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前一天,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情乘车去巨鹿县,参观宋代古城遗址和展览,拜谒长眠在地下的先人们。
人们所熟知的巨鹿历史,最著名的当属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和秦末的巨鹿之战。近年来,巨鹿考古方面又有重大发现:县城下面藏有一座八百多年的古城遗址,其面积之大、保存之完整,堪与罗马的庞贝古城相媲美。巨鹿古城不是帝王陵寝,不是王公贵胄古墓,而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水灾将千万普通百姓送进了坟墓。在参观过程中,我恍然听见,深埋地下的宋城发出震耳的呐喊:埋藏八百多年的历史,该重见天日了!
那是一场猝不及防且无法逃遁的灾难。据《宋史》记载: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秋,黄河堤岸突然崩塌,放荡不羁的河水挟带泥沙将整个巨鹿县城埋入地下两丈深处。据巨鹿三明寺妙严殿碑文记载:“大观二年秋,河决旧堤,流行邑中,寺之所存塔与罗汉阁尔......水既东下,退淤之地高余二丈。”在一家农户发掘中显示:陶器与筷子尚在桌上,说明当时人们正准备用餐。这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他们勤劳节俭,懂荣辱,明事理,晓冷暖,知进退。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如果没有那场大水,他们本来可以平淡而充实地终老一生。然而,他们的命运却定格在农历八月四日这天——在所有人毫无防范的情况下,浊浪滔天的黄河水突然袭来,瞬间将人们攫进无底的深渊。一座古城就这样湮没于茫茫的历史长河中。从此,关于古城,关于古城人的故事,只存在于一代代长髯老者的痛苦讲述中。面对旷古未闻的灾难,我想问:当年毁灭于水灾的父老乡亲们,你们在另一个世界还好吗?你们的父母子女有幸逃劫难,繁衍于后世的吗?天地间一片沉寂,没有人能够回答我的问题。
八百多年后,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当地农民因天旱掘地打井时,偶然发现了埋藏于地下的瓷器和古城旧址遗迹,巨鹿古城渐露真容。然而,发财、暴富的膨胀欲望,炙烤着居心叵测者们的心。一场场盗掘古城事件此起彼伏,国内外文物贩子纷至踏来,掀起了一股收购、倒卖文物的狂潮。当时,军阀混战,西方列强横行,推翻清王朝后的中国正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走马灯似的当局根本无暇顾及盗掘古城、倒卖文物之事,致使巨鹿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流失海外,令人扼腕叹息。啊,承载着百姓生活和命运密码的精美文物,何时才能回归祖国的怀抱?
盗掘、倒卖文物盛行之时,巨鹿古城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文化部门的注意。从1920年开始直到2016年将近百年时间里,国内外专家学者纷纷来到巨鹿,开始了小规模的发掘研究。著名学者有北京大学博学院博士张保卿,天津博物院李祥耆、张厚璜,国立历史博物馆裘善元,美国堪萨斯大学玛格丽特博士等。他们的考古论文,陆续在刊物上发表,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轰动。
专家学者小规模的发掘研究,揭示了巨鹿古城的重大史学和考古价值。古城因黄河决堤被闪电般淹没,致使当时的建筑形制、街道布局,各种生产生活用具,生活场景等真实状况,原汁原味地封存于3至6米深的地下。虽历经八百余年,却未遭到战乱、重建城池等人为破坏。巨鹿古城的发掘、研究,首开城市考古之先河。大量陶瓷制品的出土,引发了国际性“巨鹿陶”研究热。古城出土的三件雕版,见证了宋代印刷史的发展和繁荣。出土的那颗算珠,将我国珠算成熟时间向前推至唐宋。出土的木质家具,为我国研究宋代家具确立了标准......总之,巨鹿古城的发掘和研究,为我们找到了探寻、研究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一把金钥匙。在初步发掘的探沟中,还发现了大唐名相魏徵故里的部分证据(存争议,确否待考)。1982年7月,巨鹿宋城遗址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巨鹿的地下宋城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段难忘历史,让被埋藏的古城重见天日,2016年,巨鹿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宋城文化研究会并展开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近期,研究会积极与省市文物考古单位配合,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古城遗址的考古勘探工作。按照计划,大约在2023年后,开始系统、重点的发掘、研究。那时,巨鹿地下古城将慢慢揭开神秘的面纱,像《清明上河图》(而较《清明上河图》更真实、更有立体感)那样,逼真地再现北宋年间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展示他们的喜怒哀乐。今天,聊以告慰古人的是,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江河湖海的治理工作,江河肆意决口的事绝少发生。即使极少数百姓偶遭水患,当地政府会派公务人员或子弟兵帮大家转移到安全地带。水毁村庄、百姓被埋地下的悲剧将不再重演。
参观完巨鹿古城遗址,我心中无限感慨。不久的将来,人们徜徉在发掘完成的古城历史博物馆中,直观地感受宋代社会的厚重历史,领略当时的灿烂文化,探访古人的日常生活。古城“雪藏”八百多年的历史,将教育人们更加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日子,鞭策我们不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新生活。
写毕于2020年11月25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