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文艺名家 > 十年磨一剑 削竹一本书——记采风网金牌作家刘洪云
十年磨一剑 削竹一本书——记采风网金牌作家刘洪云
作者:张炳吉


刘洪云要出版自己的书了,嘱我写跋。从哪写起呢?就从我们相识起笔吧。

2017年4月,河北省采风学会组织部分会员赴江西采风时我认识了刘洪云。她给我的印象是朴实无华,做事认真,爱好广泛,活泼开朗,尤其是采风期间她在路途中的汽车上吹奏胡芦丝、为江西上绕创作歌曲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说句实话,由于退休前刘洪云在国有企业做的是思想政治工作,创作文学作品不多,2016年初她入加入我们学会时写的文章还带着青涩味 ,但入会半年多她的文章就有了明显进步,文字流畅了,功力深厚了,可见她下了不一般的功夫。至于她进步快的原因,她说她几乎天天上《采风网》,在网上学习别人的作品。她认为,采风网里华章不断,有多种风格的散文,有情感充溢的诗歌,百花齐放,丰富多彩,有汲取不完的素材和营养。2016年她在采风网发表了20篇文章,2017年发表了55篇。不仅数量在增多,写作体裁也在增多,在原来写作散文、通讯、小说的基础上又添加了诗赋作品。 在目前为采风网撰稿的五百多名作者中刘洪云夺得金牌,可以说是实至名归,我为她的快速成长并赢得采风网“金牌作家”荣誉称号感到欣慰。

注重学习,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是刘洪云快速进步的又一原因。她曾在一篇文章中对自己的创作之路做过如下描述:“在自己文学基础较差的情况下,陈杰老师(采风网文友)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指点。陈杰老师对文章何处用浓墨、何处用淡墨,何处波峰、何处波谷、如何精雕细刻、打造亮点等都给我详细认真地进行了解析。正是由于陈杰老师一次次的指点,我的文思之窍终于被打开,提笔有章法可循了,思顺文通了,创作效率也加快了,创作量由一月一篇到一周一篇,甚至一周两篇。”虚心学习,不断改进创作手法,我想这是她在文学之路上越走越远的重要原因。 

刘洪云不仅自己坚持创作文学作品,还积极参与、组织文学活动。去年,全国大兴读书活动,她踊跃参加,除了积极参加采风网的活动外,还走进了北京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书海听涛》大课堂,坚持每期到课听讲;同时积极参加了中原诗词研究会诗歌创作网的活动。不仅如此,她还于去年5月建立起“文学艺术之友”微信群,亲自撰写了群歌歌词并谱曲,每逢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她还组织网上活动,让大家的文思更加开阔,为身边的文学爱好者开辟了练笔交流的场所,提高了作者的作品质量和品位。此外,她还踊跃参加2017年第二届河北文学艺术“彩凤奖”、《陶山》杂志等征文活动并分别获得了三等奖和优秀奖等奖项。             

刘洪云不仅笔耕不辍,还善于总结文学创作体会。在创作实践中,她自己总结了一套修学理念和方法,即,“开眼路,增见识,勤练笔,多耕耘”。她这套理论启迪、激励了很多文友像她那样,坚持外出采风,坚持读书学习,坚持创作作品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刘洪云虽然年逾花甲,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有很好的文学创作思路,有明确的创作方向,有矢志不渝的文学精神,我相信她、也祝愿她佳作连篇、笔健身健,幸福美满。  

(本文作者张炳吉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执行会长、采风网总编辑)

                            责任编辑:赞杨

[上一篇] 晋州书法传奇——黄彬波

[下一篇] 塞外赤子Ⅱ赠著名油画家翟建平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