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读茶花女感想
读茶花女感想
作者:张国强

              

 这是我第二次从东西湖吴家山图书馆借阅《茶花女》一书,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成名代表作。这里采用了倒叙、补叙等多种手法,全书以作者“我”直接出面对玛格丽特的生平事迹进行采访着笔,以亚芒的自我回忆为中心内容,以玛格丽特临终的书信作结。这就把女主人公的辛酸经历充分展露在读者面前,很易激起读者的同情和怜悯;众人对玛格丽特遭遇的反应,也通过作者“我”表达了出来;这样就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使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从玛格丽特的不幸身死,对她的遗物进行拍卖,作者“我”抢购到一本带题词的书写起,从而引出题赠者亚芒对死者的动人回忆。



       故事讲述了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作品通过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对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提出了血泪控诉。在法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为主角的作品。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戈蒂埃每晚都要到巴尔戎夫人的花店里订购一束茶花,据说一个月里有25天她携带的茶花是白色,剩余5天却带的茶花是红色。由此 “茶花女”而得名。然而,正是这样一朵被践踏过的茶花,却比别的茶花,甚至别的任何一种花都美丽,美得脱俗,美得惊人,美得如痴如醉。




      小说主人公玛格丽特本来是一位贫穷的乡下姑娘,为了谋生她来到巴黎不幸落入风尘。因为美貌,使得她受万人瞩目的交际花。尽管身为一年花费10万法郎的社交红星,但她仍然是巴黎贵族公子争相追逐的对象。玛格丽特并不幸福,绝望使她使她经常彻夜陪那些公爵及伯爵疯狂地抽烟、聊天、酗酒、跳舞追寻刺激、麻木过着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在玛格丽特的交际圈子里,只有身体健康才会有朋友。不久,茶花女得了无药可治的肺病,常常咳嗽,甚至吐血。在她的四周,没有人愿意对她付出真情,没有人是为了她而爱她。她的一生正如书中所说“她的生命已经不属于她自己,她都是在为别人而活”。后来,她与涉世未深的青年阿尔芒·迪瓦尔相遇,在她旧病复发之际,追求她的阿尔芒表现出由衷的关心,同时倾吐了沉淀已久的恋慕之情。此举使得原以为将在人情淡薄的世界中自生自灭的她身受感动,也唤起了她纯洁、专一的爱情。然而在冲动,豪爽,毫无保留,妒忌还略带软弱的阿尔芒的几经周折下,他们的爱情终于也坚固了一段时间。正沉浸在“想象能给他们感官以诗意,肉欲能向心灵的幻想让步”的甜蜜美满中时,老迪瓦尔的驾临犹如一支镇静剂,使他们预感到灾难的即将来临。阿尔芒的父亲——一位体面的绅士闻讯赶来,从其家庭名誉出发,从阿尔芒的前途出发,恳求玛格丽特作出牺牲离开阿芒。玛格丽特在伤心之际,满怀一种从未有过的圣洁自豪感答应了阿尔芒父亲的恳求。玛格丽特也懂,她心如刀绞地回到原来的生活。这无疑是自己给自己判了缓期执行的死刑,在她最后给他的一封信写到“她曾经一度享受过您的爱情,这个姑娘一生仅有的幸福时候就是您给她的,她现在希望她的生命早点结束。”不明真相的阿尔芒不遗余力地报复玛格丽特的薄情,而玛格丽特以惊人的忍耐力默默吞食着难以忍受的苦痛,为了让心爱的人将来幸福,她独自承担了一切,直到在爱情、疾病和贫困的多重折磨下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泪。在她的周围,没有人对她付出真情,没有人是因为为了她而爱她。普律当丝,若不是为了得到酬金,她会对玛格丽特到奴颜婢膝的地步;那些情规,若不是为了得到她,他们会供养她吗;那些买卖人,若不是为了在她身上大赚一笔,会在她身上搞投机吗……不会,不会,不会……一直到她名将就木之时。她们才露出原形。一张张可怕甚至事业心的脸,而对她,他们不再外国的名篇名著需要那张虚伪的面具,只因为她再也没有利用的价值。最可悲的是她死后,那些人便急于拍卖她的物品。她就像一群没有用的垃圾,被遗忘,被抛弃,被压在尘芥堆的底层,无声无息。正如文章结尾书信由朱利·迪普拉所描述的:“……普律当丝的为人真是差劲。这个女人一直以来差不多全是靠玛格丽特生活的,她认为还可以从玛格丽特那里搞到更多的钱,所以欠下了几笔无力偿还的债务。当她发现她的邻居已对她毫无用处的时候,她甚至都不来看她了。所有人都抛弃了她。债务缠身的G伯爵又被逼的动身去了伦敦…主们就盼着她死,好去拍卖她的东西”。









在一个悲惨的世界里造就了一个悲惨的人物──茶花女。虽然她是一个妓女,但是她的命运却如此催人泪下。对这个饱受创伤,最后在一个冷漠中死去的可怜姑娘,作者同样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或许她生命里最闪光的一点是阿尔芒,他们彼此都付出了趋势的感情,都为对方做出了牺牲。但是他们这段爱情,却得不到任何人的承认,得不到任何人的允许,得不到这个社会的许可。玛格丽特是妓女,虽然她放弃了一切,但是仍无法改变现实。在这本小说结尾,玛格丽特的日记和遗书使人读起来声声哀怨,字字血泪回肠荡气、酣畅淋漓,致使整篇小说在感情奔放的高潮中结束!





据说,在19世纪40年代,《茶花女》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亲身经历所写的一部力作,的确有着那么一位与茶花女命运相同的女子,真名叫玛丽。从从乡下到城市走进名利场开始卖笑生涯;并改名为玛丽·杜普莱西,爱好文学音乐,她穿着高雅、风采怡人,更具备聪明与才智,只可惜年仅23岁就被肺病夺走了生命。也据说书中的阿芒其实就是18岁的小仲马。小仲马在朋友介绍下认识了欢场中的玛丽,最后成了莫逆之交,然而,命运又安排了他俩必须分离。小仲马为了排遣对玛丽的思念,便开始写诗和小说。玛丽去世的翌年,小仲马将自己囚于郊外,一口气完成了《茶花女》这部著作。传闻的真假姑且不论,但《茶花女》无疑是一曲真挚动人的爱情之歌!为了阿尔芒的家族名誉她选择了牺牲自己;为了追求向往美好的爱情,她背着阿尔芒卖掉了披肩、钻石、马……唯一的要求就是得到始终不渝的爱情。她把她仅剩的几年光阴全部给了阿尔芒,她宁愿自己死去,也不愿连累阿尔芒的全家。朱利迪普拉信中如是写道:“每当有人开门,她的双眸就闪闪发光,总认为是您进来了,随即当她看清了不是您的来访,痛苦的深色又呈现在了她的脸上,同时渗出一阵阵的冷汗,两颊也涨得血红”。 教父为濒死的玛格丽特送终之时,所说一句话:“她生的时候过着像恶魔一样的生活,死的时候却是一个基督徒”。 如果说玛格丽特是冬季饱受风霜,奄奄一息的茶花,那么阿尔芒就是她久违的和熙春光。这束生命的阳光穿破一路雨雪要为她倾泻,却最终钻不透那层厚重的乌云,只能与她隔世相望。而茶花也在渺茫的希望和凛冽的寒风中逐渐枯败、死去。小说里的阿尔芒怀着无限的悔恨与惆怅,专门为玛格丽特迁坟安葬,并在她的坟前摆满了白色的茶花。在那一丛丛纯洁的白茶花里,我依稀看到公玛格丽特那依旧美丽的笑容……



                                                        巴黎茶花女墓地



 也正如小说结尾所说的那样:“所有的妓女都能像玛格丽特一样拥有善良的心肠事实并非如此,但我清楚他们之中曾经有过一段真挚爱情,她为了这个爱情忍受着痛苦与折磨,直到逝去。我将我听到的事情写给读者看,这是我的一种责任……”。这部小说之所以引起读者共鸣不是玛格丽特和阿尔芒的爱情,而是她临死前留下日记讲述她的内心独白和对那个社会的血泪控诉。感谢著名作家小仲马为我们塑造了茶花女这样一个可悲却又可敬的美丽女子。然而,希望那已死去的花朵再次从泥土中萌芽、重生的时候,远离那阴暗的墙角,能每天和阳光为伴 !



         作者简历:张国强,70陕西商洛人。《意不尽网》特邀媒体人. 《采风网》会员,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市场报>>、《经济日报·旅游中国报》、《台湾好报》、《北京青年报》、《中国传媒新闻网》《中国法制西部网》、《陕西法制网》、《西安商报》、《采风网》、《商洛日报》、《三秦电视报商洛版》、等报刊网站刊发转载!

联系电话:18771024898  

[上一篇] 22人评张炳吉散文集《乡关路远》

[上一篇] 读知名作家杨立秋先生的《渝水两岸》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