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就是,有点劲能拿枪的都报名了。”
说这话的是个新媳妇,她自从进了秀子这屋,就不曾多说话,这时,终于能插上一句话说了。
“哟,那你让你家的小郎官去不?”
“婶子净拿俺开心。”
好不容易找到一句话说,这小媳妇突然让这位婶子将了一军,脸立时就红了。
“当然去啦。”另一个替这小媳妇说,“那洋鬼子杀了那么多人,不打狗日的,还省着咋的?”
“嗯,俺家他也报名了。”小媳妇红着脸嗫嚅了句,生怕别人说她扯男人的后腿。
“听说你家振生,这次可能要当游击小组长呢,这下,又该你神气了。”
振生媳妇哭笑不得,“这有啥可神气的?这又不是当什么大官,天天打打杀杀的,还不是把命掖在腰里?不定哪会就丢了。”
……
事情真如这帮女人说的,不久,紫烟村就成立了游击小组。不仅紫烟村,西部太行山几乎每个村都有了类似的抗日组织。
这样一来,县政府有抗日游击大队,区有游击小队,村里又有游击小组。
这三个层次的抗日武装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持、互为补充、密切配合的有机整体。
这个整体的大多数,就是当地的山民。
往日握农具的手,在抗日县政府的组织下,拿起了刀枪,凭借着太行山的山川沟壑、峰峦密林,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游击战,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日寇,有效配合了前方正规军的作战。
其正如当时流行在大后方的那首太行游击队之歌:
红日照遍了东方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自由之声在歌唱
听吧
母亲叫儿打东洋
妻子送郎上战场
千山万壑 铜墙铁壁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 兵强马又壮
我们在太行山上
敌人从哪里进攻
我们就叫它在哪里灭亡
一年后。
侵华日军不胜其扰、不胜其烦,动用了万人以上的兵力,从石门及几个邻县县城的据点出发,分十二路对长宽不到百里的西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铁壁合围,非得把冀西太行山一带的抗日武装剿杀了不行。
龙山脚下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紫烟村,自然也未能幸免。
空前残酷地扫荡了八天八夜之后,往日里鸡犬相闻的山村,到处飘荡着哭爹喊娘、嚎儿唤女的悲声;往日里参差错落的农舍,许多都变成了瓦砾,变成了灰烬,变成了废墟。
侵华日军就这能耐,找不到对手,我就拿你老百姓出气。
逃难回来的人们,起初是哭嚎,是咒骂。泪水哭干了,嗓子骂哑了,剩下的,便是更加熊熊的怒火,是更加坚强的斗志。
开玩笑,太行山的山民,什么时候作过孬种?怕过你们谁?
太行山的山民,最不缺的,就是同仇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是视死如归、快意恩仇的豪情。
这之后,为了对付敌人三天两头的清剿和搔扰,赵振生带着游击小组上山了。
家里只留下了春生和俊莲。
由于环境的恶劣,这两个人的工作,也转入了地下。
常言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一晃,就到了这一年的三伏天。
三伏天,又闷又潮又热。
这种气候让人很难受。
虽然人们不喜欢这样的气候,但挡不住,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但这样的天,却是山里女人纳底子的好时光。
她们将那些破布条、碎布头层层叠叠好几层,然后用浆子粘成一大块,村妇们给它起名叫作“夹纸”,这种夹纸是糊在一个大木板上的。
夹纸晒干了,妇女们再按照鞋底的大小剪成一片片的鞋底样,再在鞋底子的一面铺上几层破棉布,用块好布罩住,然后用麻搓成的细绳密密实实地纳在一起,俗名“千层底”。
“纳底子”,就是当年女人们用自己搓的麻线绳结结实实地穿针引线、一个针脚挨一个针脚地纳这东西。用这种底子做成的鞋,能走路,能爬山,合脚而且经久耐用。
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如今在这太行山里,已经很少看见这种工艺的鞋子了。
但在那个时候,哪个女人悄没声地给哪个男人做双这个鞋子相送,得,别问了,肯定是有故事。
当年女人们做的军鞋,就是这样的底子做的。
一个伏天,一个女人纳的鞋底可不是十双八双的,常不常的,就纳了一大堆放着,什么时候需要做鞋了,拿出来一双,弄个鞋帮缀上,就成了。
所以,“纳底子”,就成了伏天山里女人们的主要活计了。
伏天里湿度大,麻绳潮而结实,当然,纳的鞋底也结实。
关键是,这个活计,不影响女人们说话唠嗑。
女人们最喜欢聚在一起闲唠嗑。
房檐下、树荫里、门洞中,凡能够挡得住阳光照晒又通风凉快的地方,都是她们聚拢的好地方。
往年的这个时候,最数这些地方是非多了。
谁家的婆媳不合啦,哪家的公公扒灰啦,谁的媳妇不想过啦,也不管伤风不伤风、败俗不败俗,也不管是三七二十一还是四七二十八,能说不能说的,都从这里冒出去了。
惹得东家吵、西家骂,鸡飞狗跳、摔锅砸碗。
就冲这,女人们的这张八卦嘴,是真的该撕。
但今年不一样了。
责任编辑:李洪涛
[下一篇] 《山村情事》之地下的草根(连载二百一十六)
[上一篇] 《山村情事》之地下的草根(连载二百一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