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值得重视的生态修复之文学表达
值得重视的生态修复之文学表达
作者:梁艳


值得重视的生态修复之文学表达

梁艳 

生态文学是生态问题在文学中的反映。在全球气候急剧变化,环境危机此起彼伏的今天,作家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予以深刻的反思,并且以文学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这就是生态文学作品。人与自然关系是一个可以从哲学、美学、伦理学等多个层面思考的问题。很多优秀文学作品体现了作家对自然的生态伦理层面的关怀,也可以看出作家在人如何对待自然这一问题上的哲学思考。

同是务林人的作家冯小军已经在生态文学领域深耕多年,他在多年前出版的《林间笔记》里将笔触聚焦在森林、鸟兽等自然要素上,山野中的一草一木是他作品的主角。人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积极地去修复因为人类的过度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是他近年文学创作中所开拓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生态文学创作在我国经历了从“浅绿色”到“深绿色”的转化。“浅绿色”和“深绿色”最初由东南大学韦清琦教授提出,他将“浅绿色”生态文学作品称为“环境文学”,主要指早期以揭露环境危机、呼吁保护环境为宗旨的报告文学,这类作品为国人敲响了环境危机的警钟,在当时对于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产生了重要影响。“呐喊”与“呼救”是“浅绿色”生态文学的主调。在这些作品中,满篇皆是作家们对环境污染的痛心疾首、大声呐喊,以至呼救之声此起彼伏。

“深绿色”生态文学则是从深层生态学的角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深绿色”与“浅绿色”的区别在于:“深绿色”不仅仅是“揭露问题”,发出“警告”,同时有着更加深刻的思考。作家通过自身与自然的亲近和观察,在作品中流露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崇敬,批判人类的倨傲并反思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表现出强烈的“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这是生态文学发展到“深绿色”阶段的一种进步。

冯小军的作品不同于早期环境文学那样重在呐喊和呼吁,为人类敲响环境危机的警钟,而是用文字记录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可能性,即人类修复自然。当人类在无知无畏中把自然破坏得满目疮痍之后,当人类遭受自然疯狂报复之后,我们是否能够与自然和解,能够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按照自然规律修复人与自然的关系,让自然生态重新回到健康的状态。无疑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也是人类在今天面对生态危机时的一种期盼。

冯小军的作品总是让我们看到希望。2021年刚刚出版的《八步沙的故事》《白色的海    绿色的海》,还有此前与人合作出版的《绿色奇迹塞罕坝》可以说都是人类修复生态的主题。

《八步沙的故事》记述了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治理沙漠,重建绿洲的故事。八步沙在河西走廊东端的古浪县,民国时还是一片林木茂盛、青草遍地的绿洲。新中国成立时,古浪县的森林面积有8300余公顷。但是随着人口剧增,人类对绿洲的过度开发,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持续沙化。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八步沙土地荒漠化不断恶化,当地的自然生态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周边的老百姓最怕的就是沙尘暴。他们形象地把沙尘暴叫做“老黄毛怪”。据媒体报道,1993年一场沙尘暴让20多名学童遇难,上百人受伤。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疯狂报复,人与自然走向了对立的两极。

1979年国家实行三北防护林工程,古浪县被列入项目区,八步沙开始了生态治理工程。八步沙林场“六老汉”和他们的子孙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故事非常感人,他们用40年的艰苦奋斗让荒漠重新变成绿洲,他们的壮举可以说是新时代的愚公移山。

《绿色奇迹塞罕坝》和《白色的海  绿色的海》也是人类修复自然的主题。塞罕坝在清朝是皇家猎场,水草丰美,森林茂盛,野兽众多。1932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承德地区,对这里的森林进行了洗劫。到1950年代这里的自然条件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山成了荒山,地成了光地,塞罕坝地区环境出现危机,成了华北平原沙尘暴的源头之一。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建立,据统计塞罕坝人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大概一共种了48亿棵树,到今天森林保存面积已经达到一百多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2%增加到现在的80%。塞罕坝人不断探索科学地造林营林,在过去生态脆弱的坝上高原营造人工林,经过不断修复不少林地已经演化成了“准自然林”,使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形成了森林、草甸、湿地相结合、野生动物回归的良性生态系统。专家认定,塞罕坝地区目前的植被状况已经接近和达到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高寒地区让荒漠变林海是人间奇迹。三代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历尽了千辛万苦,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实现了从荒漠到森林的逆转。其中有太多感人的故事,有太多需要被我们记住的造林英雄。冯小军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详尽地记录下他们。坝上女汉子、树痴,叉裤,毡袜,裹腿,狼哭,老黄毛怪、沙漠美人等等,每一个词汇都是一个故事,都讲述了林业建设者们在生态脆弱地区造林营林的艰辛和执着。冯小军被这些林业建设者的事迹感动,他灵动的文字包含着深深的敬意:“森林不仅过滤空气,还可以过滤思想。塞罕坝是一片精神高地,走进它,人的精神品质能够得到升华。”

冯小军的生态文学创作让我们看到了人对自然的修复能力,也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我们在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同时,对待我们已经伤害的自然,我们要用科学的精神积极努力地去修复,从而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之境。

另一点令人欣喜的是,冯小军不但创作了大量的生态文学作品,对生态文学创作也有诸多思考。他曾在论文《生态文学创作,要厘清哪几个问题》中对生态文学创作进行了梳理,他以散文为例划出了一个写作范围,“第一,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集体,并且内里蕴含着明显的生态意识。第二,批判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并有反思表现。第三,普及生态文化知识,给予读者生态文明的熏陶。第四,在整体生态思想统领下描绘大自然美好的作品,阅读它们能够提升读者尊重和热爱大自然的修养。”冯小军显然在他认定的写作维度上已经进行探索并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成绩。

从今天我们肩负的生态文明建设这样的时代使命出发,生态文学创作对于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培养读者的生态文明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如台湾生态文学创作就已经开始注重“亲历性”和“可视性”的特点。台湾生态文学作家喜欢行走在山野之间,记录荒野山川的美丽与传奇,这样的“亲历性”在冯小军作品中也非常明显。他的足迹踏遍了八步沙、塞罕坝等很多地方,面对面地访谈了诸多林业建设者,作品具有“真实之美”的韵味。

不过,台湾生态文学呈现出的文本加入了很多“绘画”、“图片”、“摄影”等元素,其“可视性”明显增强。我希望通过这样的生态绘本让孩子们学习生态知识,培养生态意识。这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对于大陆的生态文学创作和生态文化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塞罕坝、八步沙这样的森林宝库,如果有更多的生态绘本呈现给读者,对培养读者的生态意识,普及生态文化会有更好的效果。期盼冯小军这样的生态文学作家会有更多“亲历性”和“可视性”兼备的优秀作品问世。

作者梁艳系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


冯小军,本名冯晓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现任中国林业文联《生态文化》副主编。作品有《别忘记这片树林》(报告文学)、《打着水漂过河》(散文)、《坐在后门槛子上好好想想》(诗歌)、《林间笔记》(散文)、《美在民间》(随笔)、《绿色奇迹塞罕坝》(报告文学)等。《绿色奇迹塞罕坝》等多部作品翻译成英文,散文《禅味梨花》编入大学教材《写作教程》。曾获全国第六届冰心散文奖、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孙犁文学奖等荣誉。

[下一篇] 《滑行的童年》读后感

[上一篇] 爱涌深情处·诗意漾心头 ——序《董培伦爱情诗全集》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