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文艺名家 > 思想的王国 语言的石匠---读著名作家安黎先生的《别样的发现》
思想的王国 语言的石匠---读著名作家安黎先生的《别样的发现》
作者:张国强


 铜川地处陕西省中部、关中盆地和陕北高原的交接地带,与延安、渭南、咸阳毗邻,距西安市区68公里,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这里不仅是药王孙思邈、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史学家令狐德棻、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等历史名人的故里;而且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也是铜川籍著名作家安黎先生的故里,先生从小酷爱读书,家境贫寒,他是第一个走出麻子村大学生,作为一个曾经站在讲台教书育人的老师来讲,他的作品对中国的教育现状不但极其熟稔,而且倾注了全部的情感。读一本有价值的书,足以开启不一样的人生之途。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 《歌德与音乐》中指出的那样:一个歌德是诗中的音乐家,正如一个贝多芬是音乐中的诗人一样。而那些单是音乐家和那些单是诗人的人,不过是些列国的诸侯,歌德和贝多芬却是灵魂宇宙的至尊。真正的散文家也是如此,他不但要有深厚的知识库存,还应该是一位有着广泛的兴趣的收藏家


                                                                                                 商报主编:刘高峰拍摄     

                              

      我与安黎先生尚未谋面,在微信上,通过商洛籍陕西书画篆刻家郭晓阳朋友订购了《别样的发现安黎精短散文汇集》作者签名本,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发现;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思考。也是通过晓阳朋友,我加了安先生的微信。即使对方是好友,买他的书,我认为是对作者劳动成果的一种尊重。





著名作家安黎先生最新著作《别样的发现——安黎精短散文汇集》于20179月由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别样的发现》散文集所收录的文章,是作者近些年写作并刊发各类报刊大多是一两千字的精粹篇章。作者为《美文》(青春版)杂志所撰写的刊首语”——即于深思熟虑后,有针对性地为正在成长中的青年和青年写作者,精心酿造的人生寄语,带有浓郁的点拨性质与晓谕色彩,其诲人不倦的滚烫之心,拳拳之意,昭然毕现于字里行间——使得这部书更具有播种良善传播温暖的价值,尤其适宜于青年轻人阅藏,更值得在校的大学生和中学生从中汲取营养。既具有启悟人智慧促使人向善的陶冶之功,又具有撼动人心的撬动之力,极具思想的厚度和艺术的高度。学者杨满盈评价文章虽短,但字字珠玑,充分体现出语言石匠叙述之考究,字词之精到,辞藻之雅致,文华之富于张力和魅力,可谓咀嚼耐人寻味,反刍发人深省。



        前辈作家陈忠实先生曾在《时间的面孔》研讨会上说:安黎是一个颇有独立个性且极富创造力的作家。他以独有的视觉观察生活,他以独有的敏锐体味万物,他以独有的犀利解剖社会,他以独有的角度思考人类与人性等等诸多终极的命题。他的许多见解标新立异,他的许多思考惊世骇俗。他的文字有棱有角,有骨有刺,但却心肠柔软,初衷良善。我很欣赏安黎的诚实。这不仅是他的语言,确是我阅读他的文章的突出印象。诚实既是立身做人的基本,也是立言为文的根本;没有诚实的人立起来的也只能是一个虚伪的空壳之身,没有诚实的文学立起来的也肯定是一堆没有血肉没有思维的废言……”我记得佛门有一句话叫作:高僧只说平常话。我理解的是,真正得道的高僧不会动不动就搬高头讲章,也不会动不动就背两句谁也听不懂的经文来证明自己的深刻和与众不同。只用最平常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述佛理,但这平常并不像那种漂浮水面的油花子,而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大智慧、大境界。《别样的发现》是我见识了当代文学的真山真水的山明水秀,看到了站在整个人类的立场上良苦写作的实力派作家安黎先生。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一篇好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安黎被誉为语言的石匠,这个比喻丝毫不夸张,他的文字讲究到无可复制的地步,使常人极其难以模仿,每个词,每个句子,每个段落都安排的井井有条且恰到好处。在《旧时的年·过年的滋味》中,他这样写每个人的脸上,都笑得四分五裂。他写母亲为了这个家干着高强度的体力活吃的苦,受的伤:母亲的一只脚肿得活像一个巨型面包,红得如同喝醉酒者的脸庞,让人读着就觉得心疼,突出母亲的隐忍、坚强与伟大。同时表达作者的心疼,对母亲的佩服与爱!



        有人认为散文贵在散,可以随意去写。其实,此言大谬。散文的随意绝不是信笔涂鸦。大匠运斤、大巧若拙的随意,只有那些天赋很高、艺术功力很厚的散文大家才能获得,这种随意是无技巧之技巧,是一种朴素到了极处也美到了极处的境界。正因为如此,许多大家是在熬白了双鬓之后才去专做散文的。安黎先生还不到60岁小着呢,却已初步具有了这样的功力,实在可喜可贺、可圈可点!



        文如其人,散文最能真实地折射出写作者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诚实的品性,不仅仅是在文章中淋淋尽致地写出自我的喜好和厌恶,还要充分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操。清代大诗人袁枚《遣兴》诗曰: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皆为绝妙词。意思是生活当中重大事件毕竟是少数、是偶然,平淡琐碎才是生活。把平淡琐碎的生活巧妙运用,看似平常的夕阳芳草都能赋之以新意。换个角度,这两句诗不也可以说明一种人生态度吗?安黎先生童年,家庭穷得揭不开锅,他用最朴实的语言写道:母亲夹起一个空碗倚大门框而立,她的神情无比忧郁,脸上愁云堆积成山……母亲夹着空碗出去,等了许久又夹着个空碗回来,脸上呈现着失望与尴尬……”安黎是当代文坛的异类,也是一位作家。这个大不是名气大、作品印数大,而是他的精神气象,思想容量和艺术深度。在小说和散文创作上,他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形成了自己极具个性和及富魅力的艺术王国。



       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评论家王鹏程给予评价:安黎的创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很高水平,是我们很多所谓的著名作家汗颜的。他继承了五四的启蒙精神和批判思想,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写作,有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又具有鲜明的个人立场,不哗众取宠,不追名、不逐利、不妥协、不放弃批判和反思,是一个能将思想诗性化的作家。他有很强的把握能力和呈现能力,能够穿透历史和现实,有鲁迅般的深刻和深邃。他写黑暗、写绝望,但不悲观,让人看到希望和温暖。例如文集《烧烤摊上的受难者我敌视烧烤,除为动物的受难感到刺痛外,还因于透过缭绕的烟雾,清洗地目睹到人的宿命。那些穿在铁签上,被架在火炉上烧烤的,又何尝不是我们自己?《人生即考试》中,他又说:其实,人生本来就是一场考试……认真对待每一道试题,细心一点,耐心一点,不敷衍,不潦草,及时察觉疏漏,修正谬误,如此这般,试卷上的对号肯定多于错号,相应的,收获肯定也就多于失去。



       《另类的免费午餐》,那个为了一顿免费的午餐,不惜扔掉尊严,扑趴在冰冻的马路上装死的拾荒者,着实令人厌恶,但作者笔锋一转,当许多红光满面的食禄者腆着大肚子进出高档酒楼,几筷子可以吃掉一个劳工一年的辛苦钱,却不需要支付分文;当诸多冠冕堂皇的伪君子一本正经地给我们宣讲道德,千方百计地控制我们的财富,控制我们的嘴巴,控制我们的思维,自己却大肆贪污……一个拾荒者的可耻,就显得是那样地微不足道。他用思考与哲理给浮躁的世情增添了一股沉静的清泉,既有赤子的诚实也有老人的洞察,其发自内心的理性感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这些质朴平实又不失睿智理性的光华,畅达简单又渗透着哲学的智慧,探幽发微、叙议并进,有新解的趣味,又有梳理的慎明。再如《灵魂倾诉》《女人如男》等文章看后深有体会。他的文章善用排比,但却不是简单的堆砌,讲究对账,且不断升华,读起来郎朗上口,富有韵律感,如:《善很柔软,但有力量》中写到:善是火苗,需要呵护;只有呵护,才能燎原;善是种子,需要播撒,只有播散,才能发芽,并绿满原野。安先生这种独到的语言驾驭能力,使他的散文显得大气、富有文气,当然,也更有灵气和很接地气。



      作家贾平凹先生给予高度赞誉:我和安黎特别熟,十几年都在一块儿,对他的创作也都很了解,他的每本书我都认真看过。我觉得安黎这个人有他独到之处,他在创作方面有着非凡的个性,风骨独存。他的阅读面,他思考的层面,所有的这些,决定了他的写作很有高度。

      安黎先生的本职工作是编辑,编辑是立言、存史、资政、育人的事业。他深深意识到自己对传承和传播优秀文化所起的作用和担负的责任!所以他有着高品位的文化追求和不为任何风向动摇的文化原则,家学的渊源和后天的努力让他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修养。以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担当对青少年不遗余力的点拨和循循善诱启发!



       面对记者提问安黎先生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时,他说:文学中,我的作品以宽容、爱为基调,真诚地面对读者。生活上,我是一个善良真诚,朴素自然节制,与人友善的人。我想当一个贵族,不是生活上的贵族,而是精神上的贵族。业余时间里,我担任免费的心理辅导,教育感化了十余名社会不良少年,把几个孩子从监狱里拉向正常的人生轨道,让他们重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成为一名好学生的快乐,感悟文化知识的魅力。十几年前,一个老家的初中生在校用板砖拍打老师被公安局拘留,家里人对他都放弃的时候,我主动找到孩子,把孩子接到家中同住,每晚跟孩子谈心交流,还让流浪歌手晚上来住所为孩子讲课。一个月后,当男孩再回到家里,从之前对见父如见仇敌一般,到愿意主动给父亲打洗脚水。在我的帮助下,孩子如愿上了艺校,我真的感觉很欣慰。孩子在艺校当上了班长,他激动地告诉我:叔,我现在终于知道当一个好学生的快乐了!十多年过去了,那个曾经想成为黑道打手的男孩,现在变成了北京大型影视公司的副导演。


                


        鲁迅强调劳苦大众的文学,也都是在强调国家中最大体量的人民性内容,这是需要当下的文学创作者所要清楚和去实践的,安黎先生的散文无疑是这一文学传统的继承者。例如在《文学应守德而为》、《文学与善同行》、《文学要循道而行》作者给文学爱好者提出忠告:文学是愚人的事业,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唯有老老实实,夯实根基,打牢基础,一砖一石,一木一瓦,才能垒砌千古之架构,万世之奇崛!

散文姓,我想主要是指它题材的广泛性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愈是,愈有奥妙无穷的法度。有了法度,才会有艺术个性的自由。诸如:汪洋恣肆有庄子,博大精深有司马迁,怡淡优美有陶渊明,缜密深刻有柳宗元,取精用宏有苏轼,诙谐犀利有鲁迅,宁静致远有孙犁和冰心……散文的法度说不清,也许只有读多了,写多了,琢磨多了才能弄懂。读安黎先生的散文,我常常为他见微知著的洞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描写力所叹服!这部书自然是散文集,在愈加仔细的阅读中,我惊喜的发现了小说元素。有评论家指出散文不能虚构,立即遭到了另一些人的反驳,对此我不敢妄加评论。在散文中适当地穿插故事,有不少作者也有过,但安黎先生运用得十分频繁和熟练,让文章变得轻松生动,也克服了大文化散文的凝重和抽象的弱点,看起来像是小说,又是散文,比如他的《温顺的羊》文章。作家孙见喜给予评论:我们应该保护安黎,保护他这份激愤,因为在陕西文坛,没有安黎就少了一种味道。



       读这部书稿,舍不得一次读完,需要反复品味。安先生给自己角色定位是一个拓荒于纸稿的文字农夫。与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渴望丰收的农夫相比,我显得过于懒散而胸无大志……作为一介农夫的我,也许能够选择的保全自己的唯一方式,就是不慕花红,不追云飞,宁可土中潦倒,亦不随风蹁跹。一个人成功不难,难的是成功后如何保持平常人的心志,在当今浮躁炒作的年代,动辄就以明星大腕、大家大师自诩的年代,安黎先生是清醒的。活得淡泊方能平和,平和乃致远,这不仅是做人的一种心性,更是一种感应自然宇宙的态度,他不是消极的人生,而是人生的自由境界!



作家简介:

       安黎,1962年出生于陕西省耀县。现为《美文》杂志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西安有突出贡献专家。出版有长篇小说 《痉挛》、《小人物耀》、《时间的面孔》,散文集《丑陋的牙齿》、《不在路上走》、《我是麻子村村民》、《别样的发现》等;小说集 《丑脚丫踩过故乡路》,诗集《走进人的丛林》等。



[上一篇] 画坛才女刘兰亭

[上一篇] 清静悠远雅淡虚和--孙见喜先生书法赏析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