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读《青春•军旅•红土地》 ——76•77年北京战友文集有感(中)
读《青春•军旅•红土地》 ——76•77年北京战友文集有感(中)
作者: 马占顺

      李文友的《我在四连的一年》是战友们推荐的一篇范文,有一万多字。它记载了作者一年中在四连的生活和感悟,真让我感叹文友老弟有那么好的记忆力和惊人地叙述能力!我很欣赏他在《连队趣事》中记载了在卧龙谷看电影的一个忘不掉、至今仍撩拨人心的镜头:“这时两旁的队伍也开始整队,我们左侧的队伍向右看齐时整齐划一,很快也坐了下来。”从文友的文章中我知道这是因为右边坐着女兵,队伍当然整齐了!文友老弟又说“右边的队伍麻烦了,带队干部连喊了三次向右看齐,总有少部分人动作迟缓。一阵训斥后,带队干部突然下了道向左转的命令,全场立时轰动。”读到这里我觉得这是带队干部的一个绝招啊,你们不是心不在焉吗?那好面对着就让你们看个够!老弟接着说:“我看到面向我们的部分弟兄们有的愤怒,有的茫然,有的羞得满脸通红,有的眼神慌乱得不知瞅哪好。”这也是文友老弟的精彩之笔啊!为什么呢?只因为女兵们就坐在前面。当然坐在左侧的老弟从心中也发出感叹:“我发现和我们相处近一年的女兵们此时焕发出了一种说不出的美!”文友老弟的情绪也真激发出来了,这点睛之笔饱含着老弟对军中之花朵的喜爱、羡慕和赞美。也许这一朵朵美丽的花儿在文友老弟的心中一直开放着!

      邵雷与张全喜、陈海林、吴晓伟等战友在基地的防化连共同训练、生活。那艰苦的防化兵训练,可让邵雷记忆犹新:“在沙嘎地,一边从事着军农生产一边搞着防化训练,现在想想都后怕!”“防化训练最苦的当属穿着防化衣训练了,那时的防化服很厚,穿上就是密不透风,不一会便像是灌了水一样两个裤腿里面都是汗水,一天下来感觉就像要虚脱了。但当时并没有感觉多苦,就是觉得挺好玩的。”这种训练的场景,我只是在镜头中看到过,不曾想到我的战友也在亲身体验。当然邵雷忘不了的是对一同入伍老战友——王胜军和陈海林的夸赞。

      王胜军的每篇小文不是很长,却透着浪漫、读着爽快!其中《夜游螃蟹沟》《探天坑》等,都给人以美的视觉,展现了人性之美和大自然之美。在《我与五朵金花的故事》中令胜军自豪地是:他在为金花们说书时她们“不一会就渐渐地聚拢过来,形成了严密的包围圈,我也由慢渐快,由急渐缓地说开去,讲过来,说到兴奋处,我手舞足蹈起来,而她们听得入神,不吃不喝全神贯注被我带入了书中。”他的又一篇《我在卧龙谷当班长》道出了他当班长不一样的心情和对战友们的情怀。还有他与战友们对芭蕉、石榴的深情,更把我带到了“不俱风霜雨雪、电闪雷鸣的笆蕉树”的叶下和红石榴的身边......

      韩刘是我的校友、也是一位很有激情的战友。他在《敬礼,我心中的基地》中忆道:“后来连队派我去放牛,别人看来是惩罚。而我却如鱼得水,这回不但能听音乐,还能毫无顾忌地放声大唱。《民歌200首》我反复聆听了好几遍,而《喀秋莎》《山茶树》更让我放开歌喉!有时候我一边儿放牛还一边儿吹着口琴,那响亮的、有节奏的乐曲回荡在山间、飘荡在云端、萦绕在心头......我心里感觉那叫一个美!”对韩刘来说这放牛真是天赐良机啊!也是他独自享受艺术的时刻。我知道韩刘有他独特的浪漫和艺术享受。校友张全喜在他的《列车三日轶事》特别提到韩刘:“他的交流方式满特殊,手里拿着一本相册在车厢里寻找知音。其中有一张我极为欣赏,一把提琴,一盏台灯,一支玫瑰花。”

      邢瑞华的《青葱岁月在军营》特别提到了“到了小关新兵连训练基地,我终于领到了人生的第一套军装,第一次扛起钢枪,第一次在营地持枪站岗,第一次拿起手榴弹投弹,第一次实弹射击……太多的第一次在这里发生。”也让我回到了在新兵连那所有的第一。

     《印在心里的经历》是翟丽佳刻骨铭心地记忆吧。她把“抢饭勺”“写检查”这样念念不忘的小事写得扣人心弦。拜读后感到这可是那个时代我们当兵人的印记。说起新兵连的吃饭、抢饭勺的这桩小事,现在自问起我们这些大老爷们,怎么当时就没有一点点的谦让精神呢?面对我们的姐妹、又是自己的战友我们要有点实际才对啊。

      欣赏张宏志这一万多字的《往事如烟》,真把我又一次带回军营的生活之中。他回忆的一个个小小片段,有幽默事、有惊险篇;有战友情、有当兵感。我想宏志这位有心人,竟把军营中的大小故事讲得这样精彩,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军营生活的全景画面。

      看!有的战友住院期间还有那么淘气的。刘玉琴在《淘气的病号》中写道:“那天一个护士按时去休养灶领回病号的加歺,扁担前边这桶挑的是烤饼干,后面这桶装的牛奶。刚刚走到病区,就看见两个病号在门口旁站着,这时就听离得近的一个病号说:护士桶里的饼干真香,给我两个尝尝吧,同时伸手就要拿,护士说不给,挑着的扁担从左肩转到了右肩。这一转不要紧,放饼干的桶转到后面,躲过了前面的病号手,这时一直在一旁没说话的另一个病号,一步窜过来伸手就抓了一把。”我真不知道住进医院,竟会有这么优惠的待遇!想想我在连队施工回来,饿着肚子撅着屁股抢大米饭的场面,后悔咱没抓住这福气的尾巴。

      李忠良这《哨所的生活》是最让自己解馋的。不信你看:“我到集市上赶集买回几斤猪肉,要吃一个星期,所以要把肉煸炒好,容易放。”“开饭前我先煸炒五花肉,放入鲜红辣椒,倒入豌豆荚爆炒,出锅了,一大盘肉片尖椒炒豌豆荚上来了,盛上米饭几个人围着一块吃,那叫一个香!但这都不是我最爱吃的菜,我的最爱是韭菜炒鸡蛋......”真不知道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中会有多幸福!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在哨所能碰到李忠良这样的战友您就乐去吧!

      在我们同年入伍的北京兵中,我想年龄最小的就是刘焱了吧。她的回忆最具代表性,充满了女兵战友们的浪漫和对父母、家乡的思念。“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望着流星雨和闪闪的繁星,我们五个女兵不由自主地唱起了:‘明亮的夜空银河水,有只小白船,船上有棵桂花树,小兔在游玩,飘呀,飘呀,飘向西边。’不知不觉,泪水打湿了我们的眼眶……”这是多么朴实的一段文字表述啊,也让我不由得想起建水晚上的星星和月亮、想起那茅草屋和芭蕉树......

      在《战友篇》中,王胜军、邵雷、张全喜等对战友们的回忆,把那情、那爱真是刻画的入木三分。

      李连旺在《这才是忘不掉的记忆》一文中回忆到:“水泵房是北京兵的聚集地,记得有一个星期天,在医院的北京兵,还有住院的北京兵都到这里来聚会。那次来的人员有医院的女兵:刘玉琴,寇洛仙,崔凤兰,男兵那天好像有吴斌等。那天高兴多炒了几个菜,还有摊鸭蛋,大家都喝了不少的酒。最后喝的赵连欢胃都疼了,记不得谁吐的也挺厉害。刘玉琴跑回医院拿来药,又是给战友们打针、又是输液,那叫一个忙乎!回想起来那可是一次很危险的聚餐,现在说起来又是一次很有纪念意义的聚餐。”是啊!多少年过去了,这珍贵的记忆仍在、这真挚的友谊会长存!

      在《记忆篇》中,我感受到杨新春这超万字通篇文章的幽默。他分五个部分,分别讲述了在新兵连、在连队、在炊事班、在哨所等发生或是遇到的故事,特别是《多出来的裤腿》《练腿功》《军歌》等小故事透着让你捧腹大笑。

      杨燕春《我终生难忘的猪倌经历》读起来让我感到很有味道,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清理猪圈时,猪屎的臭味让我实难忍受,不得不屏住呼吸,干几下子,再走远几步做个深呼吸。当时就琢磨,如果能戴个口罩会好很多,但心里明白这是万万不可以的。还好,在干了几天后,不知不觉中嗅觉似乎变得不那么灵敏了。我对这一变化有些纳闷,细一想也对,久闻不觉其臭吗!估计是嗅觉适应这种气味了。”我知道喂猪这可是长久的累活、脏活啊,必须要有长久的准备。而猪得病又让她忙得措手不及,“就在准备给猪打针时,我拿到注射器一看,吓了一跳,哇!针头像纳鞋底的锥子一般又粗又长,看着很让人恐惧。心想这针扎进去得有多疼啊!”这段文字透着她对猪宝宝的心疼。

     2021年10月8日

责任编辑:李洪涛

[上一篇] 乔红的妙笔

[上一篇] 匆匆流年 往事如烟——读汲钢先生回忆录《走过的路》有感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