬托着晨雪的晶莹,突出了天地间的自然本色,宛然飘来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卷。“晚霞”实际是在赞颂老同志的那种“夕阳”之美,蕴含着抓紧时间为社会做贡献的高尚情操。“晨雪”则是比喻年轻一代,纯净无暇,无私无畏,诠释着自身奉献给大地母亲的精神境界。先生60岁生日时,他送给自己一幅对联:“平淡名家演绎幽深世事;乐观理念解读悲憾人生”。对自己的率真、淡雅、慷慨的本性以及经历进行了总结。

兆瑞先生涉猎广泛,博览群书。他说自己青少年时代,受父兄影响,读了大量的古书、诗词和书法。中外一些名著,几乎无不阅览过。莫里哀、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雨果、托尔斯泰、狄更斯、罗曼.罗兰、惠特曼、高尔基、鲁迅、老舍……的作品,都在他的阅读范围内,深深地体会到开卷有益。他属于博闻强记一类的文人、哲人。

那天,我们说起一些名著时,他张口就一字不落地朗诵那书中的精彩段落,遇到个别的词语,他还用英语解释原著的含义,真是令人钦佩。还有他唯物主义的人生哲学思想,客观看待人与世界为一的融合。他以哲人的思考、诗人的语言来阐释人对世界的态度,人生活在世界上,应追求一种高远的境界。

兆瑞先生不光在书法楹联上有较深的造诣,他还在绘画、篆刻、杂文、科技译文等方面皆颇具水准,一些作品多次发表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文物报》、《生活时报》、《人民政协报》、香港《名家》杂志、美国《国际日报》等国内外新闻媒体上。他的作品还被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学会,南京大学、各地有关文博单位,以及有关领导、社会名流、海外同胞、国际友人所收藏。

责任编辑:李洪涛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张立宽六一节新作:田间,有一道亮丽的风景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