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生的苦难,我的视角往往聚焦于自身,抑或家人,比如自己的父母,抑或他人,仿佛解读具体的一部人生苦难小说,比如余华的小说《活着》,比如路遥的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而没有从守恒定律角度解读具体的个人苦难。如今我在手机百度上偶然阅读畅销书作家水木然的《人生的苦难守恒定律,读完顿悟了!》一文,我内心积蓄的人生苦难化繁为简了。
“人生是一个天平,一个托盘叫“人前富贵”,另一个天平叫“人后受罪”,这两者永远都是平衡的。”铭记这一平衡,平衡的两端,如果要“人前富贵”,就要付出“人后受罪”;如果不愿受罪,那么,就不会有富贵。
“苦行僧就被认为是修行的一条捷径。就是因为和其它修行的人相比,他们在同样的时间内吃的苦更多/更深。”作家,仿若苦行僧,我写作十五年,深刻体会这一仿若,但我不后悔,依然坚持写作,因为写作是修行的一条捷径。
“痛苦,就是让人觉悟的最块方式。痛苦,也是人生的基本属性。我总结了一个苦难守恒定律:苦难,是人生的基本特征,每一个人一辈子吃苦的总量是恒定的,它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无故产生,它只会从一个阶段转移到另一个阶段,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你越是选择现在逃避它,越不得不在未来牺牲更大代价对付它。其实,真正看透这个世界的人,都是在用苦难修行。你经受了多少的苦难,才能配的上多大的成功。当各种痛苦反复触及我们灵魂的时候,我们就会一点点觉悟。”在此,我的收获:痛苦,让人觉悟的方式,因此,要觉悟,就要体验痛苦;苦难守恒定律:每一个人一辈子吃苦的总量是恒定的,是定数的,你要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完成“苦难”定数?;用苦难修行,才能走向成功。
“人生,先苦就后甜,先甜就后苦。这也是世界的平衡法则。”这人生的平衡法则,一定要遵循,任何人不可能绕过回避,一种是先苦后甜,另外一种是先甜后苦。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泰戈尔。”泰戈尔的这一名言,让我感悟人生地狱与天堂的关系,而连接这一对辩证关系的是苦难、磨练。从而得知,要上人生天堂,必在人生地狱受苦;只有深受人生之苦,才能享受人生天堂的甜蜜。
至此,我从人生苦难守恒定律来看,看清了全国著名衡水中学学生苦战的意义,中学生不苦战,更待何时?苦战青春,是为了今后享受美好的人生。
责任编辑:李洪涛
[上一篇] 乔红的妙笔
[上一篇] 读莫泊桑《漂亮朋友》感想 / 张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