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吹老了岁月,吹不老我的思念。曾经多少个今夜,梦回吉林。
2015年7月31日至8月6日,离开吉林长达26年,已到“五十而知天命”的年龄,我回到了哺育我成长的故乡吉林,回到了魂牵梦绕的老部队,回到分别了26年的老首长和老战友身边。
热烈拥抱,紧紧握手,相互端详,彼此问候。唠嗑话家常,举杯祝未来,各自来介绍,作诗抒情怀。参观军史馆,激情满胸怀,合影留纪念,此生难忘怀。可以说,那一周的时间里,梦里不知身是客,仿佛吉林的游子,回到了阔别的故乡。是的,吉林就是我的故乡,和生我养我的四川一样,都是我的故乡,而不是第二故乡。因为吉林,有我挥之不去的乡愁、兵愁,是我军旅生涯起航的港湾。
想回吉林,那里有我虽然艰苦,却青春飞扬的美好记忆。初到北国,伙食和气候是我们这些南方兵的最大障碍。多数时候吃的是高粱米饭,吃一顿大米饭都是稀罕物。零下20度左右的天气,即使是棉衣棉裤加上皮大衣皮帽子皮手套,拉枪栓的手都是麻木的。平时洗手洗脚大多都是冷水。我清晰记得,双手经常被冻得裂开着口子,颈子也是黑黢黢的,因为1个月左右才能去团部的澡堂洗上一次澡。晚上睡觉常常被冻得当了“团长”(身体卷曲,缩成一团)。每每想起这些情景,我就情不自禁感叹年轻时的坚强和坚韧,如今却成了美好记忆,不时给我的老婆、孩子讲起:想当初,老公、老爸也是吃过一点点儿苦的。
想回吉林,那里曾经有我大哥一样的首长。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的守备10师28团,那里有曾经说“这个文书字不怎么样,胆子还不小”的大哥——张指导员;在公主岭市的步兵第46师138团,那里有非得要我一边给他当通信员,一边复习文化参加军校考试,一同野外驻训,对我关爱有加的裴营长。
想回吉林,那里有我老山前线生死与共的战友。在第13侦察大队,那里有带我参战,指引我人生道路的政治处石主任;有教会我写材料的军机关“笔杆子”刘副主任;有当年同处一室,经常为他抄抄写写,如今的第16集团军政治部裴主任;有带我化装成苗族边民,在边境地区侦察和刺探情报的侦察大队参谋曹均华;有一同训练执勤和作战,挥洒热血和汗水的一班长金哲云、三班长李志杰,以及侦察三连一起出生入死的其他生死战友陈盛华,等等。
想回吉林,那里有我抱憾一生的军校梦、军官梦。1983年7月高考落榜,我怀揣跳“农门”当军官的梦想来到部队。可是两次军校考试接连不第,目送一个个战友登上赴大连陆军学院和沈阳第二地面炮兵学院就读的列车,我多少次扪心自问,仰天长叹,我的出路在哪里?我的军官梦怎样才能变为现实?虽然,后来参战荣立二等功后回到县武装部我参加成人高考,考上了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圆了大学梦,大专毕业当上了干部;县武装部后来收归军队时我符合特招入伍条件又圆了军官梦。但我始终对自己没有上过正规军校、正规大学耿耿于怀,至今说起这段往事还唏嘘不已。
这些……都成了我,想回吉林的动力和源泉。
然而,相聚总是短暂的,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7天幸福愉快的相聚之后,又将是长久的离别。
临别时,我感慨万千,誓言写篇短文抒情,回报此次吉林战友联谊会组委会的战友以及其他战友,向他们表达最诚挚的谢意并致以最崇高的军礼!
临别时,我与首长和战友相约,有机会到川渝走走,来泸州转转,游游巴山蜀水,尝尝老窖美酒。
临别时,我与首长和战友相约,有机会再去老山前线,到麻栗坡陵园缅怀烈士,寻八布驻地,拍茨竹坝风光,登老山主峰,慰问支前模范,祝福英雄的云南人民。
回吉林相聚,我豪情万丈;与战友联谊,我倍感珍惜。与吉林结缘,我此生有幸;与吉林有约,我无怨无悔。
龙井、延吉、图们、珲春、汪清、公主岭、四平、通化,这些我曾经战斗和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因为这次时间短暂,日程紧凑,没能回去看看、走走,没能慢慢品味往事。但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没有忘记你们,我仍然记得你们,因为,我还想回吉林!我会再回吉林来看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