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特殊的一家人
“大伯,钱您不要上愁,我和娘这几年手里也攒了些,凑一凑,不够了再从叔叔那里拿几个。”春儿忙接上了话。
李贵不想表态也不行了,“哥您放心,钱不是问题。这房子是春儿盖的,我不好全拿,但我撮着底呢。”
盖这么个房子,对李贵来说,还真不是事。
但他不能喧宾夺主。
久以后,这是春儿的房产,自己要张头,有些事情,就说不清了。
虽然是一家人,但,严格意义上讲,似乎,又是……很特殊的一家人。
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庄稼人的事,多是芝麻绿豆的事。但有些事情却很微妙,处理不好,可能就会惹出碾盘那么大的麻烦。
他李贵何其超脱,才不要惹这种麻烦。
缓了缓,李贵又说道:“就是这房子的布局,刚春儿说的这个方案,你们看看合适不合适。如果没有意见,抽时间我找个人过来看看这风水走向,没问题选个日子动工就是了。”
“嗯,是这样。只是,春儿,”赵大山说,“这房子你打算盖成什么样?要不要留前檐?起不起屋脊?是盖成平房还是像你叔家的那样起脊盖瓦房?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而且花费也是不一样的。春儿这事你得考虑好了。”
“哥您是什么想法?”玉来问。
“我之前没想这事。要我说,庄稼人过日子,还是盖平房实用些。咱家这地方,不像贵子家的地方大,有专门的晒场什么的。平时晒个粮食平房也方便。春儿年轻,冬天扫个雪又不上愁,就算你们不在,有我和明明在家呢,也没事。”
春儿接话说:“嗯,我也是想盖成平房,至于留不留前檐,看娘的意思吧。我记得娘什么时候说过一句,再盖房子的时候能留个前檐就好了。是吧娘?”
“你大伯和你爹当时盖这房子的时候就想留来着,只是当时钱上差了点。”玉来解释道。
“哦,那就留,不差这点钱。”李贵又插了句话。
几个人正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前院春生大娘过来了。
“你怎么回事啊?让你过来叫春儿吃饭……哦?”进到院里看到在场的人,大娘一怔,“玉来……贵……子,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昨晚过来还没见你们呢。”
“咳,昨晚回来就不早了,本来没打算昨天回来,这不想春儿嘛,看天还早,就回来了。”玉来笑着解释。
大娘又冲着自己男人嚷道:“你这人真是没出息啊,春儿不过去吃了,你回去说一声啊,你倒好,在这儿吃上了,让一家子都等着。”
大山嘿嘿地乐了:“光顾了说话了,忘了这碴了。我也在这儿吃饱了。”
为证明这句话的真实性,他还特意打了个饱嗝。
大娘急了,“你也在这儿吃了?那一大锅饭咋整?”
“嘿嘿,这不是看玉来做的饭比咱家的饭好吃么。”大山不好意思地解释了一句,又冲媳妇打趣道:“嘿嘿,我全吃了,没你的了。”
……
大娘和几个人又寒暄了几句,便回去吃饭。
玉来已经把锅碗涮洗干净。
李贵早起过来虽然饭没吃好,但主要目的已经达到,特别是赖着脸皮今晚要住在这里,没有遭到春生强烈反对,也算是一桩收获。
大山过来虽然没完成媳妇交给的任务,但意外收获了一顿好吃的早餐,还跟自己的侄子提了点合理化建议,也算是偶有所得。
于是各自回家、各忙活该忙活的事情不表。
接下来的这几天,玉来忙了个手脚不停。
先是把所有生虫的米面让大嫂都提了过去,又在碾子上推了些新的麦粉、玉米粉和小米等等,至少保证她和李贵在家的这几天,有的吃。
关于碾子,前面一直未予解释,没经历过那个年代或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可能不太了解。这是早些年农村制作米面的主要设备,由两部分组成。下面是一整块直径足有两三米不少的巨大青石、凿刻成的叫做碾盘的一个石头平面;平面中间用转轴、滚轴等特殊装置固定着同样用整块石头凿制而成的碌碡(也叫石磙)。使用时,把需要制作米面的粮食籽实摊薄铺平在碾盘上,然后人工或用牲口拉着碌碡在碾盘上绕圈滚动碾轧即可。然后用筛箩人工把碾轧出的面粉筛出来。如果是碾米的话,就有簸箕把米糠簸出来就行。
由于这种设备不仅得有专门场地,而且制作一套下来,相当不容易,所以并不是每家每户都能拥有的,一般几家甚至十几家合伙做一套。当然,那时候民风淳厚,便是自家没有,用谁家的碾子,只要闲着,没有不让用的。
现如今,虽然碾米磨面已改用现代化机器,但在一些偏远农村还能看见这种设备。
若干年后,当这些物什彻底消失后,估计这东西也如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一样成为了传说。
在料理好这几天用以裹腹的食材的同时,玉来还和春生收拾着屋里屋外的家伙什,瓮瓮罐罐的,箱箱柜柜的,桌桌椅椅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就算是穷家破舍,叮叮当当的也够收拾一阵子了。
远在东部平原的那个小姑娘,估计怎么也不会想到,就因为她任性的那一句话,搅动得山沟里的这两家子,都不安生了。
责任编辑:李洪涛
[下一篇] 《山村情事》之惊变·觉醒(连载一百零一)
[上一篇] 《山村情事》之惊变·觉醒(连载一百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