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年味越来越浓,集市上各种年货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对联、灯笼、窗花,还有各式各样的年画。农产品和各种山货也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置办年货过年也是一部分老年人的主要任务。
我的岳母,前几年从农村搬到了城里面住,她人虽然老了,环境改变了,但过年的习俗一样都没有变。做腊八粥,炸糕,腌杏瓣等等。只要是她想到的,都想去做,但是,毕竟人老了,力不从心,没有力气了。
屋外,寒风刺骨,屋子里头,岳母在盘算着年货,盘算着节日,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说“焖点腊八粥,冻点碗坨坨。”过完了腊八,做了腊八粥,又盘算着炸糕。她总是爱回忆过去在农村住的时候。说:“快过年了,这个时候该磨豆腐了,该杀猪了。至于炸糕,那是家家户户都要做的事。腊月的村子里,每天都能闻到从农家的屋子里飘出的油香味。天天有人炸糕。那糕圆圆的,金黄色的,诱人的香味回荡在空气中。
妻子和她的妹妹们非常理解母亲的心思,星期天,买上黄米面,煮好豆馅,拿到母亲家。大家聚在一起,活面,蒸糕,揣糕,包糕,炸糕,一连串的过程在热闹的说笑声中完成。刚出锅的脆炸糕,三小姨子赶紧按母亲的意思给左邻右舍送糕去。
一碗炸糕,一分心意,邻里之间互相惦记着,一碗糕传递着友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入对门”。充分说明邻里关系的重要性。一碗糕不值几个钱,但是,邻里之间的互相走动,是千金难买的友谊。更是一种信任。
岳母在村子里住的时候,逢年过节有点希罕吃的也要给左邻右舍送点,这是她为人处世的一条准则。其实,这是善良人的心性。
腊月炸糕,并不是纯粹为了吃,是为了儿女们都回来捏糕的热闹,为了一种儿女情长的心灵寄托。以糕喻情,以情寄物。炸糕,虽然是普通的习俗,炸糕又是一道反映老百姓生活的靓丽风景线。
年俗炸糕,历史悠久,相传,油炸糕起源于清光绪庚子年间(1892年),当时天津卫的北门外大街是去往京师的通街大道,东西两侧有炸糕铺。油炸糕的创始人刘万春就是在这估衣街西口的北门外大街,办起了日后声名大噪的"油炸糕"。
旧中国,农村老百姓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极度贫穷,根本就吃不上油炸糕。想吃只能是一种奢望。
解放以后,油炸糕是北方人常见的一种面食。我小时候,每到腊月家里都炸糕,自己吃一些,送给亲朋、邻居一些,剩下的就放到大缸里冻上,留着春节过后,正月里熥着吃。
不过,我小时候不太喜欢吃油炸糕,觉得油腻,没有什么味道,但是,冻的油炸糕用蒸锅热了吃,我却很喜欢,经过蒸的过程,油炸糕不那么油腻了,蘸着白糖吃,又香又甜!
长大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食物已经不那么挑剔,也不嫌油炸糕油腻了,反而把它当成美味了。
各地油炸糕的做法不同,有的地方需要发酵,有的地方炸之前要蒸一下,发酵油炸糕会更松软,用凉水和面即可,不象南方的汤圆,需要用热水和面。每家的做法也不一定相同,南方人都是用糯米面做,皮薄馅大,北方人都是用黄米面做。
炸糕是年俗的一部分内容,又是过年的必要味道。炸糕能凝聚亲情,炸糕又给无声岁月添加了无穷无尽的乐趣。
在岳母家炸糕,虽然说是平常事,其实是一种幸福,你想想,有母亲在,家就在。没有母亲家就散了。到那个时候,你能买上面,你能买上油,你还能买到母亲吗?姐妹们在母亲家热热闹闹的炸糕,是为了安抚母亲那颗苍老而弥坚的善良之心。因为,那是一颗爱心,那是一颗善行天下的仁慈之心。
给邻里之间送一碗糕,送的是情,那是母亲在修一条人间的与邻为善友好之路,是为社会缔结和谐共生的机缘。
那一碗糕,就是一份新年的祝福。那一碗糕,就是两家人的感情元素。愿邻里和谐,岳母安康,愿生活步步升高。
作者简介:王志海,赤城县人。
责任编辑:赵献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