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醉美丛台酒
醉美丛台酒
作者:顺其自然师美素

“美酒十千醉不辞”,是清乾隆皇帝南巡过邯郸,在丛台行宫之上饮酒观舞,挥毫写下《邯郸行》的其中一句,这是对邯郸美酒皇封御题的最高褒颂,让邯郸美酒再次步入宫延大内,成为进贡御酒。能让皇帝诗赞的酒恐怕找不出几个,反过来没有真正实力的酒,皇帝恐怕也不会青睐。

我喜欢丛台酒,倒不是因为它是皇帝曾经赞美过的酒繁衍而来的酒,初识丛台酒的时候,还不知道乾隆皇帝这首诗呢。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未,我刚到邯郸师专上学, 一次和同学在校外小饭馆吃饭,买了瓶丛台酒喝,这是第一次喝丛台酒,也因此知道了邯郸城里有个古建筑丛台。不久后的一个星期天我游览了丛台,好高大好雄伟啊!当时邯郸城的高层建筑也就是三四层楼,登上丛台,不仅丛台公园一览无余,邯郸城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后来从各种资料中知道了邯郸是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丛台是赵武灵王在位时期建造的观景台,《汉书注》上说,"连聚非一,故名丛台",说明丛台当时是大规模的建筑群。赵武灵王曾在丛台举行"胡服骑射"伟大改革的庆典,设宴招待文臣武将,并将赵酒赐名"丛台酒"。

我喜欢丛台酒,不仅在于它好喝的琼浆玉液,还在于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它出自唯一3000多年未曾更名的邯郸城,产地颜值很高;它用千古丛台作名子招牌很响亮;它从磁山文化走来,又从明清时期名扬天下的贞元增烧坊发展至今,历史文化很深厚;它受到历代文献资料、文人墨客、风云人物甚至皇帝的赞誉褒奖,放射出魅力的光环。《淮南子》中记载的“鲁酒薄而邯郸围”的历史典故流传广远,现代《辞海》中也有辞条收入。这是明确记载邯郸酿酒殊荣的最早文献,由此可见,自战国以来邯郸酿酒相当发达。《后汉书·马武传》记述了刘秀在平定邯郸算卦先生名称王郎冒充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称帝的叛乱后,御驾邯郸,在丛台上摆酒设宴,牿赏三军,史称《丛台置酒》。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王昌龄等都曾多次在邯郸丛台之上纵酒放歌。留下了众多不朽诗篇。其中李白的《邯郸南亭观伎》"歌鼓燕赵儿,魏姝弄鸣丝。粉色艳日彩,舞袖拂花枝。把酒引美人,清歌邯郸词。清筝何缭绕,度曲绿云垂"和《走马邯郸城》"醉骑白花路,西走邯郸城。扬鞭动柳色,写鞚春生风。入郭登高楼,山川与云平"。杜甫的《壮游》"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王昌龄的《邯郸少年行》“秋风鸣桑条,草白狐免骄。邯郸饮来酒未消,城平原平掣皂雕,射杀空营两腾虎,回身却月佩弓弰"。都是他们在邯郸豪饮壮怀的生动写照。近代风云人物张学良率部南下,途径邯郸,登丛台凭吊赵武灵王丰功伟绩,饮酒后赋诗《军次,游赵古城邯郸宫》:"沽酒邯郸大道旁,村人争说武灵王。英雄应有笙歌地,不比吴宫响屟廊。光武艰难定络中,滹沱一饭困英雄。当年天下归心日,都在邯郸古赵宫”。武灵旧馆原有一幅对联,上联为"置酒在高台,由来慷慨悲歌地",下联为"平胡传祛服,莫负风云际会身"。据考证,此楹联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老先生所题。

如果说四十一年前母校邯郸师专旁小饭馆喝的那瓶丛台酒,让我感性认识到它醇香浓郁,人口绵软,落口甜净,回味悠长的品质,而以后几十年生活和工作中,总是喜欢喝丛台酒,甚至儿子结婚的婚宴酒也选的丛台酒,就有一种情怀在里面了。丛台酒就象一个U盘,储存着我对战国赵都邯郸城的美好记忆;就像一段视频,记录了母校邯郸师专的读书时光;就像一部图书,写满了古丛台、学步桥、回车巷、黄梁梦、围魏救赵、负荆请罪、纸上谈兵、毛遂自荐、一字千金、完璧归赵、邯郸学步等故事篇章。邯郸历史酿造了丛台酒,丛台酒折射着邯郸历史,丛台酒文化与邯郸历史交相辉映,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我喝过很多种酒,茅台、五粮液等名贵的酒也偶尔喝过,之所以对丛台酒情有独钟,是被丛台酒“美酒十千醉不辞”酒品魅力所倾倒,是被丛台酒深厚的历史文化所情醉。

作者简介:师美素,男,河北涉县人,国家首批创新工程师,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著作《新时期工会精细化管理与工会制度改革指导手册》编委会委员,《中国乡村杂志》中国乡村作家人才库会员。荣获6项国家专利,曾在《光明日报》、《河北工人报》、《共产党员》、《中原经济报》、《老人世界》、《渤海风》、《中国乡村》《关东美文》等报刊杂志和多个网络平台发表通讯、散文和诗歌;多篇散文获大赛一等奖、优秀奖等奖项;多篇学术论文被省、国家级论文集和大型丛书收录。

责任编辑:李洪涛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除夕夜的思念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