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民风民俗 > 旧时粉条制作
旧时粉条制作
作者:徐树仁

在冀东和东北一代,粉条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食品,什么“猪肉炖粉条”、“白菜熬粉条”等等都是寻常百姓桌上的美味。随着科技进步,制作过程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在几十年前,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费时又费力。

在生产队时期,专门有粉条制作作坊。散队后,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头脑活络的村民也开始传承这一传统工艺。1983年,父亲赶着毛驴车从一百多里外的唐山市开平区买回了一盘石磨,让我见识了整个制作过程。

第一步,制作淀粉,俗称粉面子。

红薯洗净后,放到一个大木槽中,用一个H形铁铲剁成小块。石磨上放一个水桶,根部有孔,可以持续出水。毛驴蒙上双眼,套到石磨上,开始无休止的转圈。正像歌词中唱的“毛驴拉磨呦,走不出那个圈儿”。切碎的红薯块儿放到磨眼中,随着细水长流被石磨磨成红薯糊,跟一个铁制的刮子一起流到下边的水桶里。旁边地上埋一口大缸,上边有一个木头架儿,挂着一个四角被挂起的比较稀疏的滤布。红薯糊儿倒在里面,比较粗糙的红薯渣留在上面,比较精细的汁液滤到缸里,这一步是初滤。

当汁液快满一缸的时候,毛驴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可以卸套休息了。洗净石磨,把残汁剩液过滤到缸里,几次搅动后,静置一天,即可“起缸”——把上边的废水撇掉,下边的淀粉挖出来进行下一步加工——“精滤”。

这些淀粉再一次被放到一个圆柱形的筛子里加水过滤,这次的筛网比较细密。通过一个大木墩的不断挤压,筛网上的杂质再次被淘汰出去,精华滤到下边的小缸里。经过多次的搅动、沉淀,精华留在缸底。几天后,撇掉废水,把乳白色的淀粉挖出来,放到一个个“粉兜儿”滤干水分。当“粉兜儿”不再滴水,取出晾在太阳下晒干。

第二步,“漏粉”

“漏粉”是一个需要多人合作的活计,单凭一家之力是无法完成的。当一家的淀粉积攒到能够“漏一盆”的时候,邀请几家合作的壮劳力利用晚上时间开始工作。首先需要“打芡”,将一部分淀粉加明矾熬成凉粉状,用来和面。和面需要几个壮劳力同时下手,关键时候要齐心协力,撸起袖子同往一个方向揣。揣到均匀细腻、表面光滑,准备工作就绪。

晚饭后开始“漏粉”,先将一锅水烧开,设一专人烧火,用于掌握火候。家里做饭用的灶台稍加改装,一角拆低加铁皮,便于粉条流出。 一人坐灶台上,一手端着“粉瓢子”(铁皮制作,下面有若干粗眼儿),另一只手攥拳敲击,以使粉条均匀下落到沸水中,这活儿一般由有经验的担任。要粗要细、要宽要圆,都由他掌握,当然主要靠“粉瓢子”决定,长眼儿出来就是宽粉,圆眼儿出来就是圆粉;一人专管揣面,以免面皮发硬,并揪好面团交由专管“上面子”的人,由他将淀粉团儿送到“粉瓢子”里;一人站在灶台前,拿两支长木棍做筷子,将煮熟的粉条拨出;粉条出锅后要过凉水冷却,再由专人捣到“粉杖子”上,然后再次过凉水摆匀,以便第二天晾晒。  

第三步,晾晒打包

第二天,在事先拉好的铁丝上,将“粉杖子”一个个挂好,均匀接受阳关晾晒。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要不断摆弄,使粉条分布更加均匀。经两三天晾晒,当粉条基本干透,即可抽掉“粉杖子”,打包待出售。

    原始的粉条制作,没有任何添加剂,那是纯纯粹粹的“红薯粉”,透着自然的香气。煮后劲道爽口,下顿热热再吃也不会面糊,让人久久回味。科学技术进步了、生产工艺进步了,那种醇厚的原始粉条也很少见到了。

 责任编辑:李洪涛

[下一篇] 丧礼文化

[上一篇] 碾子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